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甲骨文“王人民我”4字,可以了解商朝社会现状,百姓比较辛苦

从甲骨文“王人民我”4字,可以了解商朝社会现状,百姓比较辛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35 更新时间:2024/1/26 0:30:54

而作为象形字的汉字,绝对是其中最为特别的存在。尤其是,近代,中国经历了“文化自卑再到重拾文化自信”后,我们越发感觉汉字的“优势性”。

汉字很好地记录并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很多文化属性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而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成熟的文字,从很多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商朝那个时代不一样的历史社会.其中“、人、民、我”四个字,就可以很好的反应商朝社会的部分面貌。

为“王”?

夏商时期就有“王”字的存在,有“至尊”之意,二者或有略微不同。

在商朝甲骨文中,王这个字其实是很简单形象的,是一把大斧头的形状。在古代,斧头是锐器,也是战争中的武器,用来奋勇杀敌,征服敌人。因此,“王”这个字就成为了“权力、至尊”的代名词。

说白了就是谁拥有斧头,谁就拥有“权威”。

但是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夏朝的统治者在位时称自己为“后”,并不是王。在甲骨文中,“后”字是“从坐人,从口”,就是说坐在上面统治的人,发号施令,所以夏朝的君主就是用“后”来称呼自己的。

何为“人”?

现在的社会,人代表人类,但是在甲骨文中却不是这样,甲骨文中的“人”是像人侧面垂臂直立的状态,卜辞中的“人”通用作“人牲”,并不是现在的一撇一捺。

在《春秋》中也是有这方面的描述的,“人”就是“夷”,是古代未被征服之人的称呼。所以,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商朝的统治者认为百姓其实应该是被征服、统治、剥削的阶级,是社会的最底层人、是奴隶。

何为“民”?

现在的社会倡导人人平等,但是在商朝并不是这样,光从上文中说道的甲骨文中的形象就可以看出,底层人们生活的无奈。甲骨文中的“民”字是这样描述的,上面是一只眼睛,下面有一根针一样的东西在刺着眼睛,因此,“民”就等同于“盲”。所以说,在商朝中的民也是被压迫的人。

我们都知道,古代对待奴隶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在脸上或者是手背刻字,有的还会刺在眼睛上。眼睛是人最脆弱的地方,其实,古代的人们也是知道这点的,但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完全不会考虑他人的想法。对此,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有过一段精彩论证,他以“臣”与“民”作比较,很形象地给大家做了解释,“横目之民”,“民者盲也”。

何为“我”?

现在的社会人们在交流和写作的过程中,都会以“我”为第一人称进行表达,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商朝的时候,“我”和“王”其实在本身的意义上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件用来战争的武器。

甲骨文中的“我”是一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在武器的顶端有一排锋利的小锯齿,是用来杀敌的。慢慢的,就衍生出了“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的意思。所以说,在商朝都是用武力来统治人民群众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我”这个字也逐渐的有了变化,从战斗的武器,慢慢的变成了第一人称的表述,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武器也在一点一点的提升,斧头逐渐的被替代了,因此慢慢就变成了“我”这个字。

通过本文的描述,可以看到商朝社会的部分现状,从“王、人、民、我”四个字就可以看出来其中的端倪,底层百姓还是比较“痛苦”的?

在我们看到的影视剧和小说中,经常会出现那些绝顶聪明的人,可以练就成一身的本领,并且流传于后人,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放眼望去,不论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社会进步,还是需要当朝的统治者学习,以仁爱治理天下,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才是真正长治久安的政策。

1944年,日军大扫荡,4个女孩躲进山沟,被日军发现遭到严刑拷打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7位顶级富豪买了船票,却没上船逃过一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简简单单说历史——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收场,究竟是谁的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赵国为啥会输,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秦国攻打的上党郡这个位置,其实不是赵国的领地,是韩国的。韩国这边守城的将士,一看秦军来势凶猛,就琢磨自己肯定是打不过呀!于是就联系临近的赵国,说把这个城送给赵国。这一看就是个烫手山芋,赵国这边的大臣都劝赵孝成王,韩国人大大的坏,这是祸水东引,您可别接呀!孝成一听不高兴了:有便宜不占是傻子!这不跟白拣

