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应该叫吕政,是吕不韦的孩子,乱套了!嬴政的身份疑云

秦始皇应该叫吕政,是吕不韦的孩子,乱套了!嬴政的身份疑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2/5 2:02:27

上一讲谈到吕不韦发现公子异人奇货可居,于是在他身上下了重注,使他从一名毫无存在感的普通公子一跃成为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合法继承人。秦昭襄王垂垂老矣,眼看着安国君就要继任为秦王,再下一任的秦王就非异人莫属了。

[var1]

对于公子异人来说,幸福来得实在太陡,大概有点飘了,竟然开口索要吕不韦心爱的美女。《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吕不韦娶了邯郸城里的一名绝色美女,在有了同居关系之后,知道她已经怀上了自己的骨肉。异人某一天和吕不韦一道喝酒,看到了这名美女,动心了,请吕不韦一定要把她送给自己。吕不韦装模作样地生了生气,也就真把美女献给异人了。一年之后,美女生下一子,取名为政,异人便把这位美女立为夫人。

这段记载应该是从《史记·吕不韦列传》改编来的,在《史记》版本里,细节有点微妙的不同。首先,美女不仅相貌好,还有很高的舞蹈水平。拿今天的眼光来看,能歌善舞当然是加分项,但在当时,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位美女并不是什么良家妇女,而是娱乐从业者。这样的女人,买来做妾并不妨事,但立为夫人,这绝不是体面人会做的事。

第二个关键细节是:当异人讨要这名美女的时候,在《史记》版本里,吕不韦并不是假装生气,而是真的生了气,但随即想到自己已经把全副身家都押在了异人身上,现在如果跟他翻脸,等于前功尽弃。那就忍忍好了,追加投资,狠一狠心,把心爱的美女献给了异人。

至于怀有身孕这件事,吕不韦知道,美女本人知道,异人并不知道。《史记》版本里,美女改嫁之后小心隐瞒了身孕,等到“大期”,这才生下了一个儿子。“大期”是《史记》原话,到底什么意思,很难说得清,主流解释是“12个月”,司马光就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意味着,美女本该早产,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还晚产了。这么一来,异人对孩子的血统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司马光为什么要修改《史记》里的这些细节呢,是折衷了其他史料吗?

[var1]

并不是的,因为这段秘事在当时的全部史料里仅仅见于《史记》,别无旁证。司马光之所以有修改的必要,是因为《史记》的自相矛盾实在太明显了:才说了美女善舞,下一段就说邯郸之战,异人独自跑路了,赵国人要杀他的老婆孩子,但因为异人的夫人出身于赵国豪族,所以躲过一劫。

异人的夫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似乎后一种说法更加合乎情理。

至于司马光为什么把吕不韦的真生气改成了假生气,最大的可能是,自从汉朝以来,人们太恨秦始皇,口诛笔伐不绝,而美女生的那个取名为“政”的孩子,正是后来的秦始皇。如果说秦始皇不是根正苗红的嬴秦血脉,而是商人和舞女苟合生出来的野种,这当然很解恨。而如果把整件事说成是吕不韦处心积虑的布局,就更显得龌龊和恶心了。

在山东六国的贵族后裔看来,所谓秦王扫六合,只是鬼扯而已,秦国才是“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亡国的,秦王的列祖列宗早就得不到后人的祭祀了。就这样,吕不韦的一切安排环环相扣,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吕氏取代嬴氏,让自己的骨肉成王成帝。

这种意见日渐成为主流,我们可以参考汉朝的一个例子:张匡上书诬陷丞相王商,抓住王商把女儿献进后宫这件事,上纲上线拿吕不韦来作比附,说当初吕不韦意图霸占秦国,把有身孕的女人献给了公子异人,如今王商生性恶毒,对朝廷心怀不满,献女儿进后宫是怎么回事,一定有什么常人无法想象的奸谋。

[var1]

