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之争:韩信水淹楚齐联军,消灭齐国,项羽陷入三面包围困境中

楚汉之争:韩信水淹楚齐联军,消灭齐国,项羽陷入三面包围困境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4/2/7 7:53:23

作为楚国北方最后一个友军,项羽自然不能不管齐国,派手下头号大将率领20万楚军去支援齐国。

此时的楚军已经听闻了韩信的厉害,韩信平定关中,仅用十个月的时间消灭三晋,其用兵的高妙、计谋之高超已经算是很有名气了,其实是需要项羽亲自去处理的,但是有三点因素导致项羽没去。

[var1]

第一,项羽失控了

项羽这个人对人不对事。项羽已经在荥阳与刘邦鏖战了三年了,这三年里他百战百胜。即便是有彭越在后方捣乱,甚至还差点抄了项羽老家,但只要项羽去了,事就平了。在一次次的项羽东西双线跑之后,项羽被激怒了,他已经将全部心思放到了刘邦和彭越身上,势必要除掉二人。

虽项羽有那个心思,但从来没有制定过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这两个人该怎么灭。项羽这些年都是被动地在出招,刘邦、彭越折腾欢了就去灭谁。

项羽手下不是没有名将的,像钟离昧,龙且,都是百战名将,项羽最该做的就是用手底下的人牵制住一方,自己去主攻另一方,先灭一个。但在刘邦首席间谍头子的运作下,项羽始终不放心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异姓将领,而项家人除了他也没有什么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这就让项羽仗必躬亲,陷入被两线牵扯的局面。

此时的项羽陷入了失控状态,彻底开了狂暴模式,虽然做到了战必胜,攻必取得战果,但战局却越打越被动,项羽更加迫切的想快速解决战斗。

第二,项羽走不开

如果项羽真的要去东边支援齐国,当时只能从彭城绕道去往山东,因为近道要路过泰山,这条路已经被韩信给堵死了。

项羽一直都没有对付刘邦和彭越的后手,一直都是他亲力亲为,如果他真的离开了荥阳一线,刘邦能乐疯了,彭越也能晚上笑醒,彭越从北边杀过来,刘邦东进,两面夹击下,整个中原地区就真的成了刘邦的了!到时候项羽可能就困在山东了。

第三,项羽看不起韩信

项羽其实很放心齐国,毕竟当年他没打下来,虽然他很强势地几乎消灭了齐国所有的有生力量,但依旧陷入了齐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中,最后还是项羽妥协了,战事才得以结束。

韩信之前就是项羽的一个保安,能掀起多的浪花儿。韩信之前是给项羽提过建议的,项羽都看不上也没采纳,就是这种浅尝辄止的交往,使得项羽严重轻视了韩信。

一个没心思,一个走不开,一个看不上,导致项羽留在了前线派了龙且去了齐国。

龙且带着二十万援军来到了齐国。龙且的谋士建议,齐人相当的保守,当年乐毅搞了五年的殖民统治,也没有在齐国站住脚。现在韩信只是刚到,我们只要深壁高垒坚守不战,同时大肆的宣传齐王依在,楚国已来救,齐人定然返汉归楚。用不了多久,韩信攻占的齐地就会大乱,到时候我们在掩杀过去,轻松就能KO了韩信。

[var1]

对于韩信这种神仙级的任务,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跟他打,居高成险地跟他耗,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王道。韩信能用一个月的时间平定关中,但是他打章邯防守的废丘打了好几个月都没带下来,就是证明。

龙且很看不起韩信,想当年我指挥千军万马时,韩信还在营门站岗呢!而且龙且在三个月前击溃了英布,对于韩信这个昔日小角色,很是不屑地说:韩信我认识,早年吃软饭,爬裤裆的怂货,就这么个人有什么难对付的?况且我是来救援齐国的,坚守不出,纵然汉军退兵了,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龙且的行为跟韩信坑郦食其一样,就是被军功蒙蔽了脑子。

