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大战之前的角逐:曹操身处四战之地,袁绍雄踞冀州却暗藏隐患?

官渡大战之前的角逐:曹操身处四战之地,袁绍雄踞冀州却暗藏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1/27 6:34:44

在击退公孙瓒和占据冀州之后,乱世枭雄袁绍迎来了人生的巅峰和高潮,袁门荣光再度闪耀。而此时此刻,距离官渡之战开始,还约有7年之久,本文就将简述这7年来发生了一些什么,官渡之战之前的群雄局势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首先要提及的就是袁绍,在这7年里面和袁绍发生了核心瓜葛的分别是黑山军、黄巾军和公孙瓒,整体上来说都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既以“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攻下了公孙瓒,也在初平四年6月的时候大举用兵,讨伐之前一直骚扰自己的黑山军、黄巾军,给予了他们极大地打击,更借吕布之手,完成了对张燕的压制。整体上,在曹操“拿”到天子之前,双方都一直处于老大和附庸的关系,对袁术等人的联盟造成了诸多打击,在利用曹操处理自己南方威胁的同时,也间接的“养肥了”这个以后的“祸端”。

在兖州一带,曹操在此期间内发展壮大,原兖州刺史刘岱去世之后,曹操毫不费力的得到了自己的这块宝地,不仅收纳了三十万的黄巾军,更借着背靠老大哥袁绍的优势,疯狂运营,周边的陶谦、袁术等人均不能为敌,把袁术这个大敌人一举打出了中原一带,同时再加上之后顺利迎接了天子,借天子之名再次占据了大片土地,完成了自己政治上的壮举,随后大破吕布,拿下徐州,更悄咪咪的拿下河内郡,将势力一举扩张到黄河以北,直接威胁到袁绍大本营。

至此,袁绍基本完成了对于青、幽、并、冀四州的控制,而曹操也完成了兖、豫、徐、司四州的统一与控制,中原地带在这7年后,已无更多的诸侯,同时曹操还曾和孙策进行联姻,以缓和自己在南方的压力。袁绍此时看似占有四州,但是局势并没有听起来的那么好,真正占有的土地也并不多,其统辖范围内的区域,只有冀州是真正的富饶之地(也只有冀州是真正占领完全的),但是冀州西边的张燕一直暗暗活动,仍然是袁绍的一根刺。

而所谓的青州,袁绍也并没有完全统治,青州内各方势力活动繁杂,不仅有黄巾军的骚扰,占据济南、乐安等地,也被曹操所派遣的臧霸不断骚扰,侵占了北海等地,可以说,臧霸这个地方武装,一定程度上在侧面对袁绍产生了影响,而且从黄巾流窜就能看得出来,地方并不安稳,唯一控制的好的就是平原郡。幽州一带本身就发展不是很好,比较凌乱,公孙度占据辽东三郡,还有散步各地的乌桓,田畴和鲜于辅更是不受管辖独自割据,袁绍控制之地甚少。而同经过刘虞整顿的幽州相比,并州的状况更不好,本身人口就少,身为边郡实力很弱,而且地方上非常的乱,各种地方小武装鱼龙混杂,匈奴乌桓四处搞事,这逼得袁绍不得不在并州花上很大一部分的心思,真正把握在手的只有上党。

总体上看起来,袁绍的处境并不是太好,但是好在袁绍这个人善于结好各种外族势力,实力强的前提下外交弄得还是不错的,所以州内在官渡之前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得以较为安稳的向曹操开战。

相较袁绍的四州,曹操的四州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在此期间之内,身处四战之地的曹操一直没有和袁绍翻脸,反而是不断给予袁绍官职稳住袁绍,自己背地里偷偷摸摸的大搞屯田制,以安定不断与周边势力征战过后的受损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和农业(当然,即使如此,司州残破、徐州不稳的情况下,曹操手上的兖州和豫州加起来在官渡之前,也是逊色于袁绍治理多年的冀州的,可以说曹操虽然也是四州之地,但是曹操这边的问题比袁绍的问题更大更多,并且统一困难也大得多)。曹操拥有袁绍所没有的麻烦(袁绍的地理位置,使得他在扫平公孙瓒之后,周围就没有特别大且具有威胁的势力,而曹操正好相反),驻扎在宛城的张绣是当时一个可以左右战局的角色,可以说张绣这个时候的态度非常的重要,幸运的是历史上这个时候的贾诩站在了曹操的一边,才使得曹操免除了这个大麻烦(从曹操对待张绣的态度之好,足以看出张绣这个时候的重要性)。

而且,曹操运气真的好,除了张绣以外,曹操背后还有孙策和刘表,但是这两个人,一个在官渡之战开打的时候突然被刺杀,一个的荆州南面出现了叛乱,曹操没有动什么花招就免除了后顾之忧,拉平了本身在军事地理外交上和袁绍相比的劣势。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豪族问题,曹操的最大问题在于人力和物力都相对缺乏于袁绍,但是其下的四州由于战火连天,所以地方豪族已经不具有很强的统治力,团队内部的建设相对稳定,而袁绍下面的四州,由于这几年内除了和公孙瓒有爆发较大的战争以外,都较为安定,豪族势力完整,虽然势力相对强大,内部却不好统治,很容易出现问题(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袁绍内部党派斗争严重,人员极度不和)。

