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钉——东夷霸主:徐国

西周初期周王的眼中钉——东夷霸主:徐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4/2/7 7:53:07

字数 1823——阅读约4分钟

周朝初年,三监之乱爆发,周公与召公领兵东征,除了歼灭宗亲叛乱,一方面还要征服东夷。在众多的东夷诸国中,徐国,是最为强盛的一支。对周天子来说,他就是位于王朝东面的隐患。

《元和郡县志》:“徐城县……本徐子国也,周穆王末,徐君偃好行仁义,视物如伤,东夷归之者四十馀国。周穆王闻徐君威德日远,乘八骏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原东山之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

▲周朝初年

周成王时,周公东征之后,周朝经历的所谓“成康之治”,又有周昭王三次南征。但是,徐国这根眼中钉、肉中刺,却一直在周王的心中隐隐作痛。一直到昭王之子周穆王继位,他终于还是决定“拔刺”。

徐国曾经在周公东征时,靠着徐驹王的带领,把从西面征讨而来的周军逼退至黄河边上。徐国人也以此为傲。周穆王在位时,徐王传位至徐偃王之手。徐偃王是一位相当神秘的国君,关于他的身世与晚年,都有许多不同的传言。

▲周初分封形势图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字子孺,是西周时期徐国第32代国君。当时的徐国统辖今日淮、泗一带。建都在下邳。徐偃王在位时,每年向他进贡的国家就有36个之多。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徐偃王曾联合九夷伐周,据说还差点颠覆了周王朝。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

徐偃王的出生,也是非常怪诞的。据说,徐国第31位国君的宫人,怀胎十月后,却生下了一枚肉卵。徐君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因此,将肉卵弃置水中。没想到,却被神犬鹄苍叼回,并咬破肉卵,卵中诞生的男婴,便是徐偃王。自古以来,但凡天子圣人,出生皆是一堆神奇的传说。自是要来的与众不同,方能显其独一无二。

▲徐偃王

徐偃王治国有道,并以仁义称世。当时的徐国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但周王朝却不是如此,自成康之治后,周王开始肆意向外征伐。周昭王好战,发动三次南征,在第三次征伐时还不幸淹死于汉水中。周穆王则好游历,扩展国土西面疆域之后,又积极东征。战事的加剧,也导致内部赋税与劳役的加重。周穆王末年,南面的楚人眼见徐国强盛,遂联合周人一同攻伐徐国。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韩非子记载的荆文王,并非春秋时期的楚文王。另一则记载楚灭徐的文献,却说是楚庄王所灭。

《淮南子·人间训》:“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但是,不管是楚文王还是楚庄王都不对,徐偃王在位时,那是周穆王时期。根据推测,周穆王在位大约是公元前992年到公元前922年,而上述的两位楚王,那都是春秋时期以后的楚王。而《韩非子》所记的“荆文王”或许是真有其人。

姬满 (西周第五位君主)

先前提到,在周穆王之前,周昭王多次南征。第二次南征时,周军便渡过汉水南征荆楚,掠夺大量物资。后来,到昭王十九年,再次伐楚,但这次周王室的核心军事力量宗周六师全军覆没。周昭王更在回师的途中,于渡过汉水时被伏击身亡。当时的楚国辟居荆山,国贫民少,恐怕不值得昭王派大军征讨。而昭王之所以屡次南征,最主要是为了掠夺可以制作当时兵器、礼器最重要的资源——铜矿。

徐国兵败后,周穆王平定东夷,并将徐国分封给归属于周朝的徐王子孙。如此强大的东夷国家,究竟是定都于何处呢?至今,还没有考古出土出一处直接名为徐国城址的遗址。现在推测位于江苏邳州市的梁王城遗址,最有可能是徐国都城所在地。而距离梁王城遗址东面约三公里的九女墩遗址,则是徐国王陵。

目前,梁王城遗址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发掘。根据考古人员推测,整个梁王城有100多万平方米,如果进行全面发掘,可能是又一个秦始皇陵的存在。梁王城遗址是一处近5000年历史的古代遗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此地就一直有人居住。这里的地层,可以从龙山文化开始,接续西周、春秋,再一路延续至今。在现今已经发掘的材料中,有两处比较有意思遗址。

一处,是位于大汶口时期的双人男性合葬墓。在中国古代墓葬中,有见过夫妻合葬墓、母子合葬墓,但却从未见过男子双人合葬墓的。更奇怪的是,这两名成年男性,还是面对面侧身葬的状态。除此之外,两具男性遗骸的身高都在1.8米以上,比其他墓穴中的先民都要高。从过去的生活水平来说,只有衣食无忧的阶级,发育比较健全。但这座墓中,却一件随葬品都没有。

