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也正是如此,让朱元璋与众多皇帝与众不同。
因为出身于民间,成为皇帝的他也没有可以改掉自己身上的民间气息,相传,朱元璋不仅酷爱街头小吃,还经常穿着普通衣服微服私访。
由于不是出身贵族,换了一套衣服的朱元璋自然很难被认出来,因此在朱元璋微服私访期间,还诞生出很多的故事。
比如朱元璋曾在一处青楼当中,当众大开杀戒,这些人究竟是为何得罪了朱元璋呢?下面就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被俘
朱元璋出身乞丐世人皆知,但却很少有人嘲笑他的出身,尤其是在民间。
朱元璋在民间的威望,是其他皇帝难以匹敌的,因为只有朱元璋时代,平民不仅可以高官,而且可以直接来到京城告官,不仅如此,朱元璋时期,也是唯一一个官员要受到平民监管的时代。
能够做到这一步,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本人十分了解普通民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经常微服私访。
洪武六年,朱元璋再次微服私访,而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商业十分发达的徽州府。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十分清楚商业中的利润,当年他的对手张士诚就是商贾出身,如果不是性格原因,朱元璋很难战胜他。
所以在建国后,朱元璋也十分用心的去了解商业运作,可谁知这次前往徽州府,却破了一桩大案。
在半路上,朱元璋好奇地四处观望,忽然,他看到荒野之中有一座十分宏伟的道观,于是朱元璋便决定在这里借宿一晚。
可谁知这道观的道童却没有寻常道童的平易近人,反而十分凶恶,这瞬间惹到了朱元璋。
不过考虑到身份问题,朱元璋还是命手下用金钱换取了一晚的居住权。
进入道观后,朱元璋立刻安排手下,准备趁着夜色调查这座道观,但命令还没有开始执行,朱元璋一行人就双脚发软、昏昏欲睡。
当朱元璋苏醒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根本逃不出去,心中更加愤恨,身体也在不断挣扎,可就在此时,一位女子的声音传了出来:“别浪费力气了,你逃不出去的。”
就在此刻,朱元璋与这位女子的缘分便开始了。
再次相见
在这座密室中,姑娘对着朱元璋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这位姑娘叫做林雨溪,是当地茶商的女儿。
因为相貌出众,被当地的一位秀才看上,可林雨溪早有了婚约,自然拒绝了这位秀才。
谁知秀才的表哥是真阳宫的前任老大,他们设计将他的丈夫杀死。虽然在父亲的努力下,当地官府抓捕了他们,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阳宫在丹阳子上位后,对林雨溪展开了报复,林雨溪的父亲不仅被毒死,她也被绑来了这里。
在听完林雨溪的遭遇后,朱元璋倍感同情,想要救出这个姑娘,于是在两人的合作下,朱元璋被成功解绑。
为摆脱危险,朱元璋让林雨溪从房间内的从小窗逃走,然后再和当地的官府接应,以便成功救自己出去。
好在林雨溪信守诺言,朱元璋最后被成功救了出来。只不过因为官府声势浩大,让罪魁祸首丹阳子逃走了,就连林雨溪也失去了踪迹。
一开始,朱元璋觉得可能是林雨溪害怕官府,选择了离开,他也没有在意,可谁知不久后两人却再次见面。
在被救出来后,朱元璋按照计划来到了徽州。
说来也巧,在徽州,朱元璋被一阵琴声所吸引。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寻着声音来到了当地的一家青楼内,他也成功见到了琴声的主人。
这次见面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因为这人竟然就是当初消失的林雨溪。
成就一段佳话
再次见到朱元璋,林雨溪仿佛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将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
原来当初林雨溪虽然带来了官兵,却被偷偷逃走的丹阳子抓到,也许是为了泄愤,也许是为了谋财,丹阳子将她卖入了青楼当中。
此情此景令朱元璋非常生气,他很难想象在明朝内部,竟然还有如此作奸犯科之人。
于是朱元璋立刻将青楼围得水泄不通,先明仁将青楼当中的老鸨押进大牢,随后又埋伏在青楼当中等待丹阳子出现。
在此期间,林雨溪再次见到了朱元璋的实力,朱元璋此时也不再隐瞒自己的身份。并且,他还交代林雨溪,一定会让她亲眼看到害她之人被绳之以法。
没过几日,丹阳子果然来到青楼,被埋伏在这里的官兵抓捕,并被带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面对如此穷凶极恶之徒,丹阳子肯定难逃一死,但这对朱元璋来说,惩罚还远没有结束。
因此,他对着青楼众人下令:“尔等明知丹阳子是歹人,非但隐瞒不报,且助纣为虐,当真可恶至极。不活剐你们,天理不容!来呀,拖出去凌迟!”
而对于这次受害的林雨溪,朱元璋也用了最妥善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将她收进后宫。
这次徽州之行算是圆满结束,不但解救了一位落入深渊的姑娘,还除掉了为祸一方的恶霸。
朱元璋的这次出行在正史之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只在民间范围内流传,但当年朱元璋的确有多次微服私访的记录存在,作为一个从民间走出来的皇帝,朱元璋一生都在照顾着大明朝的普通人。
他在位期间,明朝不但很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国内的发展也是一片祥和,
在那个时代,法律真正具备了意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不再是空谈。
不过可惜的是,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并没有很好地流传下来。
随着朱标的去世,明朝已经很难达到朱元璋时期的辉煌。
虽然朱棣在位期间明朝依旧强大,但后续的皇帝却大多平凡,甚至还出现了很多昏庸的皇帝,这无疑与朱元璋的理念背道而驰。
可能,这就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弊端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