就这样怀着一颗建功立业的心,龙且率领大军会和了齐国最后的力量,与韩信在潍水对峙,随时准备渡河进攻韩信。

韩信依旧是先收集情报,得知对面是龙且后,制定了一个非常牛的战法,韩信计划用水攻。

韩信先是探明了河道,在潍水西岸地势较高处布下了阵营,又下令在潍水上游备好上万袋装满河沙的口袋,秘密囤积起来。

等到龙且在东岸扎好营后,韩信下令连夜将数万沙袋阻塞河道,使得原本湍流的潍水一时间成了一条小溪。

次日,韩信亲自下场当诱饵,涉潍水河床列阵冲击龙且阵营。龙且一看韩信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于是率领全军迎了上去。龙且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很快就挡住了韩信的冲锋,将战线反推回去了,韩信且战且退。

眼看韩信就要被击溃了,龙且下令全军出击,跨过潍水,进攻韩信大营。

接下来就是龙且率军进入已成为小溪的潍水河床,就在大批量的联军开始涉水过河时,韩信下令上游爆破沙袋。一时间,河水沿河床汹涌而来。此时的联军首尾不能呼应,联军大乱。已经渡过潍水的龙且,面对杀了个回马枪的韩信军,迅速溃败,龙且被杀,副将被俘。未过河的齐王田广,见大势已去,南逃莒县。

[var1]

潍水一战,韩信以少胜多,成功消灭了二十万的楚军和几乎齐国所有的有生力量。随后韩信以闪电战的效率,攻破了莒县,齐王田广被杀。攻破即墨,田既被杀。田横逃离齐国,去了彭越队长那边。至此,齐国三田全部被灭,田家人输掉了全部的筹码,齐国被灭。

随着齐国被灭后,刘邦喜出望外,同时收到了韩信的一封信,信上说:齐人多变,反复无常且与楚国紧邻,所以很容易出现动乱。为了平服可能发生的动乱,请汉王封我为假的齐王镇抚齐国。

刘邦看完信,脸色铁青,大骂:我在前线差点嗝屁了,你小子不赶紧来帮我,居然跟我谈条件,要挟我,还想自立为王!

听着刘老板大骂,大汉首席谋士张良小声说:咱们现在困在这里,天高皇帝远,你阻止不了韩信称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给他,千万不要把他逼反了。

刘邦一听顿悟,不过还是接着在骂:大丈夫当王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的啊!立马写信给韩信说以后他就是齐王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刘邦高兴得手舞足蹈时,项羽感觉到了自己处境的艰险。西边有刘邦,北边有张耳,东边有韩信,而且还有一个嗡嗡乱窜的彭越,他已经三面受敌了!

[var1]

对于这种局势,项羽第一次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准备去找韩信和谈,希望他可以在东边保持中立。迫于形势的项羽妥协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三分天下。

楚汉之争即将步入终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严重忽视的芈启:平嫪毐首功,任丞相十载,后反秦称王大败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王平定嫪毐之乱,嫪毐朱姬吻戏视频,老梁故事汇嫪毐

    ''《大秦赋》中似乎有意忽略了楚系一派在秦国的影响,不仅低估了华阳太后的影响力,更严重低估了芈启的力量。事实上,从宣太后芈月开始,楚系一派在秦国能量巨大,华阳太后作为楚系一派的核心力量,对大秦朝堂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芈启则是直接实施这种影响力的关键人物之一。''历史上,芈启可是平定嫪毐之乱的首要

  • 楚汉之争:韩信不战而屈人之兵,燕国投降,北伐战果却被刘邦拿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在灭赵国时,下了一个军令:活捉李左车之人,赏千金。有钱好办事,千金赏金一下,很快活的李左车就被五花大绑地给韩信送来了。韩信一看立马赔上笑脸,亲自给李左车松绑,并对部下大声斥责道:怎么能如此对待贵客。[var1]随后两人落座,韩信以待师长之礼虚心求教:我想乘胜追击灭掉燕国,先生睿智,你看该怎么做?

