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乾隆爷身边最得意的总管,却也是历史上最不同的太监

他是乾隆爷身边最得意的总管,却也是历史上最不同的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1/22 0:17:10

赫赫有名的内务府总管大太监,皇上身边儿的红人玉是今河北省大城县大里北村的村民。其他众多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能让儿子吃上一口饭,参将孩子送到宫里自断命根当差的太监可不一样,李玉之所以成为太监,完全是一个意外!

李玉两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上街乞讨,有次母亲因为实在讨不到吃的,就将两岁的儿子放在了城门口,本来想等讨到吃的以后再将去找儿子,结果没想到这时候李玉的身边跑过来一条恶犬,恶犬闻到了李玉身上的粪便味道,上来就冲着李玉的裆部狠狠的咬了一口,李玉至此断了命根。

因为痛苦之极的李玉在城门口哇哇大哭起来,这时候赶巧康熙皇帝正带着孝恭仁皇后经过,听到听了李玉的哭声,就差人过去看看,看到满裤子血迹斑斑没了命根的李玉,下人赶紧前去汇报,皇后娘娘见状便将李玉报过来瞧瞧,看到李玉哭的嗓子都哑了,便心生可怜将李玉带回了宫中抚养。

转眼李玉长到了十五六的年纪,皇后娘娘见李玉长的眉清目秀,再加上没有命根,便将李玉调在了自己的身边做起大太监,亲自照顾娘娘的起居。李玉性格温和而且对皇后娘娘十分有感激之情,他将皇后娘娘照顾的十分周到,深得了皇后的喜爱。由于在皇后的面前得宠,李玉自然也是宫中的红人儿,而且他对人温和谦逊,自然也是有着好人脉,在宫里过的十分顺畅,没过多久也就提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

在宫里混的还不错的李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亲生父母,经过托人多次寻找,他终于在自己的老家河北省北村找到了他们。李玉的亲生父母一家仍然和他走的时候一样家徒四壁贫穷不已,李玉见状十分于心不忍,赶紧把自己多年的积蓄给了家里人,让他们改善生活,李玉的家庭有了好转,加上村里的人也听说了李玉在宫里的事,虽然李玉是太监,但是他却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儿,所以不少公爵大臣在打听到李玉的家之后纷纷前来拜访,恳求李玉能在皇上身边为自己美言几句,一来二去,李玉家也就变得门庭若市,而且生活质量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玉虽然小时候因为意外成了太监,但是皇宫却改变了他的一生!若不是因为有此,也许李玉还在大街上乞讨,性命都没有保障,更别说后来的荣华富贵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与单雄信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马上得天下”,话说回来,其实唐朝真正的开拓者,应该是李世民。李世民与众将这个我们从现代的一些历史剧中便可看出一二。从平定瓦岗寨到各路军阀,无不展现出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华。我们经常说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也不假。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加之在宇文化及的鼓动下,弑君杀父。引起

  • 他是中国近代第一高僧,慈禧也曾跪拜他,死前留下一字警醒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虚云大师,一个用自己一生修行佛法的人,一个为了众生祈福的人,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被人们称为近代史第一高僧,自出生以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据说,萧古岩也就是虚云大师,他出生时竟然是一个肉,父母看到受到了十分大的惊吓,恰巧被路过的高僧遇到,等到高僧将肉打开后才看到萧古岩,萧古岩才得以诞生,然而更令人奇

  •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彻底解决东突问题?凭什么被尊为“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东突厥入侵,刚刚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妥协,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可汗相当于皇帝)签订“便桥之盟”,这对李世民而言绝对是耻辱,是不平等条约!就是这个颉利可汗,三天两次找大唐麻烦:曾逼得唐高祖李渊差点迁都;曾使大唐内部震动,李元吉不仅要抽走李世民的部队,还要抽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尉迟恭和秦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是否属于封建制王朝?分析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优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独断专行的家族社会,整个国家属于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超越社会法律制约,社会是由这个家族“封闭建设”的。称为封建社会。让我们纵览一下从秦到清整个社会脉络。首先,它是一个集权社会,但不是家天下,而是郡县制。皇帝只能集权不能专断,起码法律上不能专断。因为:第一“民为

  • 李世民晚年不再圣明,早年却极善谦虚纳谏,他后期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曾经对李世民说过: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做得很好,但是却无法坚持下去,大多都是虎头蛇尾。尽管李世民非常优秀,但是到了后期也确实做过很多昏庸的事情,让他整个帝王人生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毫无缺点。第1件事情是他不再能够虚心纳谏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最有特点的一个优

  • 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朝晚期,水战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战,水战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什么要打水战

    在三国时,''楼船''战术的出现,并且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这是水战一大进步的表现。南北朝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战争的使用需求,在先前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车轮船。从宋朝开始,经济的强盛使得水军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楼船''仍然是主要的水面战船;到了南宋时期,战船开始装备炮(不过那时的炮很粗

  • 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唐玄宗为什么不挽留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被唐玄宗赏识,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200字,李白拒绝唐玄宗的诗句

    看这情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白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里皇帝身边的又一个大红人啊!可偏偏这个时候,李白想辞职了,而唐玄宗又爽快地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我们知道李白非常想进京,实质上就是想从政,从政干嘛?去实现他的“济苍生,安黎民”的理想呀。但等到经过千辛万苦,好不

  • 人大校长和开国大将曾追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历史比戏剧更抓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屹立于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纪念反清起义的地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起义中有两个人仅以身免,否则就可能是“黄花岗七十四烈士”了,这两位“预备烈士”,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看到这个题目,估计不少朋友会以为老萨感染了——要不是中了,这人怎么会说胡话呢?黄花岗起义,是1

  • 李世民“以弓喻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理性、克制和谨慎的帝王,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感受到这一点。他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跟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探求规律,寻找共通之处,不断自我提醒,在为政方面,始终保持一个小心翼翼的状态。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

  •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细节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能够登基,全靠他的两面性。胤禛在做皇子的时候,能够“掩短显长”:显现长处时,诚孝皇父、友爱兄弟、勤勉敬业。而把他的短处残忍苛刻、猜忌多疑、虚伪急躁掩盖起来,特别是把自己贪图天位的想法隐藏起来。九子夺嫡中,很多皇子的能力都比他强,但胤禛却成为最后胜利者,不得不说,他的两面性格是取得皇位的重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