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重臣左宗棠,年少聪颖家境坎坷3次科举不第,连遇3位贵人提携

晚清重臣左宗棠,年少聪颖家境坎坷3次科举不第,连遇3位贵人提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9 更新时间:2024/1/25 10:38:50

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父亲曾经考中过举人,有点文化基础,收入也不低。

左宗棠自小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才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如果按照正常的路径,接下来就是考取更高功名,进入官场,走上人生巅峰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事情一场接着一场降临。早在左宗棠五岁时,一场大旱灾席卷了整个长江以北,无数的流民进入湖南,导致了一场农民起义,席卷全湖南等地区,左家也在波及范围内。后来事情虽然平息了,但左家经济状况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左宗棠11岁时,大哥病死,为此母亲患上了心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花光了仅存的积蓄,母亲的病情却不见好转,终于在左宗棠15岁时撒手人寰。

母亲去世,要守孝三年,不能参加科举,左宗棠便老老实实守了三年。本想这三年守孝期到了,可以参加科举了,父亲却又去世了,悲痛之余,再次守孝三年,而仕途的不顺堪比双亲早逝。

六年守孝结束后,左宗棠连续三次参加会试,第一次考官说,小伙子,你很有潜力,回去再努努力吧。第二次本来考上了进士,却因为没背景被踢了出去。

当时各省录取名额是有一定限制的,每个省都要录取一点,单个省不能录取太多,也要照顾其他省份。那年湖南省考生发挥出色,录取人数超标,为平衡其他省份,必须减少湖南的录取人数,左宗棠没钱送礼出局了。

又过了三年,第三次参加还是没考上,这下左宗棠真的对科举心灰意冷了。当时学术界掀起了经世致用的风潮,左宗棠深受影响,所以放下了手头的四书五经,转而阅读其水利、农业等实用书籍。

大哥,母亲,父亲接连去世,科举三次不第,左宗棠的前半生充满坎坷,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随后,左宗棠开始时来运转,关键是接连遇到了几位贵人。

第一位贵人名叫周恒,周恒是湘阴本地大户,颇有家资,平时没事喜欢写诗作画,和左宗棠长有往来,对左宗棠的才华喜爱得不得了。正好周恒的女儿周诒端也喜欢写诗,也喜爱左宗棠,一来二去,周诒端便和左宗棠成了亲,入赘在那个年代,让左宗棠挺没面子的,不过好歹不用挨饿了。

解决了生活问题后,左宗棠得以安心读书,埋头头于“经世致用”,时不时出去教书以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他遇到了第二个贵人陶澍。

陶澍是个很能干的官员,我在8月12日发表了文章《一秀才落榜后,未来老丈人调包丫环嫁给他,秀才得知后转过身笑了》,专门介绍了陶澍。陶澍生平有两件主要政绩,一是1825年主持漕粮海运,大获成功。过去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都是走漕运,性价比远低于海运,由于百万漕公的阻挠,海运一直难以开展。

陶澍顶着压力,坚持让大量粮食走海运到京师,促进了海运的发展。

第二件事是1835年主持盐业改革,打破了旧有大盐商的垄断,成功降低了盐的价格,得到了皇上的表扬。

在学术上,陶澍同样主张“经世致用”,并喜欢四处搜罗经世致用的人才。183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回家探亲,路过湘阴县,在县公馆住了一晚上,无意中看到墙上有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月,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不禁连声赞叹,妙呀,惜才的陶澍认定这个作者绝对才华不凡,把县令找来一打听,得知为左宗棠所做。陶澍对左宗棠早有耳闻,女婿胡林翼是左宗棠的好朋友,多次听他说起左宗棠的才华,只是未曾见面,不知真假。

现在陶澍信了,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要求立刻马上见左宗棠,不得有误。当县令屁颠屁颠地把左宗棠带来后,两个主张经世致用,年龄相差33岁的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谈着谈着,不禁夜深。陶澍干脆留左宗棠在公馆里过了一夜,第一次见面就一起过夜,可见陶澍何等欣赏左宗棠。

这下官场上下都知道了左宗棠,有不少官员希望礼聘左宗棠为幕僚,都被拒绝了,这是陶澍的意思,陶澍亲口跟左宗棠说,你的才华绝不可以去做一个小官,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

左宗棠牢记陶澍的嘱咐,面对来访者虽不拒绝,却轻易不肯出山。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连林则徐都要求见左宗棠。

1849年年末,林则徐从新疆返回福建,途经湖南长沙时,点名要见左宗棠。林则徐不知道,左宗棠早就把他视为楷模了。《南京条约》签订后,左宗棠对清政府的腐朽十分痛恨,同时对林则徐的禁烟行动极为赞叹,一直想见林则徐,现在楷模主动要见自己,左宗棠兴奋得不得了。

