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国是什么来历,为何对秦赵两大强国不屑,还称其马奴

燕国是什么来历,为何对秦赵两大强国不屑,还称其马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4/2/7 3:56:53

燕国到底有什么传承来历,敢对秦赵两大强国如此蔑视?

[var1]

燕国宗室历史与众不同

别看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只有燕国没有在春秋时期称霸。但是燕国的祖上地位要比战国其他六国都更高,不仅它是周朝王室姬姓后代,而且还是召公姬奭的诸侯国。

其实根据各国的爵位就可见一斑,秦国一直都是作为周朝的附属国存在着,都不能算作一个诸侯国,之后才被正式作为诸侯国存在。而楚国的国君,爵位仅仅也只是一个子爵。三家分晋之后才有了韩赵魏三国,它们三个可见祖上都不算是诸侯国,都是夺权而已。而齐国虽然是姜太公的地盘,但是战国时期的齐国早已不是姜家的齐国,而是田家的齐国。

所以,战国七雄也只有燕国是从西周开始就存在的诸侯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但是燕国一直都特别没有存在感,到战国初期,也不过是一个偏弱小的诸侯国。也就是从战国中期开始,有过短暂的强大。

燕昭王即位之后,广纳贤士,励精图治,让燕国一度成为霸主一样的国家,很多燕国的名臣也大多数都是此时来燕的。更是利用合纵讨伐齐国,率领诸侯联军,差点灭掉齐国。

这时候,已经是战国末期了,而且燕国的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也差不到50年的时间。所以燕人骨子里的傲气还是存在的,对于其他诸侯国的不屑一顾也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和赵国,在燕国的嘴里却是马奴呢?

[var1]

秦国和赵国本是一家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秦国和赵国的祖上,其实本就是一家人,都是嬴姓的后代。他们都是在三皇五帝时期,被舜帝赐姓伯益“嬴”姓的后人。伯益的家族,传说是懂得“兽语”,虽然这个说法不一定靠谱,但是这个家族确实对动物比其他人更熟悉。

秦国的先祖曾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的大将,也是因为此,他们家族并不受到武王姬发的重视。于是他们就和他们先祖的弟弟家族生活在一块,而弟弟这个家族也就是赵国的先祖。所以说,秦赵两家,本来就都是一家人。

[var1]

而赵国先祖这一支中,出了一个叫做造父的人,他曾经帮助周穆王平叛的时候驾车。因为此,也就被周穆王封在了赵地,也就成了赵国先祖的封地。

哥哥秦国先祖这一支,虽然一直和弟弟那一支一起生活着,不过中间出了一个叫做非子的人。他的特长就是养马,随后因为他养的马特别好,被后来的周孝王重用,于是就给了其秦地的封地,也就是秦嬴的祖先。

但是,此时的秦国不过只是周朝的附属国而已,并不算一个诸侯国,根本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性。到了东周时期,周平王东迁,是由秦襄公护送的,因为此也就正式册立秦国为诸侯国了。

[var1]

这就可以看到,秦国和赵国一开始的出身都是最低等的,甚至都不算周朝的大臣,一个是马夫,一个是养马的。燕国这样的姬姓王族,瞧不起他们也就很正常了,直言他们是马夫。但是,最后东周和燕国这样的姬姓王室,都被秦国所灭,也是天意弄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内外因来看,楚国为何要三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国四次迁都示意图,楚国的最后一次迁都是哪里,楚国vs秦国

    对于楚国而言,外部势力的武装威胁是其迁都的主要原因。但是外部的威胁并不是迁都的唯一原因,迁都目的地也是楚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纪郢至陈郢1、迁都陈城的内因楚国对陈的经营历史悠久,有较好的统治基础。同时东部强敌较少,东迁作为楚国战略调整的转折点,楚王必须要考虑好今后的发展去向,此时江淮及东

  • 不懂军事的商鞅如何一纸文书尽灭魏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大战河西魏军,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商鞅车裂图片

    秦国国君孝公对老搭档卫人公孙鞅十分满意,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是相当虚心地向卫鞅进行了请教,卫鞅意气风发对秦孝公说:“现在秦国内政我替您已经完全整治完毕,秦国的国力也足以傲视天下,如今秦国要向东挺进,首先面对的劲敌就是魏国,秦魏两国互为心腹之患,不是魏吞并秦国,就是秦灭亡魏国,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

