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可以说除了她上头的那几位,那下面的人无一不得行礼退避。
一旦被皇帝所看重,地位得以升高,而且皇帝对其母族有诸多的容忍度,更是会提携她的母族。
所以自古以来,在封建社会中,朝中大臣无一不愿进献家中貌美的女子,只为得到皇上的垂怜,以便更好地振兴家族。
朱元璋可谓算得上人尽皆知了,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谁知道当上皇帝以后,他想要给自己的大舅哥一名官职。
谁曾想,他的大舅哥哭着喊着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苦难中成长,最后成就大业
1328年10月21日,未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中,因其排家中第四,在族中兄弟排名第八,故名朱重八。
后来当地发生了旱灾,而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短短半月内,朱元璋的父母先后去世,家中仅剩他和其二哥。
因家贫,故只能以破衣包裹尸体,将亲人埋葬于邻居的土地之上,之后为了生存和其兄弟分开。
在无路可走之下,他便前往皇觉寺剃度为僧,尽管他每日不停的干活,打扫上香,每日按时上钟敲鼓,干着全寺中最累的活,依旧被人指责。
谁能料想在当地突发天灾土地颗粒无收,寺中生活难过,故朱元璋便离开寺庙,开始四处流浪的生活。
他流浪了三年,在这三年内,走遍了大江南北,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经验,懂得了人情世故, 当时四处农民起义,邪教白莲教更是势力庞大 。
就这样,红巾军出现了,朱元璋参军了。
朱元璋骁勇善战,很快得到了上级赏识,慢慢的他威名壮大。
之后,更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以下,他成为了首领 。
他也一步一步地统一了江南,在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在他的努力之下,不仅解决了当时国内的不稳定因素,还开创了“洪武之治”。
后来朱元璋为了儿孙斩杀了所有朝中的有功之臣,而此事也被后世所批判。
大舅哥喝酒下误事,触及皇帝逆鳞
有一次,朱元璋恰巧得了一瓶上等葡萄酒,此乃依附国的贡品,朱元璋深知郭德成非常爱喝酒,对他而言,酒便相当于命根子。
正逢月色美好,朱元璋请郭德成与他一同在皇宫花园共饮此酒。
郭德成得知此事那是非常高兴,他和朱元璋一起,一边不停的喝着酒,一边感怀着故事。
谁曾想,郭德成可能是喝上头了,整个人都迷迷糊糊, 他高喊着此酒甚好,此酒甚好,根本忘却一国之君就在其身边,更是忘记了身份尊卑。
看着郭德成此番样子,朱元璋并没计较,只是笑看着他。
酒喝完了,而郭德成早已醉得不行了。他摇摇晃晃着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喊着感谢皇上所赐的美酒。
而他此时整个人衣不蔽体,披头散发,朱元璋更是大笑: “你呀,完完全全的就是个酒鬼。”
谁曾想到,郭德成忘却了尊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面前的是谁,他直接喊道: “这头发真麻烦,早晚要剪掉的,我要出家当和尚。”
原本好心情的朱元璋的脸色当时就变了,早年他便因贫困就出家了 。
而且,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是非常不美好的,和尚更是成为了不可言说的秘密。
哪怕郭德成清醒一点,他也深知朱元璋也对他心怀芥蒂,非常生气。
朱元璋看着这样的郭德成,无法确定他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心之举,虽然非常不高兴,但还是放他归家。
郭德成回到家中以后酒就醒了,他回想起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他才意识到自己所犯之罪是多么的大, 而这一想更是令他坐卧不能,忐忑不已。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便私下见了郭德成,面色严肃直言道: “这天下皆因你们所做的付出,却不曾给予你一官半职,那现在你想要什么官职呢?”
郭德成一听此言便哆哆嗦嗦直接跪下,不停的磕头并回到: “我就是那草包,胸无大志,只要能够活着,每天能够喝点酒就可以了。”
对此,朱元璋也未曾多言,摆一摆手,便放他离开了。
回到家中以后,郭德成依旧是忐忑万分,担心之下经过日思夜想他决定一件事, 他剃了光头,自此以后,每日就家中念珠诵经。
失去的不一定是坏事
其实郭德成此人并非没有功绩或者是没有一个厉害的身份,在最早之时,郭德成便投奔了朱元璋,他极其善战攻城略地,无一不冲于前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他的两个哥哥也被封侯,他的妹妹更是被朱元璋封为宁妃。
这一层层的身份之下,他本该在朱元璋建国以后,便有非常高的职位,但是朱元璋不知是何想法,他一直不曾提及。
而郭德成喝酒误事以后,在皇帝面前更是留下了一份不太美好的印象。
在历史中记载的朱元璋对宁妃提及过他的郭德成,他说:“始以汝兄戏言,今实为之,真风汉也 。 ”
此言就证明了朱元璋认为郭德成此人没有志向。
而后来朱元璋为了他的孙子大肆的杀害功臣,不过郭德成却逃过一劫。
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张保命符,明智之举。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不曾在朝堂上担任重要的官职,也不曾对权势那样的追逐,而这也进一步的降低了朱元璋对他的戒心,也让朱元璋认为,他起不了什么风浪。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哪怕你没有这一份心,一旦皇帝对你起了疑心,对你心怀芥蒂,哪怕是再小的一件事,他都会第一时间铲除异己。 朱元璋晚年时所做的种种事情,无一不证明了朱元璋此人心狠程度,郭德成多半更是十分庆幸逃过一劫,得以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