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逼降刘禅,抢下灭蜀头功的他,却因犯了职场大忌,落得凄惨结局

逼降刘禅,抢下灭蜀头功的他,却因犯了职场大忌,落得凄惨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1/24 5:20:34

然而,立下奇功的邓艾,最终却被指控“谋反罪”而处死,落得凄惨结局。究竟邓艾是真有谋反之心?还是被卑鄙的小人陷害?本文将带你回顾这位传奇名将的故事……

邓艾的出身并不好,幼年时期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患有口吃的他生活困顿,以牧羊为生。长大后的他,被人举荐为官,然而因为口吃障碍,最终邓艾只谋上了稻田管理人一职。

不过,邓艾一直怀抱着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梦想,他每到高山、湖泊,就喜欢徒手丈量、绘制当地的地形,甚至钻研兵法、模拟战场上的情况,旁人见到这位“军事宅男”都不停冷嘲热讽,但是胸怀大志的邓艾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深信总有一天他能一展长才。

在地方任官十几年后,有一次邓艾奉命前往首都洛阳,当时掌权的司马懿慧眼识英雄,看出了邓艾的潜能,以后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于是将他纳于麾下,大力提拔。

公元204年,魏国大兴土木,准备在淮河一带展开大规模屯田,以提供战争所需的粮食。前往视察进度的邓艾,向司马懿提出了屯田策略:

“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于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邓艾认为,屯田积粮是打仗基础,若能在淮河一带依循他的调度垦荒,便可以累积十万兵马的五年粮食,而后征伐他国将会无往不利,司马懿听完后非常满意,马上采纳了他的计划。司马懿死后,邓艾仍受司马家族的重用,先后担任汝南太守、兖州刺史,在他的领导下,魏国的农事生产蒸蒸日上。

而不只在农业生产上一展长才,邓艾在沙场上更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他与蜀汉大将姜维数次交锋,屡屡让远道而来的蜀军吃闭门羹,俨然就是“姜维克星”,也因此博得了司马家的重用与信任。

出其不意偷渡阴平,抢下灭蜀头功

公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决定攻打蜀汉,派出手下数名大将分路出击,“姜维克星”邓艾再次奉命率领三万人对决他的宿敌,而其他将领如钟会诸葛绪等则负责进攻蜀汉重镇汉中,并且断绝姜维回防的路线。

魏军与蜀军的攻防战陷入胶着,为了突破战线,邓艾向钟会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计谋,他亲自挑选精锐部队,从阴平抄小道行军,他们翻山越岭、行经不少危险路段,最终出其不意突袭了蜀军的大后方。守城将士见到邓艾的部队,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没料到会有魏国军队突然冒出来。邓艾把握时机迅速攻城略地,先在绵竹斩杀了诸葛亮后代——诸葛瞻父子,随后进攻成都,逼迫后主刘禅投降,抢下了消灭蜀汉的头功。

功成后自视甚高,遭诬陷害死

刚打下蜀汉、立下史无前例奇功的邓艾,却开始自视甚高,不等老板司马昭的命令,居然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还恢复了蜀汉官员的职位,让他们重操旧职。邓艾还向蜀汉文武官员大放厥词:“你们是因为有我,才有今天的待遇,若是碰到了别人,早已灭亡了!”他又说道:“蜀汉的姜维只是英雄一时,遇到我这样的对手,难怪会穷途末路。”

消息很快传到了同事钟会的耳边,钟、邓两人过去感情本来就不好,此时又有争夺战功的竞争关系,钟会于是秘密向老板司马昭打小报告,暗指邓艾意图谋反,加深了司马昭的猜忌,于是邓艾与同党很快就被捉捕。

没想到的是,告发邓艾造反的钟会,不久后却先联合蜀军旧部谋反,战乱之际邓艾部将想营救主公,却为时已晚,邓艾与儿子在押往长安的路上,已遭杀害。

曹魏名将邓艾,不只展现了农业生产上的才能,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军事奇才,深受司马家族重用的他,或许认为已经完全获得司马家的信任,因此灭蜀汉后自视甚高,擅做主张而不以为意,最后遭诬陷处死的结局,只能怪他太没有政治敏锐度了。