当晚,林则徐在湘江的小舟上等待左宗棠,两人聊得非一般的投机,从鸦片战争到新疆,天南地北,无所不聊。

林则徐感觉自己真的没有白来,把自己在新疆所搜集的资料悉数交给左宗棠,并肯定地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意思是将来守卫新疆的人,我看只有你能行,这就是著名的湘江夜话。林则徐和左宗棠达成了两项共识,禁烟和守卫新疆。

尽管不断会见各路大神,但总的来说,左宗棠此时还在观望,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直到40岁时,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第二年,太平军攻入湖南,九月包围了省会长沙。

在激战中,太平军创立的核心人物之一西王萧朝贵,被炮弹击中身亡。萧朝贵的死激怒了太平军上上下下,洪秀全亲率主力前来报仇,长沙再度响起警报,负责守城的湖南巡抚张亮基没啥信心,四处求助。

下属胡林翼趁机向张亮基推荐左宗棠,张亮基早知左宗棠的才华,火速向其求救。左宗棠收到通知后,当即决定出山赶往长沙城。

左宗棠爬进长沙城后,张亮基干脆给予左宗棠大权,让左宗棠指挥防御,左宗棠也没有辜负信任,指挥的同时,在城墙被轰开、太平军涌入后,多次亲自带人冲上一线,指挥官都上了,下属谁敢不效死力?守军士气大振,多次击退进城的敌军。

双方来回拉锯了好几个月,太平军始终无法攻克。考虑到临近冬季,清军的援兵又正在赶来,洪秀全不得不下令撤退。长沙城保住了,左宗棠由此一战成名,战后被提拔为知县。

不久后,张亮基调任湖北,接替者是骆秉章。左宗棠瞧不上骆秉章,觉得他不懂军事,跟着他要倒大霉,果断辞职回家。

没想到骆秉章非常赏识左宗棠,一定要他给自己做秘书,多次派人去请,左宗棠就是不来,搞得洛秉章有点不爽,刘备也就三顾茅庐,你却四顾五顾都不来,那就别怪我不讲武德了。骆秉章派人大张旗鼓地绑架了左宗棠的女婿,还故意拿着高音喇叭四处广播,就是我干的,左宗棠你小子不服来打我呀。

左宗棠气冲冲地跑到长沙找骆秉章理论。一看到左宗棠来了,骆秉章哈哈大笑,这才道出原因,老弟,我实在是没办法,只要你答应为我效力,我就放了你女婿。

左宗棠也哈哈大笑,行吧,虽然你老哥做事不地道,好歹心还是成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骆秉章绝对是左宗棠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虽然名义上左宗棠只是骆秉章的秘书,但大事小事其实都是左宗棠做主。

骆秉章为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左宗棠,干脆就放权给他,自己偶尔给重要文件签个名,当个甩手掌柜。左宗棠上任后,首先把改革点瞄准了经济和财政。

自然而然,改革措施受到利益集团的反对,关键时刻,身为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力挺左宗棠,反对者有一个撤一个,硬是把改革推行了下去,改革完成后,民众负担减轻,而官府税收增加,真正的双赢。

第三步,左宗棠实行劝捐制度,要求地方乡绅捐款,以保证湘军的军费。乡绅们深知左宗棠的为人,多多少少都会捐一点,有些带头捐得多的还会得到奖励,由此保证了湘军的军费。

因为左宗棠瞧不起骆秉章,就辞职回乡了。

后来左宗棠帮助曾国藩部筹措军饷,1862年,清廷正式补授左宗棠为浙江巡抚,

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经过连年苦战,终于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人生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灰心,在贵人的帮助下,一定会成功的。一秀才落榜后,未来老丈人调包丫环嫁给他,秀才得知后转过身笑了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溥任: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他却低调地做了人民教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候,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来说,皇室一族总是特别的存在,充满着神秘色彩。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大量记载着宫廷的人和事。每一位皇帝,从出生到薨逝,都是一部有趣的简史。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有着与任何一位清朝皇帝都不同的生活和经历。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不管是作为帝王,还是丈夫,从政权到婚姻都备

  • 为什么清末三代皇帝都连续绝后?因此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大清历代皇帝的“生育能力”,假如能做一个函数图表,不难发现,到了嘉庆这一代时,就发生了“断崖式下降”,没过几代,竟然都有人绝后了,而且还不止一个。比如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就算是英年早逝的顺治皇帝,也有八个儿子,而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皇帝缔造了一个巅峰,生了三十

