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渊趁八王之乱在中原建立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并恢复匈奴旧制

刘渊趁八王之乱在中原建立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并恢复匈奴旧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2/13 12:48:59

刘渊与刘禅没关系,只是自己说自己是汉室末裔。

刘渊,字元海,生年不详,卒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豹死后,刘渊代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刘渊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晋书·刘元海载记》载:“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又载,刘渊出生前就有祥瑞出现。魏嘉平年间,刘豹之妻呼延氏去龙门求子,忽然有一条大鱼,顶有两角,跃鳞炫髻进了龙门祭所,久之方才离去。后来,呼延氏作梦,见有鱼变人,十三个月后,遂生元海。元海之名,由此而来。刘渊自托冒顿之后,又编了一套类似刘邦斩蛇的这样一个谶语故事,为日后起事制造舆论依据。

刘渊少年时代,酷爱读书,以当时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大名士崔游为师,遍习《诗经》、《周易》、《尚书》等儒学经典。又博览《史记》、《汉书》和诸子学说。常对人们说:“一物之不知者,周君子之所耻也。”因此,汉化程度很高,颇受当时太原名流王昶王浑等的器重。稍长兼修孔学,射艺精熟,膂力过人。又生得体貌伟岸,姿仪不凡,深得时人崇重。

魏咸熙年间,刘渊以侍子(即人质)身份留居洛阳。西晋泰始初,鲜卑树几能在凉州起兵反晋。上党李熹建议署刘渊为大将军,发五部匈奴,西征凉州。大臣孔恂说:“元海若能平凉州、斩树几能,恐凉州方有难耳,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遂未成行。齐王司马攸见刘渊才智出众,劝晋武帝司马炎说:“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刘渊赖王浑等帮助,才幸免于难。

刘渊

刘渊作了五部帅后,推诚接士,轻财好施,幽、冀名流,纷纷不远千里,前来拜附。晋惠帝继位后,由杨骏辅政,杨骏署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八王之乱爆发后,成都王司马颖执政镇邺,又署刘渊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其时由于中原战乱,并州境内的汉族居民大都流徙江南,在并州胡汉势力的分布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匈奴刘氏贵族见有机可乘,开始策划“兴邦复业”,起兵反晋。刘渊的从祖父刘宣对其族人说:“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也,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斡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不久,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安北将军王浚联合进攻司马颖。司马颖想以匈奴为外援,遂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事。刘渊托称要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于是返回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刘渊回到离石后,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二旬之间,拥众五万。西晋永兴元年(304年)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为神主以祭之,立妻呼廷氏为王后。署置百官,以从祖父刘宣为丞相,经师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建立汉国。

并州刺史司马腾闻讯,忙率兵前往镇压,部将聂玄与刘渊战于大陵(今山西文水县),聂玄大败,司马腾大为恐惧,遂率并州三万余户下山东。刘渊乘胜进军,接连攻下法氏(今山西高平县)、屯留(今山西长子县)、中都(今山西太原市)等地。

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腾再次出兵讨伐刘渊、部将司马瑜、周良等驻军汾阳,刘渊派武牙将军刘钦等前往阻击,前后四战四捷,刘钦大胜而还。这年离石发生大饥荒,刘渊派太尉刘宏、护军马景等驻守离石,自率大军开赴上党壶关(今山西壶关县)。

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为太傅,进表原并州刺史司马腾为东燕王,以刘琨为并州刺史。刘琨到并州后,由于饥荒与战争,此地百姓难以自存,吏民万余人由李恽等率领,随司马腾流亡冀州,组成“乞活军”。留居并州的汉族居民不足二万。刘琨只好到上党组织军队,得三百余人,受到刘渊部将刘景的攻击,在上党无法立足,遂转战至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其时,侍中刘殷、王育等向刘渊进言说:“

殿下自起兵以来,渐已一周,而颛守偏方,王威未震。诚能命将四出,决机一掷,枭刘琨,定河东,建帝号,鼓行而南,克长安而都之,以关中之众席卷洛阳,如指掌耳。此高皇帝之所以创鸿基,克殄强楚者也。”刘渊听了大喜,“元海悦曰:‘此孤心也。’”遂发兵攻克了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据有河东全境。这时,中原起义的汲桑、王弥、石勒及鲜卑陆逐延等都纷纷归降刘渊,迅速在并州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晋的巨大浪潮。

刘渊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国号为汉。宗室刘氏以亲疏远近为等级,都封郡县王,异姓以谋谟战动相次封为郡县公、侯。以刘宣为丞相,刘宏为太尉,刘和为大司马,刘欢乐为大司徒,呼延翼为大司空,呼延攸为宗正。

这年冬天,刘渊派刘聪、刘曜、刘景率五万精骑进攻洛阳,西晋东海王司马越派参军孙询、将军丘光率兵拒阻,汉军败还。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刘渊病重,以陈王刘欢乐为太宰,长乐王刘详为太傅,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不久病卒,历位六年。