  •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钉——东夷霸主:徐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字数 1823——阅读约4分钟周朝初年,三监之乱爆发,周公与召公领兵东征,除了歼灭宗亲叛乱,一方面还要征服东夷。在众多的东夷诸国中,徐国,是最为强盛的一支。对周天子来说,他就是位于王朝东面的隐患。《元和郡县志》:“徐城县……本徐子国也,周穆王末,徐君偃好行仁义,视物如伤,东夷归之者四十馀国。周穆王闻

  • 武王伐纣,姜子牙任命的四大先行官为何感觉远不如三位督粮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点兵伐纣,纣王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伐纣灭商的简介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由于文学作品中描写是有侧重点的,所以先行官看起来要比督粮官高大上,因为每每出彩儿的戏份基本都在先锋和主将身上。比如隋唐里刘武周兴兵犯唐,以宋金刚为元帅,尉迟恭为先锋,结果尉迟恭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打得李建成溃不成军,而在这一战中,压根没有人知道负责运送粮草的是谁。但实际

  • 姜维是魏国的将士,被迫投降到了蜀汉,为什么最后誓死效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虽然说在北伐这个事情上姜维有着穷兵黩武的嫌疑,可是身在蜀汉的那种形式里面,如果 不是一直保持对外作战,不让所有的士兵一直保持着斗志。那么整个国家的堕落速度将会 是很快的,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只要是那些割据蜀地的势力,又有几个能够有好结果的。 实际上就是因为川蜀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养人了,人们拥

  • 玛雅文明,并不是外星文明的杰作,或是3000年前殷商文化的传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19世纪之前,人们对于中美洲的古代历史一直非常陌生。尽管有无数的欧洲殖民者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开辟出新的文明,而他们所认识的上著历史,依旧是几乎一片空自。与此同时,在当地一些地方,广泛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代有一位英俊的王子得知密林处有一个神秘的城堡,城堡里的人全部遭到了魔鬼的诅咒,而一直沉睡下

  • 史记揭秘|汉武帝他姥姥,女版“吕不韦”,跌宕起伏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吕不韦“奇货可居”秦质子子楚,从而意外地成就了秦始皇一样,汉武帝的成功也得益于一个人的经营。这个人便是汉武帝的姥姥,汉景帝的丈母娘,汉景帝之后的母亲臧儿。吕不韦大胆的政治投资,凭借的是经商眼光,判断子楚虽是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却大有潜力。而臧儿女士仅仅凭借卜筮了一卦,就敢于将女儿作为政治投资去冒险

  • 中国改名最失败的10个城市:赵云的故乡、纣王的都城皆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五千年,可谓非常地璀璨夺目。大秦的咸阳,西汉、隋唐的长安,东汉、隋唐的风起洛阳,元明清的北京都是繁华一时的大都城。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很多古城都衰落了,不仅地位一落千丈,连城市名字都变得非常委屈。不信,我们就看看这些悲催的古城,这名字确实太委屈。01.改名失败第10名:合肥合肥这名字看起来

  • 你以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吗?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独尊儒术有什么好处,汉武帝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汉武帝为什么要推崇儒家思想

    [var1]汉武帝时期,经过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以恢复,尤其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库充盈,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粮仓储存的粮食吃不完,都发霉了。但另一方面,地方势力坐大,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武之前就发生了“七王之乱”,加之匈奴步步紧逼,这些问题成为汉武帝最为头痛的问题。他想找一个办法,把分散到地

  • 东晋十六国:前赵,一个自称汉后裔的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匈奴相当于现在哪个省,赵信为什么投降匈奴,匈奴暴君桑儿

    刘渊,一个自称汉后裔的匈奴人,建汉赵政权刘渊何许人也?字元海,新兴郡(今山西忻州)匈奴人,西汉时期冒顿(mò dú)单于的后裔(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于夫罗(南匈奴单于)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