事情就这么越说越真,说到宋朝,不难被司马光接受下来。

今天我们提到秦始皇,都知道他叫嬴政,这是当代历史书给我们塑造的印象,但如果我们看看古书,提到秦始皇姓名的时候经常有不说“嬴政”而说“吕政”的。

当然,后人难免怀疑,如此隐秘的事情,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司马迁又是从哪里获取了消息,把它写进《史记》里的?按说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吕不韦和嬴政的生母两个人,而这两个人如果不至于酒后失言的话,都没道理讲出这等招灾惹祸的秘密。如果说旁人有所怀疑,但嬴政明明是晚产而生的,连一丁点可疑的萌芽都不存在。

明朝学者王世贞做过一点稍微靠谱的猜测,说要么吕不韦故意把秘密泄露给嬴政,让嬴政知道自己才是亲爹,从此自己可以永葆荣华富贵,要么是吕不韦被嬴政逼死之后,吕不韦的门客编出这个故事来给嬴政泼脏水,而这个故事特别对六国遗老遗少的胃口,所以才会广为传播。

时至现代,学者们对嬴政是吕不韦的亲骨肉这件事的可信度,越来越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了。郭沫若就是否定派的代表,理由有3点:一是孤证不立,二是《史记》的记载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三是这件事和春申君的经历如出一辙,情节太像小说。

[var1]

今天我们怀着最审慎的态度来看,说嬴政是吕不韦的骨肉,可信度虽然不高,但也没法完全排除,不过最重要的是,从汉朝以来,人们长久地愿意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让我们回到《资治通鉴》,邯郸之战爆发,赵国人恨透了秦国人,想把异人杀了。异人和吕不韦花重金行贿,总算从邯郸城里逃了出去,正好返回秦国。就在拜见华阳夫人的当天,异人花了一番心思,换上了楚国服饰。

华阳夫人原本是楚国女子,看到一身楚服的异人,心都化了,要把他当成亲儿子看待,还为他改了名字,叫作子楚。从此我们就要改口,称异人为子楚了。

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件事:子楚的老婆孩子,也就是那名邯郸美女和未来的秦始皇,还留在邯郸城里,在赵国人的怒火当中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呢。

转过年来,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资治通鉴》记载,秦国一名叫摎(jiū)的将军大举东侵,伐韩夺取了阳城、负黍,斩首4万,伐赵夺取了20多个县邑,斩首9万。一向毫无存在感的周赧王忽然有所表现,害怕了,背叛了秦国,和山东诸侯结成合纵联盟。

联军出伊阙伐秦,阻断秦国从本土到阳城的通道,结果掺将军攻打西周国,周赧王不禁打,亲自到秦国谢罪,把36座城邑和3万人口全部进献秦国。秦国接受了这份大礼,放周赧王回去了。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周赧王终于驾崩了,《资治通鉴·周纪五》到此结束。

这件事过于蹊跷,周赧王的出镜也过于突然,杨宽先生认为司马光误信了《帝王世纪》的记载,真相需要回溯到《史记》,搞事情的不是周赧王,而是西周君。

[var1]

《帝王世纪》是魏晋年间民间学者皇甫谧的作品,但早在东汉,王充就已经在《论衡》里有过这个说法了,也不知道王充到底是误把西周君记成了周赧王还是另有史料依据。

无论如何,周赧王确实在这一年驾崩了。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古人的主流看法是:作为末代周天子,周赧王的“赧”并不是正经的谥号,而是一个不太好的称号,表示羞惭、可耻的意思。但即便是一个羞惭、可耻的天子,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随着周赧王的离世,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天下无主的新阶段,七雄纷争越发白热化了。

在未来的35年间,秦国就会狂飙突进,横扫六合,《资治通鉴》也将要结束《周纪》,开《秦纪》的新纪元了。

我们下一讲再见。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更多文章

  • 史海钩沉|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文|丁辉中国是一个伦理化的国度,政治上的雄图亦常常迂回地以道德为号召、为凝聚。所以,中国古代几乎历朝历代皆宣称“以孝治天下”;所以,刘邦进了咸阳之后,“财货无所取,妇女无所近”,摇身一变,俨然成了正人君子,范增一下子就看出“此其志不在小”,奈何项羽不懂这个道理。反之,道德上的污名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

