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两个魏国名将追着赵云打,结果一人被火烧了,另一人被吓跑了

这两个魏国名将追着赵云打,结果一人被火烧了,另一人被吓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3/12/21 6:42:18

蜀国五虎将之一的赵云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勇猛的名将,同时在《三国演义》中似乎也是个比较接近完美的武将。不过赵云在原著中也曾经有过被人追着打的尴尬战绩。但是仔细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后,发现赵云被人追着打是有原因的,而且一点不影响赵云“常胜将军”的完美形象。

[var1]

魏国名将夏侯惇追着赵云打,结果被火烧。

刘备在汝南惨败以后,投靠了荆州刺史刘表。刘表与刘备是同为汉皇室成员,因此两人关系非常不错,刘表称刘备为“贤弟”,刘备喊刘表为“兄长”。刘表把新野县送给刘备屯兵。新野县位于荆州的北面,也就是说刘备替刘表镇守荆州的“北大门”。如果北方的曹操南下,新野就会首当其冲遭到攻击。

[var1]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帮助刘备在新野招募新兵,并训练士兵,时刻防备曹兵南下。结果这天曹操真的派夏侯惇为主帅带着大军南攻新野。诸葛亮知道曹兵势大,决定在博望坡采用火攻来打败曹兵。诸葛亮把这个光荣又艰苦的任务交给了赵云。赵云的职责就是诈败来引诱夏侯惇。

赵云的演技还不错,每打十个回合就假装打不过夏侯惇而逃,然后每跑十里就又战夏侯惇,接着又假装打不过逃跑。夏侯惇的心地还真实在,还真以为赵云打不过他,然后追着赵云打。赵云也很会演戏,一打就跑,结果夏侯惇使劲地追着赵云打并跑到了博望坡深处。

[var1]

博望坡深处多树林,诸葛亮命人用火攻,曹兵被烧得到处逃窜。夏侯惇将军之前追着赵云打,因此跑得太积极了,结果一把大火把他的眉毛都烧着了。

张郃追着赵云打,结果被吓跑了。

刘表死后,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几十万大军南下,刘备不得已带着十几万百姓一路向江陵逃跑。刘备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而曹操派许褚三千铁骑一天行走几百里追击刘备,后来许褚的铁骑在当阳追到了刘备,并把他的军队和部下将领冲散了。当时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小,忠于职守的他就单枪匹马前去寻找夫人和幼主。

[var1]

赵云在几十万曹兵中七进七出,并成功救出刘禅,从此扬名天下。赵云在救人的过程中,曾经遇到了名将张郃,当时赵云目的在于救幼主,因此不敢久战,只是勉强招架了十几个回合就继续突围。张郃也是够欺负人的,竟然追着赵云打,还死追不放。赵云纵马狂奔结果一个不留神掉到土坑里了,张郃看到后哈哈大笑,以为活捉赵云的机会来了。

结果就在张郃大笑的时候,赵云的战马突然一跃而起,跳出了土坑,继续往前跑。这下子张郃看得有点傻眼了,他没算到会出现这么一幕,那时候的人又迷信,张郃以为是有神仙保佑赵云,于是吓得掉头就跑了。

(资料来源于《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燕国是什么来历,为何对秦赵两大强国不屑,还称其马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燕国到底有什么传承来历,敢对秦赵两大强国如此蔑视?[var1]燕国宗室历史与众不同别看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只有燕国没有在春秋时期称霸。但是燕国的祖上地位要比战国其他六国都更高,不仅它是周朝王室姬姓后代,而且还是召公姬奭的诸侯国。其实根据各国的爵位就可见一斑,秦国一直都是作为周朝的附属国存在着,都不能

  • 从内外因来看,楚国为何要三次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国四次迁都示意图,楚国的最后一次迁都是哪里,楚国vs秦国

    对于楚国而言,外部势力的武装威胁是其迁都的主要原因。但是外部的威胁并不是迁都的唯一原因,迁都目的地也是楚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纪郢至陈郢1、迁都陈城的内因楚国对陈的经营历史悠久,有较好的统治基础。同时东部强敌较少,东迁作为楚国战略调整的转折点,楚王必须要考虑好今后的发展去向,此时江淮及东

  • 不懂军事的商鞅如何一纸文书尽灭魏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大战河西魏军,大秦帝国第一部商鞅,商鞅车裂图片

