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商鞅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为什么商鞅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09 更新时间:2024/2/3 14:04:26

秦孝公商鞅

商鞅是一个卫国人,姬姓,公孙氏,名鞅。他在秦国需要精英人才的时候,他就来到了秦国,他被秦孝公一眼看中,最终提拔商鞅为大上造,是秦国国内最高的官职。他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秦国的崛起,为秦国推出了“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为什么商鞅最后却惨遭酷刑“五马分尸”的下场?他究竟做错了什么?才让秦惠文赢驷对他施行如此残酷的刑罚呢?

[var1]

商鞅被五马分尸

商鞅被秦孝文王看中

商鞅在魏国的时候,他就清楚地认识到魏国不是他长留之地,于是他偷偷的带着《法令》投奔秦国去了,他想在秦国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找到秦国最核心的人物,于是商鞅用大量金钱买通了秦国君主秦孝公的宠臣景监。

[var1]

秦孝公宠臣景监

他通过景监的大力推荐得到了秦孝公的初次召见,于是商鞅就用帝王之术讲于秦孝公听,秦孝公坐在龙椅上听着听着睡着了,等商鞅讲完了秦孝公也睡醒了,至于商鞅具体讲的是什么,秦孝公一句都没听进去。

[var1]

商鞅

事后秦孝公很生气,就找到景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说他你看你推荐的什么人啊,没有一点才学,你还说他多么有本事!景监被骂了一顿自然不爽,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商鞅,商鞅说:“看来我们的大王不喜欢君王之道,我明白了!景监, 麻烦你先回去,我自有办法让大王高兴。”于是景监便默不作声地回去了。

过了几天,商鞅第二次与秦孝公见面,讲了霸道之术,就是用武力统治天下的策略,秦孝公听后,感觉商鞅讲得还不错,但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于是让商鞅先回去等消息吧,可是后来商鞅一等二等都没有秦孝公召他的旨意,商鞅便知道这次也没有让秦孝公动心,于是商鞅便使用了自己最厉害的杀手锏——富国强兵之策,与秦孝公再次的谈话,这次秦孝公听后很是惊喜,便于商鞅畅谈了好几天,事后秦孝公甚是高兴,因为秦国得到了商鞅这个世间少有的奇才!

[var1]

商鞅与秦孝公

商鞅施行变法的初步形成

商鞅的富国强兵之策,简单的说就是“变法”,商鞅把变法的内容仔细地讲给了秦孝公听,秦孝公听后大喜,对商鞅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秦孝公抓住商鞅的手久久不能释怀。因为他知道就是眼前这个人可以解救大秦于水火之中,于是秦孝公便准备施行变法的准备,但又恐怕遭到朝廷旧世族势力的反对,于是便命商鞅把变法内容分为两次施行,后来证明虽是如此,还是遭到了旧世族的反对,但秦孝公大力支持商鞅的变法,无人能改变他的想法。

为了不让贵族和官吏阻碍变法实施的持续进行,商鞅首先颁布《垦草令》其内容就是:“削弱贵族,官吏的本有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去种地,大力提倡人民开垦荒地,控制商业发展等。”

[var1]

垦草令的初步实行

商鞅第一次变法

商鞅见垦草令在秦国实行的很成功,便在垦草令基础上开始了第一次变法,为了更好的实行变法,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打仗需要拿敌人的人头做数、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不让世族有自己特有的专权不搞特殊化、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让秦国的人民更加积极地去开垦荒地等。”

[var1]

商鞅变法

商鞅第二次变法

商鞅见第一次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便开始了第二次变法,其内容有:“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加收口赋、统一度量衡、焚烧儒家学派的书籍并明确法令等。”

商鞅的一垦草令两次变法,使秦国从各方面都大幅度的提升,使秦国成为了六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其实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秦国人民的耕和战的两个理念,使秦国人民积极的开垦荒田,积极勇猛地参加战斗,使秦国人民成为人人皆兵,随时都可以上战场的变法制度。

[var1]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之策具体实施

商鞅的悲惨结局

商鞅这样无所顾忌的变法,没少得罪旧世族和官吏,这些其实他都不在乎,但是有一个人他必须得在乎,他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那么他怎么得罪秦惠文王的呢?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彻底实行,惩罚了很多人,甚至连太子嬴驷也跟着处罚了,因为嬴驷几次三番的犯了变法的条例,商鞅考虑到不能处罚太子,就拿嬴驷的师傅开刀施行了墨刑,算是对嬴驷间接的警告, 因此嬴驷一直在心里很恨商鞅。

等到秦孝公去世以后,嬴驷继位,便对商鞅蓄意报复的下手了,以谋反的罪名对商鞅施行了车裂之刑,商鞅之死不可不谓是十分悲惨的,说实话他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他为什么还受到如此惨无人道的酷刑呢?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事情。

[var1]

秦惠文王

第一个原因,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商鞅处罚了秦惠文王嬴驷的师傅,也相当于处罚了他。

