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宦官赵高为何要杀秦二世当皇帝?他最后如愿了吗?-读西汉(17)

宦官赵高为何要杀秦二世当皇帝?他最后如愿了吗?-读西汉(17)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1/26 9:50:02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赵高

我们知道,秦朝正式灭亡前,宦官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就已经死了。但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都是怎么死的?谁杀害了他们?

先揭晓答案:赵高谋害了胡亥,而秦王子婴杀死了赵高。

时间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两人在同一个月相继死亡。

秦二世

赵高一直把秦二世胡亥当木偶玩具和权力之源,他为什么要杀胡亥、自毁权力源头呢?

因为刘邦和项羽两路大军,都快杀到咸阳了。

刘邦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秦将章邯正式投降项羽,秦朝失去最后的保护神,项羽开始朝咸阳东大门函谷关疾速东进。

同月,刘邦拿下南阳,向咸阳东南大门武关进发。

秦二世知道这些情况后,开始派人责备赵高,赵高开始害怕。

赵高知道,函谷关或武关一旦失守,咸阳随时可能沦陷。这些年我干的坏事太多了,就算秦二世不杀我,项羽和刘邦进咸阳后也一定不会放过我。

到时我该怎么脱罪?为了避免身死族灭的悲剧,要不要提前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呢?

先下手为强,干掉秦二世,然后把一切罪过全部推到他身上。

秦二世画像

赵高偷偷与担任咸阳市市长的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密谋:“皇上这小子不听劝,惹出大祸,如今要把责任推到我们赵家身上。我的意思是,先发制人,废掉胡亥,立子婴为帝。”

阎乐和赵成点头同意。赵高担心女婿阎乐有二心,还劫持他母亲当人质,逼他坚定造反。

阎乐无奈,只得借口抓小偷,在咸阳发动宫廷政变,与赵成里应外合,把胡亥抓到手。

秦二世

胡亥受死,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既可笑又可怜。

阎乐历数他的罪状,暗示他自杀:“你骄横放纵,滥杀无辜,天下所有人都背叛了你,你说你怎么办吧?”

胡亥哀求:“我能见见丞相(赵高)吗?”

阎乐铁着脸道:“不行。”

阎乐

胡亥再商量:“那我退位,做一个郡王得了。”

阎乐仍不答应。

胡亥咬牙,再做重大让步:“那这样,我做个万户侯,这总行了吧?”

阎乐还是不答应。

胡亥终于相信赵高真的要杀他,快哭了:“那我带着老婆孩子做普通百姓,这总行了吧?”

阎乐这才道:“我是奉丞相之命,代表天下人来杀你,你说再多废话也没用。”

临死前的秦二世

胡亥见一点讨价还价的空间也没有,甚感绝望、懊悔,万念俱灰,只得挥剑自裁,离开这个他一度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享年24岁。

满打满算,他只当了不到三年皇帝。临死前,他才发现,皇帝是这个世界上风险最高的职业,一点不好玩。

赵高得知阎乐杀死秦二世,匆匆赶到现场,摘下胡亥身上的玉玺,戴在自己身上,然后走向殿去,准备登基当皇帝。

文武百官见赵高彻底疯了,个个低头不从。

就在这时,宫殿突然剧震,接连三次坍塌,赵高以为老天发怒、始皇显灵,加上群臣反对,只好放弃皇帝梦,召来秦宗室子弟子婴,传位于他。

这个时候,不管谁继位,都将被架在火上烤,但子婴没有推辞,坦然接受。

子婴

“子婴”这个名字,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他还是个孩童。其实子婴岁数不小,儿子基本成年。

他答应继位,是因为他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杀死赵高,为被他毁掉的秦帝国报仇。

子婴极有谋略,仅登位五天,就想好了诛赵之计。

他与两个儿子商量:“赵高杀死二世皇帝,害怕群臣诛戮他,才假装申张大义,让我继位。我听说赵高早已跟刘邦约定灭秦,共分关中称王。

赵高画像

“今天他要叫拜祭祖庙,一定是想在祖庙里把我杀了。我若称病不去,丞相必然亲自来探望。他要来了,就干掉他。”

不出子婴所料,赵高果然派好几波人去请他,均被拒绝。

赵高于是亲自登门,子婴趁机将其刺杀,并灭其三族。

松鼠父子读西汉:秦朝有几个皇帝?

小松鼠问:“秦二世真可怜,赵高为什么要杀死他?”

松鼠爸爸答:“多年来,赵高一直把胡亥当孩子、当宠物、当玩具,前提是确信他听话、可控、有利可图,一旦这几个前提消失,一旦他发现胡亥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赵高就将毫不留情地将他置于死地。当然,赵高自己确实也想当皇帝。”

“秦朝末代皇帝到底是秦二世,还是子婴?秦朝到底有几个皇帝?”