另外一处比较有意思的,是墓群附近的一面土墙。这面土墙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重现了过往5000年的历史。从考古地层学来说,这面土墙可以分出12层,分别可以对应明代开始一路到大汶口时期的遗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王伐纣,姜子牙任命的四大先行官为何感觉远不如三位督粮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点兵伐纣,纣王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伐纣灭商的简介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由于文学作品中描写是有侧重点的,所以先行官看起来要比督粮官高大上,因为每每出彩儿的戏份基本都在先锋和主将身上。比如隋唐里刘武周兴兵犯唐,以宋金刚为元帅,尉迟恭为先锋,结果尉迟恭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打得李建成溃不成军,而在这一战中,压根没有人知道负责运送粮草的是谁。但实际

  • 姜维是魏国的将士,被迫投降到了蜀汉,为什么最后誓死效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虽然说在北伐这个事情上姜维有着穷兵黩武的嫌疑,可是身在蜀汉的那种形式里面,如果 不是一直保持对外作战,不让所有的士兵一直保持着斗志。那么整个国家的堕落速度将会 是很快的,纵观整个华夏历史,只要是那些割据蜀地的势力,又有几个能够有好结果的。 实际上就是因为川蜀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养人了,人们拥

  • 玛雅文明,并不是外星文明的杰作,或是3000年前殷商文化的传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19世纪之前,人们对于中美洲的古代历史一直非常陌生。尽管有无数的欧洲殖民者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开辟出新的文明,而他们所认识的上著历史,依旧是几乎一片空自。与此同时,在当地一些地方,广泛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代有一位英俊的王子得知密林处有一个神秘的城堡,城堡里的人全部遭到了魔鬼的诅咒,而一直沉睡下

  • 史记揭秘|汉武帝他姥姥,女版“吕不韦”,跌宕起伏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吕不韦“奇货可居”秦质子子楚,从而意外地成就了秦始皇一样,汉武帝的成功也得益于一个人的经营。这个人便是汉武帝的姥姥,汉景帝的丈母娘,汉景帝之后的母亲臧儿。吕不韦大胆的政治投资,凭借的是经商眼光,判断子楚虽是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却大有潜力。而臧儿女士仅仅凭借卜筮了一卦,就敢于将女儿作为政治投资去冒险

  • 中国改名最失败的10个城市:赵云的故乡、纣王的都城皆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五千年,可谓非常地璀璨夺目。大秦的咸阳,西汉、隋唐的长安,东汉、隋唐的风起洛阳,元明清的北京都是繁华一时的大都城。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很多古城都衰落了,不仅地位一落千丈,连城市名字都变得非常委屈。不信,我们就看看这些悲催的古城,这名字确实太委屈。01.改名失败第10名:合肥合肥这名字看起来

  • 你以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吗?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独尊儒术有什么好处,汉武帝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汉武帝为什么要推崇儒家思想

    [var1]汉武帝时期,经过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以恢复,尤其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库充盈,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粮仓储存的粮食吃不完,都发霉了。但另一方面,地方势力坐大,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武之前就发生了“七王之乱”,加之匈奴步步紧逼,这些问题成为汉武帝最为头痛的问题。他想找一个办法,把分散到地

  • 东晋十六国:前赵,一个自称汉后裔的匈奴人建立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匈奴相当于现在哪个省,赵信为什么投降匈奴,匈奴暴君桑儿

    刘渊,一个自称汉后裔的匈奴人,建汉赵政权刘渊何许人也?字元海,新兴郡(今山西忻州)匈奴人,西汉时期冒顿(mò dú)单于的后裔(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于夫罗(南匈奴单于)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为呼延氏。[v

  • 周武王宣布的纣王四大罪是否有道理?甲骨文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泰誓》的记载表明,纣王的罪行很多。“焚忠良,择孕妇。朝廷之腿,割智者之心”等。还有“违反五个常任理事国”。但“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典型的儒家伦理。汉代董仲舒好不容易提出来,武周王怎么能说出“五常”呢?因此,《泰誓》章纣王的罪行无疑是不真实的。相比之下,《牧誓》就真实多了。书中记载,武王在

  • 战国四大名将,个个是百年一遇的将才,最终却仅有一人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四大名将出自两国战国时代的“战”,其主流可以说是其他六国和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的交锋。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其他国家和秦国的交锋,除了偶尔的灵光一现,大多数时间是被按在地上摩擦,只有赵国还能勉力抵抗,偶尔还能小胜。战国时代的四大名将,其实只是分属秦、赵两个国家。为何会如此呢?先看一下战国时

  •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发现:大禹建的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吗,大禹建立夏朝有什么地位,大禹为什么要成立夏朝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耳朵听到的远不如自己亲眼看见的更有信服力。对于历史更是如此,历史的发现不单只靠世人传述下来,这些都只是听闻。要想证明历史的真实性,最直白的方法便是靠出土文物来证明。文物的出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的信息,比如:通过现有的科技手段可以确定文物的存在年代。而且文物本身对我们就很有研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