  • 女子出嫁挡住乾隆去路,乾隆出上联,姑娘答后乾隆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一句最简单上联,乾隆野史一分钟读懂乾隆,乾隆十大稀少乾隆通宝钱币

    后世人们对他的这种行为褒贬不一。那么乾隆放着好好的皇宫不住,跑去江南干嘛呢?享受生活,花费巨款其实,乾隆下江南,一是为了民。明朝末年的动荡。土地凋零,经济破坏严重。于是清朝的前几位皇帝将农业定为国之大计。此后,百姓生活安定。康熙也曾经六次下江南,体恤民生,观察民生。赢得一片赞誉。而乾隆也算是大家认可

  • 民国的春运其难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春运,历史上最奇特的春运,民国名人春运买不到票

    谈春运,就离不开运输工具,最高大上的就是飞机!但并非如现在这样,哪怕普通老百姓都能坐上飞机,潇洒蓝天游一把。民国时期,就算是大知识分子、名流,也只能望飞机而哀叹。太贵了,还不打折!据说,从北京到上海,就要两千大洋!按购买力来考察,这两千大洋,相当于十万块钱!从大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来看,从没

  • 乾隆下江南,地方官献美人,第二天乾隆:昨日黄花闺女?美人低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六次下江南,乾隆黄花闺女对联大全,莲花落乾隆下江南全集

    不止如此,乾隆在游玩江南总会碰到地方官员,而这些官员为了讨好乾隆,就曾多次给乾隆献上美人,乾隆当然欣然同意,这也是他“风流”称号的由来。乾隆下江南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的缺点也很多,好大喜功就是他最大的一个缺点,这也是他多次下江南的原因之一。而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寻找自己的

  • 他被关羽举荐,受刘备和诸葛亮赏识,最后却害死了蜀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给关羽报仇诸葛亮为啥不参与,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关羽张飞刘备结拜搞笑

    杨仪杨仪是荆州襄阳郡人。当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分荆州,三方各自任命官员,而杨仪就是曹操方任命的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杨仪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于杨仪为何会背弃魏国投奔蜀汉,史书并未记载。但是从杨仪在蜀国的行为来看,这与他的性格有巨大关系。杨仪在蜀国与上司刘巴、同僚魏延等都不和

  • 乱世豪杰袁绍崛起之路?心机谋略不亚曹操,曾和宦官集团势不两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打败袁绍完整视频,曹操袁绍经典语录,袁绍讨伐曹操檄文

    袁绍能成为乱世豪杰,并曾一度力压曹操一头,这绝非是偶然的……袁绍在青春之时,已然积攒了足够的本钱,身为庶出的他,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既获得了名气,又获得了人脉,可以说已然是当时的潮流一哥、世之明星,不过袁绍却深知自己的未来绝对与众不同,他要做一番属于自己的大事,而不是和自己的长辈那样位列三公即可,

  • 三国此人武力直逼颜良文丑?曹操夜袭乌巢,他曾给袁绍指出一条明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颜良文丑简介,三国隐藏十大名将,三国最著名的八大名将

    张郃,先是带着家族部曲应募讨黄巾而成为韩馥的军司马,然是韩馥在冀州兵败于袁绍而变成袁绍的校尉,后是在袁绍与公孙瓒争霸河北中建数功而提拔为袁绍的宁国中郎将。张郃,在韩馥手上是统管四百兵的军司马,在袁绍麾下先是归顺有功而升为统领八百兵的校尉,后是破公孙瓒有战功而提为统率千六百人的将领。《通典·卷一百四十

  • 官渡大战之前的角逐:曹操身处四战之地,袁绍雄踞冀州却暗藏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的官渡大战袁绍,袁绍占冀州,老版袁绍曹操官渡对话

    在击退公孙瓒和占据冀州之后,乱世枭雄袁绍迎来了人生的巅峰和高潮,袁门荣光再度闪耀。而此时此刻,距离官渡之战开始,还约有7年之久,本文就将简述这7年来发生了一些什么,官渡之战之前的群雄局势发生了如何的变化。首先要提及的就是袁绍,在这7年里面和袁绍发生了核心瓜葛的分别是黑山军、黄巾军和公孙瓒,整体上来说

  • 都说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可是曹操利用汉献帝,到底办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对待汉献帝,曹操救汉献帝喝鸡汤,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

    汉献帝刘协出生于公元181年。196年,汉献帝被曹操得到,随后曹操将东汉都城从洛阳迁往许昌。直到公元234年,54岁的汉献帝刘协因病去世。魏文帝曹丕已经于8年之前,先于刘协离开人世。虽说汉献帝被曹操挟持期间,想利用"衣带诏"摆脱曹操的控制。可自始至终,曹操对于汉献帝刘协,很大程度上保有了君臣之间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