  • 商汤灭夏应是历史的进步,为何史学家有不同看法?分歧主要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汤集团简介,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商汤王朝

    商国君主成汤在伊尹、仲虺的辅佐和谋划下,陆续灭亡了许多夏朝周围的附属国家,并一路高歌猛进打通了通往夏朝都城的道路。经历了最终有名的鸣条之战后,暴君夏桀最终兵败被俘,也代表了夏朝从此覆亡。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历史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商汤灭夏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也是历史进步性的表现。但近年来一些新

  • 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们发现了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界上最罕见的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图片,甲骨文中的甲骨是什么

    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一个多世纪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

  • 车裂、灭族,你觉得商鞅死的冤吗?其实他没资格喊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先死还是直接车裂,商鞅车裂原因,商鞅车裂之刑视频

    这就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符号”商鞅,我们会觉得他很冤,很不值,而秦惠文王则是鼠肚鸡肠、忘恩负义之辈。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商鞅当年得罪的那位太子爷——秦惠文王,他并不是什么昏庸之辈,更不是什么无能之徒。相反,自商鞅变法以后,真正开始大规模开疆扩土的就是他,他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

  • 先秦女军阀巴清,秦始皇的座上宾,也是秦国的大股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巴清和秦始皇什么关系,秦国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后多少年秦国灭亡

    [var1]——巴寡妇清为何人?这个名字不难理解,巴寡妇清中的“巴”指的就是当时的巴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带,而“寡妇”就是寡妇,没什么特别的,最后的“清”则是这位妇人的名字,换一种叫法也可以简称其为“清寡妇”。 先秦时期的一介女流,既然能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之中,那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不错,这位妇

  • 情种周幽王故事,这部豆瓣评分9.4高分的国产电视剧带你复习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幽王电视剧,豆瓣评价十大经典历史电视剧,豆瓣评分高的古装爱情电视剧

    1996年,一部讲述东周历史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开播。可能这部电视剧没能成为如四大名著那般的经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那是一个认真拍电视剧的年代,导演与编剧尽可能地还原那段历史,演员在认真地演戏,道具,服装,场景,都十分的考究。如今再看这部电视剧,你会发现就像是是在复习《左传》、

  • 嫪毐最终下场有多惨?除了商鞅外,他的死法在大秦独此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曾经强调要以法治国并且要树立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这一思想则被秦始皇嬴政所采纳。法律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也可以预防犯罪、惩戒犯罪者。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正因为秦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从而上层建筑也要做出

  • 甲骨文中的商代:奴隶社会的劳动问题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商代奴隶的悲惨人生,商代奴隶殉葬制度

    编辑姜然姜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商代是奴隶制社会,但商代劳动力问题仍然存在。当时的劳工问题是什么?商代军队、情报和战术冲突发生后的几天里,据说有数百个盟友承认了商朝的权威,商朝的军事要求绝对只是在要塞部署兵力,在动乱地区维持秩序。虽然农业和行政部门必须雇用一些人员,但毫无疑问,内宗族和外宗族的成

  • 仅剩两城即将亡国时,齐国如何奇迹般再次崛起,并延续百年国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国最鼎盛时期有多强,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齐国纪录片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众多国家之中,齐国因有春秋时期首霸齐桓公的荫蔽、楚国有楚庄王时期的底子,两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仍然有着令其他国家不可小觑的实力。齐国(前1044—前221)作为东方的一个大国,最开始是由于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后来田氏代姜后,齐国开始了田齐时代。周安王十六年(前386),田和被当时的周天

  •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采用分封制和郡县制双规治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实行的是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分封制与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原因

    不过,刘邦能够成为九五之尊,跟周武王称王,秦始皇称帝,有着根本的不同。不管是周武王还是秦王政他们原本就是贵族,他们和那些出生入死的将领本就是君臣关系,其地位无人可以觊觎。而刘邦而不同,他和那些功臣元勋,当年都是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大家平起平坐。现在,天下大定,并不是刘邦一个人功劳,凭什么只有你刘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