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与单雄信恩怨情仇

李世民与单雄信恩怨情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2/4 17:20:46

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马上得天下”,话说回来,其实唐朝真正的开拓者,应该是李世民。

李世民与众将

这个我们从现代的一些历史剧中便可看出一二。从平定瓦岗寨到各路军阀,无不展现出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华。

我们经常说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也不假。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加之在宇文化及的鼓动下,弑君杀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极度不满,但摄于杨广的残暴,敢怒而不敢言。这就是隋朝的现状,这也是隋朝为什么只传了一代便很快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疑心生暗鬼,召李渊进京

杨广此人生性残暴,除此之外,他还生性多疑。特别是对于李渊这样的地方实力派,更是极为不放心。加之有宇文化及在添油加醋,使得杨广对于李渊更加的不放心。再加上李渊手中握有重兵,这也是让杨广极为忌惮的地方。

因此,在宇文化及的极力建议下,便有了召李渊进京议事的计谋。

进京路程中

作为地方实力派人物,对于这位新继位的皇帝的目的,李渊自然是了解的。李渊心里清楚,杨广召自己进京,名为议事,实则另有玄机。就连李渊的谋士也都劝说李渊称病婉拒为好。以免招致杀身之祸,殊不知,李渊生性倔强,倘若真要婉拒的话,恐怕更会招致皇帝怀疑。

二、谨言慎行,低调行事

李渊的固执是出了名的,在做了各项安排之后,随即程赴京。本身这一趟进京,就透着众多诡异之处。因此,李渊深知此次进京的凶险可想而知,一路上,对于皇帝可能问及的一些事情,他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毕竟这位新皇帝喜怒无常,在未继位之前便有显现。为了皇位,自己的父亲与兄长,都能下得去手。更何况是自己呢?

进京的李渊

其实说句心里话,李渊的内心也是极为纠结的。这个我们从部分影视剧中便可看出一二,特别是在进京后,与杨广的对话中,便可听出一些玄机。

杨广为李渊安排了豪华的庭院,作为一代枭雄,李渊并没有住杨广为自己安排的庭院,而是住进了官方驿站。

三、离京路上,险象环生

自打进京后,李渊也深深的感觉到,处处透着诡异。特别是宇文化及,这个昔日的老对手,今日皇帝眼前的大红人。对自己,更是恨之入骨。这一点,李渊还是心知肚明的。进京后,礼节性的进宫觐见这位新皇帝。说是议事,却是只口不提朝政,反倒是不咸不淡的问了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李渊拉弓

可能李渊也意识到,如此下去恐怕真的会有性命之忧。因此,李渊才痛下决心,此地不宜久留,连夜离京。直到后来,杨广得知李渊已经连夜离京,更是大发雷霆。随即派人去追杀,好在有人相助,李渊菜脱离险境。

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渊马不停蹄的赶路,本想着出了京城地界便安全了,毕竟杨广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

于是惊魂未定的李渊本想着就此休息一下再赶路。不曾想,此时有急促的马蹄声想起,这时,李渊的神经再一次紧绷了起来。

他忙安排妻儿赶紧上车,自己则是留下阻挡对方。此时的李渊,最大的心愿便是妻儿能平安回到太原即可。这个时候,李渊搭弓备箭,随时准备射杀对方。马蹄声越来越近,李渊的神经也紧张到了极致。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嗖的一声,来人应声落马。

大庄主被李渊射杀

五、祸根由此而生

恐怕就连李渊也不清楚,自己这一箭,射杀的是二贤庄大庄主,也就是单雄信的大哥。而非追杀自己之人,李渊哪里顾得着想这些。听到来人应声落马后,李渊即刻上马去追赶妻儿。看到妻儿无事,李渊心中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此时的二贤庄内,却是一片哀嚎。因为李渊的误杀,二贤庄从此与李渊结下了梁子。作为兄弟,长兄如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尽管李世民事后对此也通过中间人表达了歉意,但是就单雄信来说,这种事情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六、求贤若渴,并不意味着冰释前嫌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与其手下一大批谋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像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出谋划策,更是无人能及。特别是随着李世民势力的日益壮大,手下更是高手云集。这让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极为忌惮,瓦岗寨,窦建德以及一些地方势力,听到秦王李世民,更是闻风丧胆。

隋朝灭亡,各地军阀也随之被逐步剿灭。大唐随之建立,这个时候,帝位之争再次上演,特别是以太子李建成为首的太子派,对于秦王李世民极为不放心。这个时候,瓦岗寨已经归顺大唐。瓦岗寨大部分将领也到了李世民麾下,如程咬金裴元庆等人。

多变的单雄信

七、旧仇难忘

唯一比较尴尬的就算是单雄信了,因为大哥的无辜被害,单雄信始终无法忘记。即便是李世民表达了歉意,单雄信内心深处的疮疤也愈发愈合。这一点,作为一代枭雄的李世民自然心知肚明。对于单雄信本人,其实,就李世民而言,并没有多大兴趣。作为一代帝王,识人之术还是有的。