“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秦朝有三个皇帝,管子婴叫‘秦三世’。但另一种说法认为,赵高扶子婴上位时,称号是‘秦王’,而非‘秦皇’。按此说法,秦二世才是秦朝末代皇帝。”

“‘秦王’和‘秦皇’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子婴只能称‘王’?”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在灭六国前,是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的‘秦王’,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他就升级为秦帝国(秦朝)的皇帝,变成‘秦皇’。”松鼠爸爸道,“赵高立子婴时认为,秦朝已丧失除原秦国大本营关中之外的几乎所有土地,‘秦帝国’已经崩溃,只能回到战国时的‘秦王国’以求自保。与当年秦始皇称呼升级相反,秦国君主这时只能由‘秦皇’降级,改称‘秦王’。”

“酱紫啊。”小松鼠若有所思。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杰出人物-神医扁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神医扁鹊,渤海郡人,原名秦越人,他在赵国才叫扁鹊,以后大家都称呼他扁鹊。扁鹊年轻时候做宾客的主管,遇到一位宾客——长桑君,他十分敬重长桑君,十年交往,两人有缘,长桑君认为扁鹊并非凡人,于是给他传授了很多医药知识,说完人就消失了,扁鹊修心钻研,传说隔着墙都能看见人,面对面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所以诊病如

  • 孙坚想要吃糖,却无意间成了东郭先生-三国很有趣(26)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资治通鉴》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比较主要的有三点:其一,关东诸军败了很多次,也就是说,不止汴水与河阳津;其二,孙坚真正讨伐董卓时,其他诸侯已经畏惧不前;其三,董卓骂孙坚为“小戆”……“小戆”这个词,在

  • 赵括:还怪我纸上谈兵?怎么就不怪用我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也是个天才少年,讲起兵法来天下没几个人说得过他,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但他身为官二代,没吃啥苦,也没打过什么仗,所以他父亲一直不看好他,认为赵括一旦带兵打仗,一定会坑害军队。[var1] 赵孝成王四年,上党被秦国攻打,太守冯亭守不住上党,就想把上党交给赵国,自己好免除祸端。赵孝成王没

  • 小时候希望诸葛亮取代扶不起的阿斗,长大后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接受托孤后的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目标,七出祁山北伐中原,无奈此次功亏一篑,除了北方曹魏太过强大外,蜀汉朝廷内部也经常出现拖北伐后腿的情况。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事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支持他的北伐事业,尊称诸葛亮为相父,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等待诸葛亮病亡之后,刘禅开始了总揽朝政,亲信宦官黄皓,朝政开

  • 广西传奇55:舜帝为什么要南巡?最后来到岭南的梧州?还引来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阿威执笔[var1]舜帝陵迷踪第十三集:舜帝为什么要南巡?前言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禅让制”。尧让于舜,舜让于禹。从禹之后就变成了“世袭制”。往大了理解,“禅让制”是“公天下”;“世袭制”是“家天下”。这个“家天下”也从大禹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伴随了我国几

  • 如果没有刘邦,项羽是否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为什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和项羽的关系,刘邦比项羽大几岁

    刘邦和项羽,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出身底层农民,流氓、混混、痞子一类的人物,最后却能统一天下,开创210年汉朝基业。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英勇神武,军事才能一流,战功赫赫。最后却在垓下之战,被韩信”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凄惨下场。刘邦和项羽最终的结局,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那我们不妨

  • 张仪:我有一个拙劣的计谋,愿意奉献给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仪个人简历,宋留根妻子张仪,张仪大婚秦王去闹新房

    张仪在秦惠王下为臣,提出并施展连横战略,为秦国出生入死,两度出任相国。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秦武王为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张仪之前与大臣们关系也不融洽。于是近臣诋毁张仪,对秦武王说:“张仪对先王不忠诚。”不忠是做臣子的大忌,大臣们为秦王赶走张仪找到最佳理由。“齐让又至”。话还没说完,齐国的使者来了。

  • 刘邦嫡系刘盈一脉被灭,这其中到底牵扯了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刘邦统一全国,汉帝国建立后,刘邦有两大威胁,两大烦恼。两大威胁分别是异姓诸侯王和功臣势力,让他烦恼的是自己快顶不住了,而太子刘盈太软弱了。随着项羽自刎乌江,汉帝国的矛盾由外到内,八个异性王虎视眈眈,随时有取刘而代的可能,所以刘邦将手中的剑指向了异姓诸侯王,齐王韩信、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

  • 彩!秦国崛起离不开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商鞅[var1]“公如青山,我为松柏”,商鞅与秦孝公的君臣情谊让人心生向往。作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秦国的强大几乎完全建立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实行军爵制、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法令逐批推行,君臣共同克服老贵族对变法的阻挠,为后世秦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二、张仪[var1]提到纵横

  • 刘恒与窦漪房:天上掉下一个大汉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代王刘恒窦漪房,美人心计窦漪房和刘恒吻戏,窦漪房和刘恒的历史简介

    窦漪房年幼时,父亲以捕鱼为生,用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她和他的两个兄弟。他们一大家子的最大快乐莫过于看见父亲拎着几条大鱼回来,日子虽苦,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不幸的是父亲在捕鱼时溺水而死,而母亲又早逝,兄弟三人只能靠亲戚乡亲接济下勉强生活。后来窦漪房被吕后选进宫做侍女,因为窦漪房聪明能干,吕后决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