刘渊是汉化的匈奴贵族后裔,他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匈奴汉国政权。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但从少数民族对汉人的长期统治过程中,为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融合准备了条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为缓解刘备在汉中的压力发动襄樊之战,当时其手上至少三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襄樊之战的发动背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进位汉中王后,镇守在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樊城,由此拉开了襄樊之战的序幕。那么关羽为什么选择在刘备刚刚拿下汉中的时候发兵北伐呢?这就得说说刘备当时在汉中的情形了。汉中大战,刘备一举击败曹操,随后刘封孟达顺利拿下上庸三郡,时刘备势力大增不错,但为

  • 刘秀晚年收留的一个势力,在270年后灭了一个王朝,造成华夏剧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秀的两个谜团,刘秀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刘秀被废的原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秀在位32年,几乎没犯过什么错误,但他晚年作出的一项决策,却深刻影响了250年后的天下大势。 自呼韩邪单于归降和王昭君出塞后,汉匈两国关系非常融洽。本来这种良好关系可以长期保持下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莽掌权后,中原和匈奴关系来了180度大转弯。 王莽先是强令匈奴单于改汉名、单

  • 《三国志》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按正史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魏简介,三国志最强谋士排行榜,曹魏良将后裔结局

    一、威震华夏——关羽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人,为世虎臣,万人之敌,有国士之风。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勇冠诸将;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官至前将军,假节铖,惜刚而自矜,大意失荆州,杀身殉国,谥号壮缪。二、气盖万夫——张飞张飞字翼德,河北保定涿州人。雄壮威猛,当阳据水断桥,气盖万夫。入川分定郡

  • 他被誉为千古奇人,与孔子旗鼓相当,但作品却遭世代皇帝禁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会恍然大悟,鬼谷子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孙膑,庞涓,苏秦以及商鞅等人,都曾经是他的弟子。[var1]《史记·苏秦列传》有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以及明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赵国有兴转衰?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历史简介,赵国起,泗水柘沟赵国图片

    赵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之一,属于赢姓,驾车夫造父用他的驾车技术,协助周王室,使周穆王脱离了危险,获得周王信任,赠与造父封地。赵简子在晋国成为了协助王室的正卿,燕赵魏齐分晋国,赵烈候正式建立赵国,赵国灭亡前,赵武灵王是对赵国贡献最大的一代君王。[var1]造父因在周王室内乱中制服了判臣徐偃王,获

  • 刘备称帝时,文臣和武将之首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刘备称帝后,麾下的文臣和武将基本上都是支持的,毕竟刘备从汉中王变成皇帝后,也可以给他们赐予更高的官职。那么,问题来了,蜀汉建立之初,官职最高的武将、文臣分别是谁?武将:马超一方面,就武将来说,在刘备称帝前,关羽已经被东吴将士斩杀,如果关羽没有被杀的话,那么,刘备建立蜀汉时,关羽会毫无悬念地成为武将

  • 魏王魏豹:西楚十八诸侯之一,在楚汉之间左右摇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王魏豹简介,魏豹的老婆个人资料,魏豹城

    魏豹是秦末西楚时的群雄之一,自立为魏王,又被项羽封为西魏王。魏豹的妻子就是以后刘邦的妃子,汉文帝的母亲薄姬。那么魏豹与薄姬是如何被汉军俘获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宗室 魏豹出身魏国宗室,为魏王假的亲弟或堂弟,在秦灭魏后随哥哥魏咎迁往外地居住。秦末民变时魏豹随魏咎反秦,支持其成为魏王。可魏咎称

  • 历史向河南人致敬:春秋战事多指向郑国,几乎逃无可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好象有点不合情理吧?不过,从历史来看,好象,又合乎情理:河南人民经受的考验,是最为严酷的!且看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地图:[var1]春秋地图郑国,几乎处在地图正中心位置,任何一国想称霸,必取郑国,逃都逃不掉的选择!这个地理位置,决定了郑国在华夏民族斗争史上的悲苦地位,要么被晋国扇一巴掌,要么被楚国暴

  • 李斯临终前为何对儿子发出想要打猎的感叹?权力是害人的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被判腰斩。临死前,他对儿子说:“多想和你再次牵着黄狗出东门打猎,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罢老泪纵横。紧接着,行刑官一声令下,一代名臣断为两截。 早年,李斯还只是楚国一个管理粮仓的芝麻小吏。一日,他如厕时,发现茅房里的老鼠瘦小不堪却是人人喊打,而粮仓里的老鼠却皮毛顺亮,又肥

  • 刘邦要分封六国,张良为何阻止?历史学家:张良有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画像如果给中国最有名的谋士排个榜,张良不一定在榜首,但要给中国最成功的谋士排个榜,小编认为张良一定名列前茅。毕竟自周朝以来有切实记录的三千年,能功成名就的军师屈指可数,能在功成名就后获得善终的军师更是寥寥无几,你看诸葛亮和刘伯温在智力上也是和张良一样都非同寻凡,可惜命就没有他那么好了。说起张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