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盛世大唐为何会被击溃?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盛世大唐为何会被击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38 更新时间:2024/1/30 7:46:38

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得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兵,剑指中原,安史之乱爆发了。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朝从此衰落,如果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这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无论是从经济,政治甚至是人民的心理,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姿态和地位都有明显的改变,那么这场浩劫是如何爆发的呢?

安史之乱进攻路线

公元618年,李渊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了唐朝。之后的几代皇帝巩固统治,使得唐军剑指四方鲸吞蚕食,让周围的小国都是俯首称臣。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唐朝国力达到了顶峰,天宝13年,全国的户口统计结果为5288万人。加上军队奴婢等人,史学家估计全国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仅长安人口就有200万人,而同时期全世界人口才刚过2亿人口,唐朝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700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中国历史上这个人均粮食占有量,直到改革开放的1982年才赶上封建地质的大部分时间不及这个的一半,国家非常富裕,唐朝的疆域也非常大,长安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有波斯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罗马人等等到此学习,从商做官。

盛唐幻夜

李隆基是唐代的第七代皇帝,在执政之初年轻的皇帝意气风发,勤于政务。亲自参与改进科举制度以及兵役制度,一度亲自批阅县级官员的考卷,保证地方官员的素质以及军队的战斗力,对农业也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同时唐玄宗在全国提倡节俭,反对奢靡,在皇帝以及全程历经图治之后,终于迎来了唐王朝,也就是封建王朝最鼎盛的开元之治,诗歌词赋,舞蹈、雕塑、壁画等等高端艺术也被普通人津津乐道,反复玩味。李隆基在自己执政中期,面对如此繁荣文艺的长安城,对权利逐渐失去了兴趣,政务也不再细心打理了,尤其他见到自己儿子的妻子杨玉环之后,就开始彻底的放飞自我,不理朝政,以女人为中心的生活逐渐奢侈,全城百姓也纷纷效仿,开元之初节俭之风荡然无存,不过国库还算充裕,国家尚可维持。

唐朝第七代皇帝李隆基

是什么原因导致长安百姓一夜被杀光,中华文明险些中断?节度使意为节制调度,是唐朝为了维持对外用兵或者是镇守边关而设置的官职起初只是掌管边境的军事事务。可到了开元末期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土地兼并现象逐渐严重了,也就是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将百姓的土地占为私有,尤其是灾年以粮换地,使得很多人口丧失土地,成为了流民。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中央为了解决流民问题,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雇佣流民大量从军,成为了职业军人,可是军队的开销也随之增加了,中央供给不足。于是开始让军队自己在边境屯田工作。这一事物的具体管控权利当然就落到了节度使身上,逐渐的节度使掌管了所辖军区的军事,行政,民政,财政以及生产和税收这样一来,随着节度使的权力增大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士兵,就容易出现“唯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现象。

唐玄宗李隆基因为个人问题,荒废朝政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也导致了中央贪腐严重,一代贤相张九龄李林甫代替,虽然李林甫才华出众,起初为皇帝解决了部分财政问题,可是巩固其权利,阻塞迫害贤良的手段却无所不用其极。科举制度逐渐形同虚设,任人为新的风气在朝堂以及地方成为了普遍现象,最致命的后果就是中央军队的腐化,缺乏管理,缺乏训练,中央的实力逐渐削弱,而地方节度使却在日益的壮大。安禄山本来是一个打了败仗,被押回中央准备问罪的胡人兵马使,可是他通过贿赂官员洗脱罪责,同时因表演胡旋舞得到了唐玄宗的注意,很快就平步青云了。

安禄山

之后在李林浦的推荐下,安禄山成为了东北三镇的节度使。这三镇的节度使足足有15万人,力量已经盖过了中央。而皇帝,贵妃还在与安禄山嬉戏共舞,没有丝毫忌惮,李林浦病死之后,原本市井地痞出身的杨国忠,因为是杨玉环的族兄,所以成为了新的宰相,他升任宰相之前,是李林甫的正题,安禄山作为李林浦的党羽与杨国忠交恶,而杨国忠霍乱朝纲使的中央更加的腐朽,对南方的雇佣兵两次使军队走入了瘴气之地。军事失败导致唐军折损数万也让南方的少数民族与唐交恶了,安禄山在看到自己的权利甚至个人安危遭遇威胁,同时也认识到中央的实力不济之时,终于下决心发动兵变,史上死人最多的不是世界大战,而是安史之乱,李白杜甫都卷入其中。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忧国之威奉命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了,由于安禄山势力庞大,占领河北之后兵峰直指东都洛阳,同年12月22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确实是率兵造反了,但是很快就被击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禄山就攻入洛阳杀首将和御史忠臣并自立称帝国号为大燕。安溪节度使封常青撤出洛阳之后在潼关再次集结,边关兵力部分被调回,并在潼关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潼关易守难攻,等待其他边关节度使。调回大军本是正确的战略,可是朝廷的腐朽让庸才,文官视武将立功为洪水猛兽,加之高仙芝等人也非汉将,胡将安禄山的反判使玄宗对外产生忌惮。

