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传》故事:晋国内乱,曲沃代翼

《左传》故事:晋国内乱,曲沃代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33 更新时间:2024/2/29 4:41:39

[var1]

古代战争

晋穆侯去世以后,弟弟势力很大,篡夺了太子仇的位置,自立为君。太子出奔,然后卧薪尝胆,发展势力,终于在四年以后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君的位置,是为侯。

晋文侯去世以后,儿子晋昭侯继位。这时候成师的势力很大,原因估计有几个,一是父亲喜欢成师,有意扶持,二是晋文侯夺位需要势力,于是联合弟弟,在夺位成功以后,也给了弟弟很大的权力。这时候晋昭侯看到叔叔的势力很大,也无可奈,只好把叔叔封在了曲沃。而曲沃城比晋国的都城翼还要大,成师当时五十八岁,年岁已高,经营日久,本身也德行高雅,威望很高,晋国的很多大夫都依附于成师。成师亲眼目睹过叔叔篡夺君位,也参与了哥哥夺位之战,心中难免也会有想法。

[var1]

弑君

晋昭侯七年的时候,晋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夫父弑杀了晋昭侯,企图迎立成师,不过京城还是有很多势力不想让成师继位,所以只能以失败告终。这时候,晋昭侯的儿子晋孝侯继位,继位后就诛杀了谋逆的潘父。

晋孝侯八年,成师郁郁而终,儿子曲沃庄伯继承了他的遗志,终于在十五年的时候,攻入京城翼城,杀死了晋孝侯。不料却遭到了国人的反抗,庄伯只能撤出翼城,退回了曲沃。晋孝侯的弟弟晋鄂侯(《史记》记载晋鄂侯为晋孝侯的儿子)继位。

六年后,曲沃庄伯纠集郑国、刑国一起攻打翼城,周也派出了尹氏、武氏助阵,晋鄂侯不敌,出逃到随。后曲沃庄伯竟然背叛了周王,周王一怒之下派虢公攻打曲沃,庄伯只好回援。晋国便立晋鄂侯的儿子晋哀侯为君。

晋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去世,儿子曲沃武公继位。八年,晋哀侯侵占了陉庭的田地,陉庭的人就觉得很愤慨,于是勾结武公一起攻打翼城。在汾水边上发生了战争,晋哀侯的车挂住了树枝没办法逃跑,于是被抓。第二年,晋哀侯便被杀害了。

晋哀侯被抓以后,儿子晋小子侯被立为国君。四年后的冬天,曲沃武公诱骗小子侯出城,然后抓住杀害了小子侯,并且顺势在第二年的春天灭掉了翼城。周王又命令虢公讨伐武公,武公不敌,又讨回曲沃,虢公便立晋哀侯的弟弟小子侯的叔叔缗为国君。

二十八年,曲沃武公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晋侯缗灭掉,并且将掳掠得来的宝物器皿献给周王,周王已经穷了很久了,见到这么多的珍宝没办法拒绝,便顺势将武公立为诸侯,是为晋武公。至此,武公便完全拥有了晋国,长达近70年的曲沃代翼终于以曲沃的胜利落下了帷幕。

[var1]

春秋地图

[var1]

左传杜注影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欲杀孔融全族,见其幼子未跑不解,小孩9字回答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提及谦让之德,大多数人必然会想到“孔融让梨”这个典故。经过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传承,孔融的名字似乎已经成了“礼让”的同义词。但奇怪的是,我们沉浸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却始终没有关注这位少年的成年之路。孔融身负大才,名列建安七子之一,但却生在了乱世之中。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有过荣耀也有过低谷。公元208

  • 轴心时代有多牛?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同时在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灵魂三问,老子时代出的4个圣人

    [var1] 轴心时代书籍 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此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成为了摆设,诸王成为了真正的统治者,同一时期,古希腊,古印度等国家也处于列国纷争的时期。东西方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文人,学者,他们的出现,推动着社会逐渐从文化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其中以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

  • 霍去病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司马迁不愿肯定他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对司马迁的个人评价,司马迁妻子,司马迁宫刑是什么刑罚

    .那么大家都知道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当时的汉武帝也因为他的存在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好吧,除了他自己的作品,他不认可他的攻击。.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功劳,而是借着皇帝的诏书,从侧面写了出来。嗯,其实这样的写法也能说明当时汉武帝对霍去病很重要,也就是很看重他。甚至根本没

  • 超长待机王,也是历史书上最坏的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嬴稷从19岁登基到75岁去世,在他执政的56年中,楚 赵 韩 魏更是换了三代君王,齐国更是换了四代(要是其他君王都能像你一样活得久,何愁不能一统呀)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年)赵国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被昭襄王知道了,就开始想办法对付赵国了。他先给赵惠文王送信,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

  • 刘邦接手百废待兴的王朝,却“躺平”治国?浅析黄老思想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汉朝初期的文化版图中,儒家思想并非是一家独大的地位。与之截然不同的“黄老思想”反倒占据上风,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思潮。但事实上,这并非是统治者的任意选择,而是迫于政治局势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毕竟短短数十年,叱咤风云的秦帝国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崩离析。作为后起之秀的刘邦,在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后,不

  • 五年不出门、凡事先请示,为自保,张良值得吗?六字概括最为恰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谋士张良经典语录,张良个人简历,张良赎妻

    这也是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民族大一统政权。而在这王权霸业成就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其他人的鼎力相助。张良、韩信和萧何被誉为“汉初三杰”,为大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功高盖主,必然会引发君主猜忌和怀疑。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三人也迎来了不尽相同的人生命运和结局。韩信被灭族,萧何积劳成疾、病逝而终。只有

  • 赵括背骂名并不委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括是背锅的,赵括儿子赵盘,雅夫人是赵括的老婆么

    有人说赵括所生活的战国时期还没有纸,所以说赵括“纸上谈兵”是不对的。单从纸的发明时间来看,确实不能说赵括纸上谈兵。但是我们应该从成语的精神实质上来看这个问题,而不是纠结于那个时候用的是纸还是竹简或布帛。[var1]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实质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赵括是不是空谈理论不能解决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在汉朝只是徒有虚名?学者:甚至更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言:“丞者,承也。相,助也。”丞相的本职即为上承王命,助理万机。秦朝建立后,丞相统领百官的权力更是被制度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正因此,丞相在一定时期内的权力、名称及等级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内王朝政治生态的发展情况。如在西汉时期,诸侯王国的丞相就发生了从权同中央到徒有虚名的转变

  • 吕布和曹营六将两次对阵,表面上都是逃走,其中暗藏什么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破吕布》中,吕布曾和曹营六将两次对阵,虽然表面上都是逃走,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暗藏什么玄机?吕布第一次和曹营六将对阵曹操带领大军从徐州战场返回,经过艰苦作战,杀死吕布手下大将薛兰、李封,收复兖州,于是进军濮阳。在濮阳城外,曹操和吕布两军对战,曹操便先后派出

  • 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孙策攻打许都,为何不回军以防万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北方第一强者袁绍并不喜欢曹操。公元199年,他集结10万精锐要灭掉曹操。曹操立即北上迎敌。袁绍和曹操在北方交战,拖住了曹操的大部分兵力。这时候如果南方有人趁机同时对曹操下手,曹操就会被夹在中间吃亏,十分危险。南方有势力的诸侯,一个是刘表,一个是孙策。刘表胸无大志,不敢得罪曹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