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曹操提出卓越的战略建议

任见:曹操提出卓越的战略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40 更新时间:2024/1/16 6:16:30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29

公元190年,汉献帝刚上任的时候,全国各大军区已纷纷起兵了,前已述及,大家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也领军参与,为“奋武将军” 。

董卓看到大事不好,胁迫献帝迁离洛阳,命军队火毁宫室,开挖王陵,劫掠民间,洛阳方圆二百里横遭血火之灾。

天怒人怨之际,袁绍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屯兵酸枣镇不敢前进。

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 ,洛阳哀鸿遍野,全国人心惶惶,这实在是上天赐给我们消灭董卓的最好时机,只需要一战,我们就可以平定天下了,赶快发兵啊!

袁绍他们扎着架势,却心怀鬼胎,只在伺机发展各自实力。

曹操于失望之际,忍无可忍,率领自己有限的军队决心进攻董卓把持的洛阳。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跟随。陈留孝廉卫兹自告奋勇,也愿随曹操。

曹操和卫兹虽然有一些人马,可是给养成问题,曹操只得求陈留太守张邈帮助。张邈表示支持他们的行动,另外还出了点兵添进曹操的队伍。

曹操高兴极了,自己打头阵,请卫兹在后队接应,信心百倍地从酸枣出发,去夺取荥阳。

一路上如船帆遇风,十分顺畅。

曹操率军到达汴水,遇上董卓的大将徐荣

原来董卓已听到了曹操单独进军的消息,便马上把徐荣的大军调到了汴水,在那儿候迎曹操。

曹操本来兵马不多,又没料到徐荣早已布好阵势,因此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幸亏曹操新募的义兵经过严格训练,又有刚刚打造的好兵器,虽然处在绝对劣势,也打了一整天才退下来。

伤亡颇大,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他们几个拼着命保护曹操向荥阳退去。

然而徐荣的军队紧紧咬住曹操不放。

天已经黑下来,曹操快马加鞭,只觉得耳畔风声如泣。

渐渐跑得有些疲惫了,而追兵之势并未稍减。

忽然听见鸣镝之声,曹操慌忙伏身躲闪,肩膀上还是中了一箭。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一箭射中了马屁股。

马跪倒了,把曹操摔在地上。

后面追兵即将驰拢,正在危急之时,曹洪赶到,指挥部下挡住敌兵,自己跳下马来,扶起曹操,替他拔出了箭,一把按上随身带的刀伤药,请他上了自己的马。

曹操说:“你没有马怎么行呢?”

曹洪说:“当今天下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主公啊!”

后面喊杀已近,曹洪鞭击曹操坐骑,使之驰骋,而他却在后面跟着猛跑。

一行人又跑了几里地,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忽然前面闪出一排火把,大队人马拦住去路。

曹操和曹洪一下子惊呆了,难道天要绝人吗?

曹操顿生怒气,吼道:“如此后追前挡,只有拼命一途了!”

正要驰马上前迎战,才发现是卫兹的部队。

虚惊一场,心中一块石头顿时落地。

可是不见了卫兹,曹操一问,才知卫兹是为流矢射中,不幸当场阵亡。

卫兹乃曹操的恩人,这次又自告奋勇来协助曹操,竟然阵亡,曹操不能不为之悲痛,仰天叹曰:“卫公好人,天意何逆?”

情势仍很紧急,不容他们再多停留,两支人马汇合在一起,连夜赶路,离开荥阳。

徐荣虽然打败了曹操,却已认识到了曹操的勇武,况且酸枣还有十多万兵马,不可冒昧逼近,所以追赶一阵,也就收兵回去了。

当时的战场形势是,关东军团兵力强盛,董卓西迁后,所属军团士气低落,战力大减,而冀、豫、兖、青四大精华州的郡县几乎全部响应关东军团,实际的人力、物力和声势,超过了董卓把持的西部政府。