至此,官渡之前的中原一带,局势就已经明朗了起来,虽然袁曹双方都“发育”的不是特别好,但是两强相据,相望黄河,再加上曹操把手都伸到了河内郡,势必引起战争,当然,这是后话。

更多文章

  • 都说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可是曹操利用汉献帝,到底办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对待汉献帝,曹操救汉献帝喝鸡汤,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

    汉献帝刘协出生于公元181年。196年,汉献帝被曹操得到,随后曹操将东汉都城从洛阳迁往许昌。直到公元234年,54岁的汉献帝刘协因病去世。魏文帝曹丕已经于8年之前,先于刘协离开人世。虽说汉献帝被曹操挟持期间,想利用"衣带诏"摆脱曹操的控制。可自始至终,曹操对于汉献帝刘协,很大程度上保有了君臣之间的礼

  • 三国此人武力直逼关羽,忠义远胜虎将马超?小说里他曾救曹操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超小说,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关羽马超比武完整视频

    曹操破张鲁之战后,庞德被迫随张鲁投降曹操,为新主曹操在襄樊战役中以死尽忠;襄樊战役中,庞德被俘反不随于禁投降关羽,为故主马超再追随左右中以生续忠。对庞德的忠义,历史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先在庞德救下中箭坠马曹操时批道:忘却旧主,而

  • 三国最不讲武德的战将是谁?他无视曹操禁令,将武圣关羽一族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关羽墓前说话,三国最无能的十大名将,曹操看见关羽人头视频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关羽传最末时曾引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裴松之这一引用,在史学界石破惊天,引起轩然大波,千百年来争议不断,未有定论。历朝历代史家都有质疑过《蜀记》的真实性,对其来源产生许多疑问。正如近代法学家沈家本以“殆是非参半矣”来评价《蜀

  •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台词,曹操占了四句,网友:丞相憋住,别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演义曹操经典话语,三国演义曹操经典语录完整版,三国演义名人名言曹操

    94版《三国演义》是最经典的版本,也是众多80后90后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在这个版本的三国中,一众老艺术家们把一个个角色都演活了,他们的一些台词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国中的十大经典台词,每一句都是满满的回忆。第十,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这句话出自张飞之口,张三爷说

  • 司马家取代曹魏,实际上是这个阶级的胜利,曾被曹操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家族是怎么夺取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如何夺取曹魏政权,司马家和曹魏的关系

    从夏朝的建立到春秋末期属于奴隶社会阶段,从战国末期开始中国逐渐步入封建社会阶段,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就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从春秋时期开始统治人民的势力就是以各地的望族为主,如晋国六卿。那个时候比较看重门风和门第,因为穷苦人家的日子和富人过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穷人为生存担忧,读书识字之人甚少,而富人从不会

  • 曹操南下荆州,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诸葛亮谁该为这场惨败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长坂坡,张飞长坂坡吓退曹操百万大军视频,谁在长坂坡唬退曹操十万雄兵

    一、刘备的长坂坡之败。建安十二年七月,曹操在平定北方后,接受荀彧的建议,南下袭击荆州。当时,正值荆州的主人刘表病死,接任的刘琮在恐慌之下,投降了曹操。而这时,率领军队在北面准备阻击曹操的刘备还一无所知。在得知消息后,刘备被迫仓促南撤。他在撤退的时候,还带走了属地的百姓。在和刘琮会面未果后,刘备继续南

  • 空城计解码:诸葛亮曾吓退司马懿二十万雄兵?赵子龙或是历史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司马懿空城计真实事件,赵子龙空城计,空城计司马懿唱词大全

    诸葛亮的形象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小说中,总给人以谨慎持重的印象,但小说中也有表现其用险的情节,空城计就是一例。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在诸葛亮首出祁山的后半程,由于马谡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蜀军不得不被迫撤退。诸葛亮也急忙前往西县搬运粮草。此时司马懿率领十五

  • 汉灵帝缘何废史立牧?智圣诸葛亮曾给他差评,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智圣诸葛亮,东汉末年汉灵帝简介,灵帝吕蒙诸葛亮

    蜀汉忠武侯诸葛亮正因《(前)出师表》而名垂千古,而汉灵帝刘宏恰因《(前)出师表》而遗臭万年。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将“后汉倾颓”的原因归责于汉灵帝。特别是实施“废史立牧”,成为压垮汉王朝的第一根稻草。刘焉提出“废史立牧”建议,在公在于压制刺史、太守等地方高官的权力,以稳固皇帝的权力;在私

  • 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为何在13岁时突然病逝?或许和此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死亡真相,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咋死的,历史上曹操的儿子曹冲怎么死的

    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公元196年出生的曹冲,却在公元208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十三岁,如果曹冲不早夭,或许三国的历史也会发生改变。《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幼年的故事,他不但聪明,而且善良,当时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坏,按照道理管理仓库的官员是要被判以重刑的,吓得兢兢战战的他只能去自首,希望能够博得

  • 古代沿用千年的特色制度,被诸葛亮批没用,冯梦龙道出其中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制度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封君封臣制度本质特征

    明代学者冯梦龙,著有一本处世奇书《智囊》,用一个个真实小故事,来启发读者的心智,历来被作为谋士的必备读物。在《智囊》“上智篇”中记载有一段话,说在三国时期有一些蜀国人,批评诸葛亮在赦令上非常吝啬,法令又很严厉。诸葛亮对此回应说,治理天下应该本着至德至公的原则,而不该随意施舍小恩小惠,汉朝的匡衡与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