(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被低估的一个帝王,唐高宗真的是一位无能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死亡原因,唐高宗有什么事迹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而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版图是唐朝最大的。而且一些名将,比如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裴行俭也主要是在高宗一朝光芒四射。而他即位之初,也有永徽之治这样的高光时刻,纵观一生,也可谓文治武功相当可以的一个皇帝,而且书法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光芒不但被老爸李世民遮盖个严严实实,也因

  • 诸葛亮的眼光和度量如何?从这三人身上看得一清二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诸葛亮的十个特点,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

    推荐?是啊,老板嗜读三国,只要是三国的书籍,他都会看得入迷,他说:“三国不也有很多人才推荐人才的例子吗?你常写三国,同意吧?”随后眉飞色舞谈起三国。讲到人才,他批评诸葛亮识才眼光不好,不听刘备的劝,错用马谡,导致北伐首战失利,从此蜀国一路衰到底。离开后,我思索着这个问题。诸葛亮错用马谡是事实,刘备对

  • 李建成在玄武门兵变之前就可以除掉李世民,为何没有先下手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里首先要明白一点,李建成是太子。既然李建成是太子,那么在玄武门事变之前,只要不发生太多意外,最终李建成登基当皇帝是大概率事件,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建成在唐朝建国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前期李建成曾经带兵打仗,中后期李建成则坐镇大后方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支援前线战争。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尤其是赢得

  • 司马炎为何执意要立自己的傻瓜儿子当皇帝?贾南风出了很大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细致来看,五胡乱华的祸根,在西晋王朝建国后就埋下了。而这一过程是长期且复杂的。首先,西晋建国后,开国皇帝司马炎把很多王公贵戚都封了王,让他们屏卫京师。这一策略原本是为防止司马氏的政权被权臣僭越的情况发生。结果掌握实权的司马氏中的阴谋家们屡次政变,互相屠杀,最后酿成了八王之乱。而西晋朝堂缺乏强有力的人

  • 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马谡关系,诸葛亮四川方言版骂马谡,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大怒

    所有的怀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建兴六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般人的心态,凡事总要打响第一炮,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依照诸葛亮的行事作风,他不是个行险侥幸的人,可是,不知为什么,偏偏第一次北伐他就是选择了马谡,一个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人担任先锋?因此,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

  • 被所有人看走眼了的唐高宗李治:阴鸷冷酷,残忍无情的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也就有很多人对于唐高宗的印象只有软弱无能,身体羸弱。就连他的文官也评价他“不堪重用”,民间更是讥讽他“依靠女人”。这似乎就让他的形象一落再落。其实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看走了眼,包括那个评价他为“仁厚”的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并没有你想的那样软弱无能,正相反,他是一个残暴无情的君主,铁血的帝王。一、掌权之路

  • 古代打仗胜利者为何要烧杀抢掠?士兵为钱打仗,李世民都不敢制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军队烧杀想象图作者兰台头条问答上有一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古代打仗胜利的一方总要烧杀抢掠,侮辱妇女”?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古典帝国的士兵究竟为什么打仗?古代的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士兵心甘情愿去赴汤蹈火?答案就是四个字:功名利禄。而古代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将军和士兵宁愿战死

  • 蜀汉以正统自居,可面对孙权称帝并提议联盟时,为何却选择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一直以正统自居,可偏偏实力不足。孙权的这个提议到底接不接受?实在还是两难。在正统论和务实观之间,诸葛亮这位战略家如何看待两国的关系?他会如何回应吴国的要求?《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诸葛亮的响应,但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里有诸葛亮一段精辟的析论,其精彩的程序不下于隆中对策。通过分析,诸葛亮向世人展现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明知道武则天的野心,为什么没处置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早就知道武则天有巨大的野心,但却没有处置她,最终导致她夺了李唐的江山,坐上了皇位。那么既然李世民明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为什么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呢?他到底在忌惮什么?李世民早前听说武则天容貌美丽,于是就下旨让她进宫当了妃子,而武则天不同于寻常女子的野心,从这个时候就暴露出来了。一入

  • 此人是赵云的师兄,战斗力堪称恐怖!赵云也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三国时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呢?他就是文聘!一个被忽略的魏国名将。文聘,字仲业,河南南阳人,是赵云的师兄,与张任、赵云共同拜枪术大师童渊为师。文聘身长八尺,面貌雄伟,忠肝义胆,智勇双全,终其一生身经百战却无一败绩,胜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是三国时代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文聘最初在刘表手下担任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