而且司隶军区,由左将军皇甫嵩统领的三万余直属军团,屯驻长安附近,不但不接受董卓的指挥,而且随时还有倒戈相向的可能。

曹操估算,只要关东军团策略运用正确,一次大会战,即可扭转大局。

问题是,各州郡头目,并非口头所喊的“抗暴”及“勤王”,而是想趁机切断和长安政府的从属关系,从此不必接受调动,以取得独立的领土及军队控制权,并伺机谋夺天下。

他们不肯和董卓进行有危险性的硬战,包围洛阳也不过为了表表姿态而已。

曹操此时所率领的,只是一支私人部队,

他没有领土,没有领民,没有赋税支持军需,粮草完全靠自己供应,根本不宜进行持久性的战争。

他孤军奋战,不惜以鸡蛋碰石头,主要也是希望以行动暴露关东军团州郡领袖的私心,激起有心之士同情,以增加正义的力量。

曹操引兵回到酸枣,只剩了五六百人,幸亏几个将军都没有伤亡。

曹操看着自己的兵这么少,但他估计张邈、刘岱、桥瑁、袁术他们驻扎酸枣的兵马一定不下十数万。这十数万众,动员起来,难道还不能去打董卓吗?

但是,曹操看到的是驻扎战地的十几万关东军团在营中设酒置宴,歌舞升平,似乎早忘了东汉皇帝的悲剧,也根本忘掉勤王抗暴的起义目的了。

悲愤到极点的曹操,不禁大声疾呼,请各位接受他的计划。

他建议,屯驻河内的渤海军团进据津渡口,驻扎酸枣的各军团,控制太谷险要。袁术将军的南阳军团,则由丹水及沂水顺流而上,直接进入武关。如此便足以让长安为之震动。

曹操又建议筑好防御工程,布置疑、虚,周旋应对,制造声势,不必真正和对方拼战,也可以展示天下大势之所趋。如此,董卓政权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曹操说:“自古至今,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此一计划必定可以成功。”

曹操一席正义热血之词,却没有一个人接受。连一向和他较为友好的张邈,也不表赞同。

其实,曹操三管齐下的战略,是相当高明的。

董卓军团西迁后,士气低落,甚至已趋溃散。扶风的皇甫嵩军团及河南尹朱俊、京兆尹盖勋随时可能倒戈。东、西、南三方面同时加压,很可能使董卓的西凉军团放弃长安,退入关州及凉州地带。

可叹关东军团的领导者经验不足,眼光短浅,而且根本缺乏总理天下大势的智慧。

即使袁绍,身为盟主,,也只是急着想扩充自己的势力,以获得稳定的地盘而已。“勤王义师”,不过是趁机扩充兵力的一个借口。

曹操自认对天下大势,敌我双方,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故而才敢大胆地高声指责他的同盟,并提出他自认为卓越的战略建议。

曹操看到同盟者并无反应,也终于领悟到时代变了,汉室的天下再也不存在了。乱世将至,已是群雄并起,各凭实力打天下的时代了,于是,曹操绝望了,决定退出关东军团,离开酸枣,另谋发展。

曹操带着夏侯惇及曹洪等人,离开酸枣,到了扬州一带招募人马,重整旗鼓。

任见:身先士卒,必将所向无敌

任见:天下危急,曹操陈留募兵

任见:衽席之上美人计步步惊奇

任见:貂蝉粉腮依偎着方天画戟

生命园艺的维护-《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83

古典,还是现代?-《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82

是人身还是情绪?-《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81

法兰西艺术风:评《巴黎雷欧艺术评论》

曹操传

任见 著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并受追谥为“魏武帝”的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整顿吏治、改良风俗诸方面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

任见先生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与可读性的历史著作。

目 录

内容简介

201607版权………………………………

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

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第七章 四世三公的臭婆娘裹脚……………………

第八章 举重若轻的奇袭……………………

第九章 倾国倾城的佳人……………………

第十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十一章 易水河畔潇潇风…………………

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四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五章 铜雀台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挚友的美丽女儿…………………

第十七章 对儿子们也不想有所偏爱…………………

第十八章 文武合璧成雄杰…………………

本书章节索引 ……………………………

20140923后记………………………………

著者任见简介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且实现了集权统一,皇帝这个名称也是由他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var1][var1][var1][var1][var1][var1]那么他建立了这么大的一个功业,他就应当得到一个称号。我们过去曾有过的所谓的“三皇五帝”,还有夏商周他们是称王,秦王嬴政也一样要有一个和他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称号。于是大家就开始讨论,最后还是秦王嬴政决定的就叫皇帝。这是中国有史以来

  • 火烧赤壁是吴蜀联军用火攻或是曹操自己放火烧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赤壁大战曹操真的是用火攻吗,周瑜火攻赤壁,火攻赤壁主要内容