  • 三国时期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令恂是孔子后代吗,孔子后代排76代,三国中的八大世外高人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很多喜欢喝酒的名将,像蜀国五虎将之一的张飞,魏国的猛男许褚,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等。不过在原著中的大多数喜欢喝酒的人都是武将,很少有嗜酒的文人。其实在当时就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不过他们的嗜酒如命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而在其他文献中有记载

  • 魏国有员将,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三十万兵,可惜他后来不幸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五虎将对比蜀国五虎将,吴国vs蜀国vs魏国,魏国蜀国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似乎是一位智谋超过所有人的大军事家。看完原著可以发现在智谋方面没有人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周瑜、庞统、郭嘉、司马懿等这样智力顶尖的谋士也不是诸葛亮的敌手。可是在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却遇到了一位“拦路虎”,这人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的三十万兵,多次阻止了诸葛亮的进攻,不

  • 他是魏国最为儒雅的名将,虽打不过赵云二十回合,却非常受人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谁能杀得过赵云,赵云能否打过魏国六将,死于赵云枪下的名将

    [var1]李典是曹操手下的名将,不过他的特点不在与冲锋陷阵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刚得到徐庶的辅佐之时,曹操派曹仁进攻新野的刘备,李典为副将;这时候李典有了和赵云一对一决战的机会,不过李典真的不是勇猛型的战将,他和赵云打了十几个回合后,就觉得自己打不过赵云,于是拨马逃走了。这里看来李典具有和

  • 战国第一王魏罃教你知道什么是败家子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王魏罃,史上最惨的战国将领,战国魏国最厉害的将领

    然则在秦国扫平六国的过程中,也曾与六国中的劲敌进行过殊死之战,拥有武卒铁军的魏国、胡服骑射的赵国、带甲百万地方千里的楚国,这三国分别在一个阶段都曾是秦国最可怕的死敌。特别是战国时期首先称王的魏国,是最有可能将秦国的崛起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可当时国力强大的魏国却在好大喜功的魏惠王魏罃(音同婴)各种骚操作

  • 唇亡齿寒,蜀国将亡,吴国的援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国吴国魏国谁赢了,蜀国吴国灭亡时间,魏国蜀国吴国的首领是谁

    [var1]吴国和蜀国是三国时期割据南方的两个地方政权,一个盘踞东南,一个割据西南,和北方的曹魏形成鼎立之势。面对北方强大的曹魏,两国唇亡而齿寒,互为犄角,互为援助,两国抱团取暖,一个覆灭另一个必然跟着灭亡。因此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即使在夷陵之战吴蜀撕破了脸,但仍然保持着默契的合作。不过公元263年

  • 正史中,三国10位憋屈而死的名将重臣,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三国历史上武将哪几位死得最冤,三国死得最悲催的名将有哪些

    [var1]这里来看下正史中,三国10位名将重臣,他们本来在历史上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却都死得非常憋屈,其中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吴国1人。[var1]一、魏国6人于禁。早在曹操还没崛起之际,于禁就主动投靠了曹操。于禁跟着曹操足有30多年,算是元老级的曹将了。演义中,于禁非常废,甚至打不过马超9回

  • 如果战国名将李牧没死,是否会抵御住秦军,不让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李牧简介,赵国李牧真的厉害吗,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

    [var1]李牧,在《史记》当中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身份,有着单独的传记,再加上吴起和孙膑,战国其余的将领就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也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不过,他却是四大名将中最低的一个。比如廉颇是赵之良将,而李牧是赵之北边良将。北边二字,就是说李牧只是打匈奴厉害的将领而已。李牧战绩要看李牧有没

  •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称霸两百年,解体后依然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时期晋国为什么能二次崛起,临汾曲沃春秋晋国城,春秋晋国在哪里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诸侯争霸。林立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彼此之间征伐不断,混战不休,一打打了200多年。在漫长的争霸中,晋国力压群雄,一枝独秀,当了长达100多年老大。不是晋国解体,也许统一天下就没秦国什么事了。那么春秋时代的晋国有多强大?[var1]晋国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