单从单雄信的经历便可看出一些端倪。起初,单雄信与翟让是好友,所以在隋末那个乱世中,他便与徐世勣一起上了瓦岗寨归附了翟让。然而好景不常,李密通过不正当手段杀掉了翟让,并成为了新的瓦岗之主,此时,单雄信又跟随了李密,并成为了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当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单雄信又归降了王世充,而徐世勣则归顺了李世民。

后来,李世民击败了王世充,单雄信成为了俘虏。徐世勣来到李世民面前替昔日的兄弟求情,希望李世民能够收留并放过单雄信一命,但是,李世民并没有赦免单雄信,而是下令将其斩杀。

沉思中的李世民

总结语

李世民之所以要斩杀单雄信,一方面来说,两家有不可调和的恩怨。在一个,就是作为一代枭雄,李世民不可能为自己埋下祸根。像单雄信这种人,政治上摇摆不定,一旦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有所行动。这个在之后的玄武门之变中就证明了一切。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李世民斩杀单雄信,乃是明智之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中国近代第一高僧,慈禧也曾跪拜他,死前留下一字警醒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虚云大师,一个用自己一生修行佛法的人,一个为了众生祈福的人,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被人们称为近代史第一高僧,自出生以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据说,萧古岩也就是虚云大师,他出生时竟然是一个肉,父母看到受到了十分大的惊吓,恰巧被路过的高僧遇到,等到高僧将肉打开后才看到萧古岩,萧古岩才得以诞生,然而更令人奇

  •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彻底解决东突问题?凭什么被尊为“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东突厥入侵,刚刚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妥协,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可汗相当于皇帝)签订“便桥之盟”,这对李世民而言绝对是耻辱,是不平等条约!就是这个颉利可汗,三天两次找大唐麻烦:曾逼得唐高祖李渊差点迁都;曾使大唐内部震动,李元吉不仅要抽走李世民的部队,还要抽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尉迟恭和秦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是否属于封建制王朝?分析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优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独断专行的家族社会,整个国家属于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超越社会法律制约,社会是由这个家族“封闭建设”的。称为封建社会。让我们纵览一下从秦到清整个社会脉络。首先,它是一个集权社会,但不是家天下,而是郡县制。皇帝只能集权不能专断,起码法律上不能专断。因为:第一“民为

  • 李世民晚年不再圣明,早年却极善谦虚纳谏,他后期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曾经对李世民说过: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做得很好,但是却无法坚持下去,大多都是虎头蛇尾。尽管李世民非常优秀,但是到了后期也确实做过很多昏庸的事情,让他整个帝王人生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毫无缺点。第1件事情是他不再能够虚心纳谏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最有特点的一个优

  • 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朝晚期,水战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战,水战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什么要打水战

    在三国时,''楼船''战术的出现,并且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这是水战一大进步的表现。南北朝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战争的使用需求,在先前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车轮船。从宋朝开始,经济的强盛使得水军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楼船''仍然是主要的水面战船;到了南宋时期,战船开始装备炮(不过那时的炮很粗

  • 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唐玄宗为什么不挽留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被唐玄宗赏识,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200字,李白拒绝唐玄宗的诗句

    看这情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白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里皇帝身边的又一个大红人啊!可偏偏这个时候,李白想辞职了,而唐玄宗又爽快地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我们知道李白非常想进京,实质上就是想从政,从政干嘛?去实现他的“济苍生,安黎民”的理想呀。但等到经过千辛万苦,好不

  • 人大校长和开国大将曾追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历史比戏剧更抓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屹立于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纪念反清起义的地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起义中有两个人仅以身免,否则就可能是“黄花岗七十四烈士”了,这两位“预备烈士”,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看到这个题目,估计不少朋友会以为老萨感染了——要不是中了,这人怎么会说胡话呢?黄花岗起义,是1

  • 李世民“以弓喻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理性、克制和谨慎的帝王,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感受到这一点。他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跟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探求规律,寻找共通之处,不断自我提醒,在为政方面,始终保持一个小心翼翼的状态。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细节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能够登基,全靠他的两面性。胤禛在做皇子的时候,能够“掩短显长”:显现长处时,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勉敬业。而把他的短处残忍苛刻、猜忌多疑、虚伪急躁掩盖起来,特别是把自己贪图天位的想法隐藏起来。九子夺嫡中,很多皇子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胤禛却成为最后胜利者,不得不说,他的两面性格是取得皇位的重要秘诀,

  • 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了吗

    李世民李世民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在唐朝都城长安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Z变,秦王李世民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血腥的争变结束后,唐高宗李渊封李世民为太子,最终将皇位禅位给了他。唐太宗李世民究竟为何要发动争变,又为何将自己的亲兄弟赶尽杀绝呢?其实,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