    三国时代的吴蜀联军能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靠的是火攻,这是历代世人的主要说法,但在众多的史料中却见仁见智,让人莫衷一是,难以猜度。(一)曹军兵败于遭了火攻《三国演义》是这样叙述的: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了一番狠功夫,终于统一了北方。他眼中的刺梨头, 只有在长江一带的孙权和刘备了。为了实

  • 蒙恬掌握30万精锐大军,为何不亲率大军相助扶苏?原因有五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桩历史悲剧。事情简要经过:秦始皇出巡病死,立遗嘱要长子扶苏即位,但宦官赵高胁迫李斯篡改遗诏,逼死扶苏和蒙恬,立胡亥为太子即位。当时,蒙恬掌握30万精锐大军,为何不亲率大军相助扶苏?最后竟然乖乖地自杀了,让人十分不解。原因有以下五个。1.祖龙的疑心。古代有个典故,叫做信陵君窃符救赵。为什么要窃符?因

  • 三国之乱世,曹操乃古今奸绝,一生功过难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还不足以使曹操成为日后遭人唾弃的白脸,真正致命的是一千多年后清人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中说的一句名言:“即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堪称奸绝。”那么,曹操的奸由何而来呢,当时有个名士叫许劭,以品评人物而著称。曹操多次带着厚礼去见许劭,但许劭却看不上他,三番五次之后,许劭只好对曹操说:“君清平

  • 逼降刘禅,抢下灭蜀头功的他,却因犯了职场大忌,落得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立下奇功的邓艾,最终却被指控“谋反罪”而处死,落得凄惨结局。究竟邓艾是真有谋反之心?还是被卑鄙的小人陷害?本文将带你回顾这位传奇名将的故事……邓艾的出身并不好,幼年时期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患有口吃的他生活困顿,以牧羊为生。长大后的他,被人举荐为官,然而因为口吃障碍,最终邓艾只谋上了稻田管

  • 历史被低估的一个帝王,唐高宗真的是一位无能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的唐高宗,唐高宗李治死亡原因,唐高宗有什么事迹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而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版图是唐朝最大的。而且一些名将,比如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裴行俭也主要是在高宗一朝光芒四射。而他即位之初,也有永徽之治这样的高光时刻,纵观一生,也可谓文治武功相当可以的一个皇帝,而且书法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光芒不但被老爸李世民遮盖个严严实实,也因

  • 诸葛亮的眼光和度量如何?从这三人身上看得一清二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诸葛亮的十个特点,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

    推荐?是啊,老板嗜读三国,只要是三国的书籍,他都会看得入迷,他说:“三国不也有很多人才推荐人才的例子吗?你常写三国,同意吧?”随后眉飞色舞谈起三国。讲到人才,他批评诸葛亮识才眼光不好,不听刘备的劝,错用马谡,导致北伐首战失利,从此蜀国一路衰到底。离开后,我思索着这个问题。诸葛亮错用马谡是事实,刘备对

  • 李建成在玄武门兵变之前就可以除掉李世民,为何没有先下手为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里首先要明白一点,李建成是太子。既然李建成是太子,那么在玄武门事变之前,只要不发生太多意外,最终李建成登基当皇帝是大概率事件,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建成在唐朝建国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前期李建成曾经带兵打仗,中后期李建成则坐镇大后方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支援前线战争。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尤其是赢得

  • 司马炎为何执意要立自己的傻瓜儿子当皇帝?贾南风出了很大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细致来看,五胡乱华的祸根,在西晋王朝建国后就埋下了。而这一过程是长期且复杂的。首先,西晋建国后,开国皇帝司马炎把很多王公贵戚都封了王,让他们屏卫京师。这一策略原本是为防止司马氏的政权被权臣僭越的情况发生。结果掌握实权的司马氏中的阴谋家们屡次政变,互相屠杀,最后酿成了八王之乱。而西晋朝堂缺乏强有力的人

  • 诸葛亮对马谡有不能描述感情,所以才那么宠幸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马谡关系,诸葛亮四川方言版骂马谡,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大怒

    所有的怀疑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建兴六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般人的心态,凡事总要打响第一炮,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依照诸葛亮的行事作风,他不是个行险侥幸的人,可是,不知为什么,偏偏第一次北伐他就是选择了马谡,一个毫无实际作战经验的人担任先锋?因此,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两人之间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