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下场有多惨?崇祯下令凌迟3000多刀,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袁崇焕下场有多惨?崇祯下令凌迟3000多刀,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68 更新时间:2024/1/21 8:51:38

最终袁崇焕只剩下一副骨架子,结局其的悲凉,何其的凄惨。所以袁崇焕到底犯了什么滔天之罪,才会受到崇祯如此待遇?其实是因为袁崇焕背上了叛国的罪名。

明朝一律法森严,统治者整治起朝堂的官员,常不留任何的情面,所以当时明朝的大臣们,都战战兢兢,夹起尾巴做人,不敢犯错。皇太极就是利用这样的心理,来对待袁崇焕。

崇祯二年,此时的明朝已经过了它的巅峰时期,在崇祯在位时,明朝的国力逐渐衰弱,并呈现出将要灭亡的趋势。

而崇祯又不理朝政,没有将心思过多的放在治理明朝的国事上,使得外族势力不断的壮大,直到最终攻向了明朝的宫殿。

袁崇焕的”罪”

十月,皇太极率领着数万精兵锐族,向明朝发起进攻。他所带领的清军个个身强体壮,十分的彪悍。而北京城驻扎的士兵根本难以抵抗,都城就快要沦陷。

此时名将袁崇焕,镇守在山海关那一带,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时代,袁崇焕并不知北京城那边的状况。因为皇太极是绕路而行,专门避开了袁崇焕,最终才能直达北京城下。

没过多久,袁崇焕就接到了战报他立马带着一支军队赶往都城。由于路途尚远,所以袁崇焕带的军队不多。到了都城,袁崇焕与皇太极展开正面进攻,最后以皇太极失败告终,只能带着军队撤退。

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此事却让崇祯生疑,毕竟皇太极的手中有十万大军,而袁崇焕只有九千,怎么看都是必输的结局。所以生性多疑的崇祯,开始怀疑袁崇焕是否通敌叛国。

而皇太极也在其中加了一把火,在他退兵之后,就在民间散布各种谣言。说是因为袁崇焕与清军通敌,袁崇焕才能毫发无伤,而清军也得以完美的撤退。

谣言一传开,民心愤愤,天下的子民都误以为袁崇焕叛国,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闹着让崇祯给个说法。

而崇祯召见袁崇焕,并质问他九千的军力,是如何击退数万大军的清军。袁崇焕哑口无言,确实不知该如何作答,毕竟他又怎知,这是皇太极给他下的套。

袁崇焕受刑

所以一时愤怒的崇祯,下令将袁崇焕判以凌迟。我们经常说的千刀万剐,就是凌迟的处罚形式。

刽子手不会一刀砍下犯人的头颅,让他这么轻松的死去,而是用凌迟这样的方式,用刀一片一片的割着死囚身上的肉。

其中割法分为36刀和360刀,最多甚至能达到3000多刀。行刑者用渔网将囚犯给网住,渔网紧紧的捆在人的身上,就会鼓起一块块的肉。

而刽子手便用刀,将那鼓出来的时候给割掉,这很看行刑者的技术,不仅要让他痛苦,还不能割到血管,不然囚犯就会当即死亡。

在明朝的律法中,统治者为了能够稳定政权,更好的管理好朝堂的官员以及天下的百姓,制定了非常严苛的酷刑来惩罚犯罪的人。

凌迟就是一种慢慢折磨人的方式,由于其太过严酷,所以一般情况下,统治者都不会用这种处罚方式。最惨的莫过于被判处凌迟3000多刀这位明朝的大将袁崇焕就未逃脱这样的命运。

而袁崇焕受刑的过程,也被历史一五一十地记载了下来。刽子手一片一片的割着袁崇焕身上的肉,而每割下来一片,就有围观的百姓前来争夺。

那些抢不到的百姓还用钱来买通刽子手拿到袁崇焕肉的民众混着烧酒生吃,来发泄心中的怨恨。而捡到袁崇焕骨头的人,会用手里的刀剑将骨头给碾碎。

袁崇焕整整挨了3000多刀才断气。最终袁崇焕只剩下一副骨架子,因为他被割下来的肉全部被人夺了去,那些人要么生吃,要么扔在地上踩踏。

明朝灭亡时,袁崇焕身上背负的判敌通国的罪名,依旧未被洗刷。直到清朝年间,乾隆才为袁崇焕平反。

他罗列了袁崇焕为明朝所做的功绩,认为袁崇焕是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本为明朝守护江山的袁崇焕,不仅生前遭到了非人的对待,死后还背着叛国的罪名数年,只能说太凄惨。

更多文章

  • 宋朝女伎李师师和皇帝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代名妓李师师有多美,宋朝李师师真实照片,宋徽宗和李师师最肉麻的一首词

    李师师被迫入红尘李师师自幼家庭便比较贫困,在四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父亲死后没多久,母亲改嫁,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当时一个妓女叫做李媪,把她带了回去,亲自抚养。在抚养期间教会了李师师女工和琴棋书画,同时也请著名的音乐家周邦彦训练,所以在唱歌方面李师师也是唱得特别的好的,一入红尘深似海,跨入了这个行业