第二个原因,因为商鞅变法直接得罪了,秦朝旧世族和官员的核心利益,使他们不再享受国家的优惠特权,所以他们联合起来参奏商鞅,说他败坏朝纲理性处死。

第三个原因,那时的秦朝在商鞅变法大力推广实行下,使商鞅的威望很高甚至到了在人民心中只有商鞅没有皇帝的地步,所以秦惠文王,为了树立自己在大臣和人民之间的威望,以便更好的统治这个帝国,于是便有计谋杀害了商鞅。

总得来说商鞅实行变法,确实给秦国的崛起带来了曙光,使秦国由一个任人欺负的国家,到一个军事强大国力强盛的国家。 在秦朝商鞅的功劳确实不小,但是他却只顾施行商鞅变法,却忘记了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道理,最后却落个如此悲惨下场,实为可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甲骨文“王人民我”4字,可以了解商朝社会现状,百姓比较辛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绝对是其中最为特别的存在。尤其是,近代,中国经历了“文化自卑再到重拾文化自信”后,我们越发感觉汉字的“优势性”。汉字很好地记录并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很多文化属性和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对话先贤。而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成熟的文字,从很多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商朝那个时代不一

  • 简简单单说历史——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收场,究竟是谁的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国长平,长平之战赵国为啥会输,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秦国攻打的上党郡这个位置,其实不是赵国的领地,是韩国的。韩国这边守城的将士,一看秦军来势凶猛,就琢磨自己肯定是打不过呀!于是就联系临近的赵国,说把这个城送给赵国。这一看就是个烫手山芋,赵国这边的大臣都劝赵孝成王,韩国人大大的坏,这是祸水东引,您可别接呀!孝成一听不高兴了:有便宜不占是傻子!这不跟白拣

  • 商汤灭夏应是历史的进步,为何史学家有不同看法?分歧主要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汤集团简介,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商汤王朝

    商国君主成汤在伊尹、仲虺的辅佐和谋划下,陆续灭亡了许多夏朝周围的附属国家,并一路高歌猛进打通了通往夏朝都城的道路。经历了最终有名的鸣条之战后,暴君夏桀最终兵败被俘,也代表了夏朝从此覆亡。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历史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商汤灭夏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也是历史进步性的表现。但近年来一些新

  • 一片甲骨惊世界:一百多年前,他们发现了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界上最罕见的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图片,甲骨文中的甲骨是什么

    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一个多世纪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

  • 车裂、灭族,你觉得商鞅死的冤吗?其实他没资格喊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先死还是直接车裂,商鞅车裂原因,商鞅车裂之刑视频

    这就是很多人印象中的“符号”商鞅,我们会觉得他很冤,很不值,而秦惠文王则是鼠肚鸡肠、忘恩负义之辈。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商鞅当年得罪的那位太子爷——秦惠文王,他并不是什么昏庸之辈,更不是什么无能之徒。相反,自商鞅变法以后,真正开始大规模开疆扩土的就是他,他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

  • 先秦女军阀巴清,秦始皇的座上宾,也是秦国的大股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巴清和秦始皇什么关系,秦国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后多少年秦国灭亡

    [var1]——巴寡妇清为何人?这个名字不难理解,巴寡妇清中的“巴”指的就是当时的巴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一带,而“寡妇”就是寡妇,没什么特别的,最后的“清”则是这位妇人的名字,换一种叫法也可以简称其为“清寡妇”。 先秦时期的一介女流,既然能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之中,那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不错,这位妇

  • 情种周幽王故事,这部豆瓣评分9.4高分的国产电视剧带你复习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幽王电视剧,豆瓣评价十大经典历史电视剧,豆瓣评分高的古装爱情电视剧

    1996年,一部讲述东周历史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开播。可能这部电视剧没能成为如四大名著那般的经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那是一个认真拍电视剧的年代,导演与编剧尽可能地还原那段历史,演员在认真地演戏,道具,服装,场景,都十分的考究。如今再看这部电视剧,你会发现就像是是在复习《左传》、

  • 嫪毐最终下场有多惨?除了商鞅外,他的死法在大秦独此一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曾经强调要以法治国并且要树立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这一思想则被秦始皇嬴政所采纳。法律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也可以预防犯罪、惩戒犯罪者。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正因为秦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从而上层建筑也要做出

  • 甲骨文中的商代:奴隶社会的劳动问题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商代奴隶的悲惨人生,商代奴隶殉葬制度

    编辑姜然姜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商代是奴隶制社会,但商代劳动力问题仍然存在。当时的劳工问题是什么?商代军队、情报和战术冲突发生后的几天里,据说有数百个盟友承认了商朝的权威,商朝的军事要求绝对只是在要塞部署兵力,在动乱地区维持秩序。虽然农业和行政部门必须雇用一些人员,但毫无疑问,内宗族和外宗族的成

  • 仅剩两城即将亡国时,齐国如何奇迹般再次崛起,并延续百年国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国最鼎盛时期有多强,青岛属于齐国还是鲁国,齐国纪录片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众多国家之中,齐国因有春秋时期首霸齐桓公的荫蔽、楚国有楚庄王时期的底子,两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仍然有着令其他国家不可小觑的实力。齐国(前1044—前221)作为东方的一个大国,最开始是由于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后来田氏代姜后,齐国开始了田齐时代。周安王十六年(前386),田和被当时的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