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之乱世,司马懿能笑到最后,除了长寿还有隐忍

三国之乱世,司马懿能笑到最后,除了长寿还有隐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4/1/27 13:37:59

但由于遇见的司马懿曹爽丧失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信心,司马懿的强大气场绝对可以傲视一切,可以说,只要诸葛亮一死,天下就领兵作战而言,没有一个是对手。司马懿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三个字:“忍,稳,狠”。

因才干出众得以在朝中为官,但枭雄看枭雄,曹操始终对司马懿不放心,所以对司马懿没有放权,采取有限使用,而此时的司马懿十分低调和隐忍,就是好好辅佐曹丕,不争不抢。在曹丕篡位登基以后。司马懿才得以进入中枢。司马懿心计深沉,在曹丕在位时司马懿得以重用。是御史大夫,辅军大将军,但依旧是文臣。

直到曹睿登基才成为辅政大臣。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第一次执掌兵权。为骠骑大将军。成为曹魏第一个异姓主将。由此也可见,司马懿文武双全。而最能体现司马懿的隐忍的就是曹爽当辅政大臣的时候,司马懿称病十年。知道现在自己只有忍。

在此期间他的弟子孙礼因为司马懿的牵连被降为并州刺史。孙礼去和司马懿告辞的时候面露不悦,司马懿道:你这是什么表情,你是嫌得到并州地小呢?还是怨恨处理分界事务不正确呢? 孙礼道:区区官位我还不放在心上,我是为太傅不平,您应该追循伊尹、吕尚的足迹,匡正辅佐魏国朝政,上可以报答明帝的嘱托,下可以建立万世的功勋。

司马懿却说:你先不要悲痛,要学会忍受那些不能够忍受的事情。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在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只能忍着。现在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举灭之。 司马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当司马懿高平陵成事的时候,那真是杀人如麻,绝对不给敌人任何机会。

司马懿虽然是文官主掌兵,但就军事指挥能力而言,从司马懿在曹叡时期第一次独领兵作战击败东吴的诸葛瑾,到最后一次南征寿春击败王凌,司马懿一生的战绩是七胜两平一败,胜是:襄阳胜诸葛瑾,石阳胜孙权,上庸擒孟达,辽东平定公孙渊,三州口胜朱然,庐江胜诸葛恪。寿春击败王凌。两平和一败都是诸葛亮的。

诸葛亮曾经评价司马懿用兵为“诡诈”,而后是一击致命。就是说没有章法可寻。当时除了 诸葛亮之外,没有人敢说能在正面战场击败司马懿。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两平之战是,汉中之战与五丈原之战,应该说如果不是诸葛亮的“资本太低”不能打消耗战,司马懿也未必战平。

司马懿打仗的最大特点是出奇制胜,而诸葛亮却恰恰是以稳为上。二人的卤城之战,司马懿表现得畏首畏尾,追而不击。曹魏诸将评价司马懿畏诸葛亮如虎,但实际上是,司马懿一直在寻找诸葛亮的破绽。而诸葛亮却滴水不漏。司马懿只有怏怏而回。而此时诸葛亮却突然出手,大败司马懿。

这是司马懿一生唯一一次败仗。可以说二人无论在战略,战术乃至人心的洞察方面,司马懿都远远不如诸葛亮。而诸葛亮唯一就是败给了时间。比司马懿小两岁的诸葛亮在五十四病逝。司马懿一生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历经四朝,两度托孤,最后终成伟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左传》故事:楚国扩张路之我蛮夷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左传中楚国的状况,楚国一直被视为蛮夷,楚国的扩张全集

    [var1]屈原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更加衰落,周桓王时期,公元前706年,楚国开始扩张,首先矛头对准了东方的随国。随国说:“我无罪,为什么讨伐我?”这时候,楚国说出了那句流传了将近三千年的话:“我蛮夷也”。虽然这是楚国第二次说这句话,但出名的就是这一次。楚国继续说当今之世,诸侯互相攻伐,有的还灭了对

  • 河北故城出土明代石碑 佐证董仲舒“下帷授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碑文上刻记的“董仲舒下帷授徒”清晰可辨。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崔志平 赵栋)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物管理所17日透露,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代石碑,佐证了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据介绍,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碑体长230

  • 秦始皇为统一文字做了什么?强硬命令,不如小吏实际行动的效果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但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大变局。即,所谓的“周秦之变”。秦朝的建立是秦代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以来历代秦王焚膏继晷的结果。这是时代大势的必然。毕竟,秦代统治者平均素质最高,关中地理位置最优。因此,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秦始皇无可

  • 《左传》故事:晋国内乱,曲沃代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古代战争晋穆侯去世以后,弟弟势力很大,篡夺了太子仇的位置,自立为君。太子出奔,然后卧薪尝胆,发展势力,终于在四年以后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君的位置,是为晋文侯。晋文侯去世以后,儿子晋昭侯继位。这时候成师的势力很大,原因估计有几个,一是父亲喜欢成师,有意扶持,二是晋文侯夺位需要势力,于是联

  • 曹操欲杀孔融全族,见其幼子未跑不解,小孩9字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提及谦让之德,大多数人必然会想到“孔融让梨”这个典故。经过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传承,孔融的名字似乎已经成了“礼让”的同义词。但奇怪的是,我们沉浸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却始终没有关注这位少年的成年之路。孔融身负大才,名列建安七子之一,但却生在了乱世之中。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有过荣耀也有过低谷。公元208

  • 轴心时代有多牛?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同时在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灵魂三问,老子时代出的4个圣人

    [var1] 轴心时代书籍 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此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成为了摆设,诸王成为了真正的统治者,同一时期,古希腊,古印度等国家也处于列国纷争的时期。东西方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文人,学者,他们的出现,推动着社会逐渐从文化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其中以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

  • 霍去病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司马迁不愿肯定他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对司马迁的个人评价,司马迁妻子,司马迁宫刑是什么刑罚

    .那么大家都知道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当时的汉武帝也因为他的存在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好吧,除了他自己的作品,他不认可他的攻击。.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功劳,而是借着皇帝的诏书,从侧面写了出来。嗯,其实这样的写法也能说明当时汉武帝对霍去病很重要,也就是很看重他。甚至根本没

  • 超长待机王,也是历史书上最坏的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嬴稷从19岁登基到75岁去世,在他执政的56年中,楚 赵 韩 魏更是换了三代君王,齐国更是换了四代(要是其他君王都能像你一样活得久,何愁不能一统呀)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年)赵国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被昭襄王知道了,就开始想办法对付赵国了。他先给赵惠文王送信,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

  • 刘邦接手百废待兴的王朝,却“躺平”治国?浅析黄老思想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汉朝初期的文化版图中,儒家思想并非是一家独大的地位。与之截然不同的“黄老思想”反倒占据上风,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思潮。但事实上,这并非是统治者的任意选择,而是迫于政治局势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毕竟短短数十年,叱咤风云的秦帝国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崩离析。作为后起之秀的刘邦,在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后,不

  • 五年不出门、凡事先请示,为自保,张良值得吗?六字概括最为恰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谋士张良经典语录,张良个人简历,张良赎妻

    这也是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民族大一统政权。而在这王权霸业成就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其他人的鼎力相助。张良、韩信和萧何被誉为“汉初三杰”,为大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功高盖主,必然会引发君主猜忌和怀疑。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三人也迎来了不尽相同的人生命运和结局。韩信被灭族,萧何积劳成疾、病逝而终。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