  • 王守仁雕塑-史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 管仲为什么被称作见利忘义,贪生怕死,没有本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的祖先后来迁徙到了安徽颍上,后来又迁徙到了齐国。管仲的父亲担任齐国的大夫,但是家道中衰,到管仲这一代已经是生活贫困。[var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因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

  • 《满江红》里的秦桧在真实历史中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大坏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我是嘿大拿,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映以及雷佳音老师在电影中的精彩演绎,秦桧这一历史人物又一次回到了我们大众的视线中。忠魂岳飞,精忠报国,在电影中是善的,秦桧,阴险狡诈,亦正亦邪,在电影中是恶的。我们先抛开这对已羁绊数百年的历史对立面不谈,从单方面聊一聊秦桧这个人在宋史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秦桧,字

  • 他们在大宋无名,却闷声干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前两年有一部热门谍战剧叫《伪装者》,估计您多多少少也听说过。 不过间谍战,在咱们中国的历史那叫一个相当悠久,差不多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在一场复仇加复国的双重大戏中,一位后人称之为女艾的女性间谍潜入地方大本营,源源不断地把情报传回老家,成功帮助老板少康坐上王位。这位女艾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

  • 秦始皇东巡祭祀,为什么要跑到齐国祭拜八神?齐国:真看得起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讲谈到,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登临泰山,举行了神话谱系中不知第几次,但真实历史中开天辟地第一次的封禅大典。这虽然是东巡祭祀之旅的一个高潮,却远远不是旅途的终点。秦始皇还要继续向东,到海边巡游,依次祭拜名山大川,祭拜“八神”。第一次看到大海,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来说应该是一种相当震撼

  • 历史上带头造反的人,为何都以失败告终?朱元璋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从少数民族手里夺取全国统治权的中原皇帝。但是,元末群雄中,朱元璋是最晚起义的,属于后来者居上,之前有韩山童、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正因如此,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了明朝的长治久安,除了励精图治外,屡次下诏教化百姓。朱元璋说宁可饿死也不要造反,因为造反的成功率极低,带头造反的人

  • 秦国明明是夏天,却冻得冻死了人,这关联着嬴政亲政和嫪毐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讲我们进入始皇帝六年(前241年),由春申君黄歇牵头的新一轮的合纵伐秦在这一年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燕国和齐国果然置身事外。这是战国时代的最后一次合纵,参与者和作战经过都不明朗。《资治通鉴》采录《史记·春申君列传》的说法,合纵5国分别是楚、赵、魏、韩、卫,楚考烈王为纵长,也就是联军名义上的领袖,春

  • 秦国法律中最值得借鉴的一条法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法律对后世影响多大,古代法律有哪些值得借鉴,秦国

    其中有一条法令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就是在官员选拔上规定:“举人而所举者不善,举与被举同罪。”就是说你推荐的人如果犯了罪,你也就要连坐承担相应的罪行!秦相范睢虽然位高权重,深得秦昭襄王信任倚重,为秦国崛起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由于其推荐的两位恩人郑安平、王稽先后战败投降敌国,范睢也不得不被连坐罢相。正是

  • 那个被嘉庆帝追封为皇贵妃的女人,才是乾隆后宫中备受宠爱的汉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后宫晋升制度非常严格,特别是康熙皇帝,他非常注重后宫女子的出身,严格按照她们的出身等级晋封,尤其是对汉家女子的晋封等级更是严格。康熙的顺懿密妃王氏,曾为康熙生了三个皇子,按理说应该母以子贵封妃,但康熙对她的晋封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的,只是在康熙五十七年晋封王氏为嫔。雍正继位后,才尊封她为密妃。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