    秦国国君孝公对老搭档卫人公孙鞅十分满意,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是相当虚心地向卫鞅进行了请教,卫鞅意气风发对秦孝公说:“现在秦国内政我替您已经完全整治完毕,秦国的国力也足以傲视天下,如今秦国要向东挺进,首先面对的劲敌就是魏国,秦魏两国互为心腹之患,不是魏吞并秦国,就是秦灭亡魏国,为什么这样说呢?魏国

  • 三国时期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令恂是孔子后代吗,孔子后代排76代,三国中的八大世外高人

    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很多喜欢喝酒的名将,像蜀国五虎将之一的张飞,魏国的猛男许褚,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等。不过在原著中的大多数喜欢喝酒的人都是武将,很少有嗜酒的文人。其实在当时就有南北两大酒鬼,一人是孔子的后代,另一人却鲜为人知。不过他们的嗜酒如命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而在其他文献中有记载

  • 魏国有员将,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三十万兵,可惜他后来不幸病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五虎将对比蜀国五虎将,吴国vs蜀国vs魏国,魏国蜀国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似乎是一位智谋超过所有人的大军事家。看完原著可以发现在智谋方面没有人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周瑜、庞统、郭嘉、司马懿等这样智力顶尖的谋士也不是诸葛亮的敌手。可是在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却遇到了一位“拦路虎”,这人率领三千人挡住了蜀国的三十万兵,多次阻止了诸葛亮的进攻,不

  • 他是魏国最为儒雅的名将,虽打不过赵云二十回合,却非常受人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国谁能杀得过赵云,赵云能否打过魏国六将,死于赵云枪下的名将

    [var1]李典是曹操手下的名将,不过他的特点不在与冲锋陷阵的勇猛。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刚得到徐庶的辅佐之时,曹操派曹仁进攻新野的刘备,李典为副将;这时候李典有了和赵云一对一决战的机会,不过李典真的不是勇猛型的战将,他和赵云打了十几个回合后,就觉得自己打不过赵云,于是拨马逃走了。这里看来李典具有和

  • 战国第一王魏罃教你知道什么是败家子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王魏罃,史上最惨的战国将领,战国魏国最厉害的将领

    然则在秦国扫平六国的过程中,也曾与六国中的劲敌进行过殊死之战,拥有武卒铁军的魏国、胡服骑射的赵国、带甲百万地方千里的楚国,这三国分别在一个阶段都曾是秦国最可怕的死敌。特别是战国时期首先称王的魏国,是最有可能将秦国的崛起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可当时国力强大的魏国却在好大喜功的魏惠王魏罃(音同婴)各种骚操作

  • 唇亡齿寒,蜀国将亡,吴国的援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国吴国魏国谁赢了,蜀国吴国灭亡时间,魏国蜀国吴国的首领是谁

    [var1]吴国和蜀国是三国时期割据南方的两个地方政权,一个盘踞东南,一个割据西南,和北方的曹魏形成鼎立之势。面对北方强大的曹魏,两国唇亡而齿寒,互为犄角,互为援助,两国抱团取暖,一个覆灭另一个必然跟着灭亡。因此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即使在夷陵之战吴蜀撕破了脸,但仍然保持着默契的合作。不过公元263年

  • 正史中,三国10位憋屈而死的名将重臣,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死得最憋屈的十大名将,三国历史上武将哪几位死得最冤,三国死得最悲催的名将有哪些

    [var1]这里来看下正史中,三国10位名将重臣,他们本来在历史上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却都死得非常憋屈,其中魏国独占6人,蜀国3人,吴国1人。[var1]一、魏国6人于禁。早在曹操还没崛起之际,于禁就主动投靠了曹操。于禁跟着曹操足有30多年,算是元老级的曹将了。演义中,于禁非常废,甚至打不过马超9回

  • 如果战国名将李牧没死,是否会抵御住秦军,不让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李牧简介,赵国李牧真的厉害吗,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

    [var1]李牧,在《史记》当中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身份,有着单独的传记,再加上吴起和孙膑,战国其余的将领就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也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不过,他却是四大名将中最低的一个。比如廉颇是赵之良将,而李牧是赵之北边良将。北边二字,就是说李牧只是打匈奴厉害的将领而已。李牧战绩要看李牧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