  • 兄弟三人投奔朱元璋,下场如何?聪明的两个死了,蠢的却活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跟随朱元璋的十八个兄弟结局如何,投奔朱元璋的两个人,朱元璋干娘投奔朱重八电视剧

    一直到朱元璋晚年,曾经的一大批开国功臣所剩无几,留给皇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都没有几位,这才使得没有政治经验的建文帝被老谋深算的燕王朱棣夺了天下。不过在朱元璋的清剿活动中,还有几位“漏网之鱼”,比如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大将耿炳文,此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建国后,他仍然多次

  • 大明王朝共有16位皇帝,为何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3个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16位皇帝为何只有明十三陵,明朝哪些皇帝没葬在十三陵,明朝十三陵是哪十三个皇帝

    可是,能够成为一代帝王纵然是古代多少英雄人物一身所求,但能否长治久安却也要花费他们半生心血。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追逐,才使得历史能够不断的向前推进,人们也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成长起来。当然,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最不缺乏的那便是朝代的更替变迁。这些朝代存在时间或长或短,有的经营百年,有的却也二世而亡。但

  • 明末清初最爱掀桌子搞事情的三个人,除了崇祯李自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上吊后李自成怎么了,史上李自成真实的下场,李自成与崇祯是朋友吗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崇祯哪里肯用他,于是,登基仅仅两个月,就对皇兄极其信任的魏忠贤下了死手。按说,这也不算昏招,但是,你得有破有立啊!杀完魏忠贤,再立一个张忠贤!可是,崇祯没按正常思路走,他掀桌子了。崇祯在杀完魏忠贤之后,竟然又对各地太监进行清算,不许他们掌兵,这就打破了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微妙平衡

  • 包拯六十大寿,皇帝来参加,他还是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包拯60大寿感慨膝下无子,包拯铡皇帝,皇帝杀包拯完整版

    想起儿子和孙子都已去世,包家后继无人,包拯不免有些伤感。正在这时儿媳忽然跪下说到:“您今天过寿,我也没什么可送的,就送您一个儿子吧,他已经2岁了。”包拯听完大惊失色,这个儿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包拯天资聪颖,善良耿直,28岁考中了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知县。但没干多久,为了照顾父母,

  • 赵匡胤哥俩兄终弟及,金国同样如此,但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演义92-100,赵匡胤下南唐,刘兰芳赵匡胤60集

    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继承,一般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历史上兄终弟及并不稀奇,大部分情况是因为皇帝没有子嗣,无奈的一种选择而已。但往往事情没有那么绝对,有些皇帝,明明自己有亲生儿子,却偏偏把皇位传给了弟弟,今天我们要说的两位都是这样。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在他50岁的

  •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却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文皇帝和朱棣,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朱棣不承认建文年号

    所谓:谁做得局,谁就越懂其中玄机。朱元璋从手捧乞讨碗,到坐拥大明江山,可谓是破局和做局的高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在朱元璋的这个“大明棋局”中,太子朱标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甚至都可以认为,朱元璋的一切布局和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朱标铺开和进行的。哪料一声炸雷,朱标病逝,朱元璋傻眼了。无奈之下,朱元璋只

  • 朱元璋问刘基:我能做几年皇帝?刘:本来有35年但被人偷走了4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刘基,刘基死后朱元璋反应,朱元璋如何评价刘基

    当了皇帝又得到旷世奇才刘伯温的协助,真是如虎添翼。而刘伯温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甚至被传说中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可见刘伯温的名气之大。可有一天朱元璋问刘伯温自己能做几年皇帝?刘伯温掐指一算,直接对朱元璋说,原本你可以有35年但是被人偷走了4年,所以只能做31年。问刘伯温朱元璋是为数不多

  • 为何汉朝直到文景之治才出现盛世,朱元璋只需一代就有盛世景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创了洪武盛世还是洪武之治,文景盛世现状,汉朝文景盛世多少年

    先看看汉朝初年为何更加不易。汉朝初年不易,主要是秦朝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先是各地反秦势力和秦朝的战争,之后是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十八路诸侯混战不断。垓下之战项羽被消灭后,汉朝并没有消停,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过程中,先后发生了陈豨叛乱和英布的反叛。在北方,又与匈奴发生冲突,汉高祖刘邦被围白登山。长期的战

  • 明朝“西湖三杰”于谦:一代忠臣惨遭冤死,太后得知后悲痛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臣。君臣彼此相照,国家才能在动乱的时代中长久地屹立于权力中央,君臣若心生嫌隙,国便不能成家,国与家的意义便会在矛盾中分化,最终发生权力的转移和朝代的更迭。在这样的君臣关系中,忠臣的存在又决定着君王的盛衰走向。魏征一日三谏让君王得以成就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比干也用长谏的方式唤醒商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