这也就成了,宦官诬陷武将的有力借口,随后封常清、高仙芝以勾结叛军避战不出的罪名被处斩了,新将领已经是年迈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不过他依然是正确判断了战争形势,上任之后立刻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部守。安禄山大军几度强攻均被挫败,而此时朔方节度是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同为叛将的史思明一度连连得手进展十分顺利,此时哥舒翰认为只需要继续坚守叛军劳师远征急于速胜在占领区不得民心,且在后方失利的情况下便会自溃,可是大唐的失败恰恰也是来自于后方。宰相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在某几血战安禄山派出老弱病残在唐军阵前袭扰,让皇帝以及杨国忠认为,叛军已经大势已去。

毕竟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于是逼迫哥舒翰出兵,哥舒翰无奈含泪出击,安禄山佯装退败诱敌深入,在灵宝山的山道上设埋伏,二十万军覆灭主将哥舒翰也被下属绑赴敌营,这次出击失败也让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战功功亏一溃。此时的长安城门已经是门户洞开,安禄山的精锐铁骑,开始全速进攻,李隆基和杨国忠在得知消息后惊愕不已。冷静之后向长安城放言要御驾亲征,不过在陈玄礼的禁军集结完毕之后。公园756年6月12日黎明时分,玄宗皇帝逃出长安,向蜀地而去。四天后安禄山占领长安,将能够找到的皇室成员尽数屠杀。

安史之乱,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曾经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关中地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量的饥荒和逃亡,让这一地区的人口锐减。由于年代久远,根据粗略记载损失人口约为3000万,也就是说整个中华大地损失了1/3的人口,曾经商周秦汉建立起来的中华中心地位荡然无存,唐代以后再也没有朝代在长安建都,非我族类,必有异心的思想开始影响后世,这也就是让之前开放包容的中华大地变得保守,内敛。这一思想在经过后世一千多年的强化之后,中华大地逐渐由世界中心变成了与世界脱轨的状态,封闭自我,减少交流,同时由于地理的原因,认为自己生活在的地区就是天下,即使有后来的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其目的也是彰显中原国力之强盛,中华之威仪,欧洲展开的大航海呀有着本质的区别。

更多文章

  • 南宋帝王丧失生育能力,皇位风水轮流转又转给赵匡胤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只剩赵构一人,后来在赵构逃亡的过程中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赵旉,3岁早夭。此时太宗一系,在南宋可以说是断绝了,赵构过继了太祖一脉的两个孩子,从宗法上皇位依然在太宗一系,但是实际上已经转回太祖。实际上赵构还是想要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是没有生出来。从赵构领养赵昚开始,其被养在宫中将尽20年,却

  • 安史之乱结束后 唐玄宗还想大干500年为何会甘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仓皇逃跑,马嵬驿一出兵变,杨贵妃被迫自缢,一代“圣君”威严扫地。在爱情与江山之中,唐玄宗选择了后者,这也说明他是不可能放弃皇位的。面对满目疮痍的江山,年老迟暮的皇帝,心里只想着向蜀地逃跑。临行前,当地百姓拦路请求皇帝留下来,带领大家讨伐叛军。然而,皇帝早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

  • 北宋李师师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男人为其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香港版李师师高清,宋朝李师师,宋徽宗和李师师最肉麻的一首词

    关于她的故事,散见于各种史籍、笔记、话本、小说中,如《三朝北盟会编》、《东京梦华录》、《贵耳集》、《墨庄漫录》、《浩然斋雅谈》、《宣和遗事》、《李师师外传》中均曾提及。但这些记载并不详尽,而且往往传闻异辞,甚至互相抵牾。宋以后的小说、戏曲虽不乏以李师师为题材者,但多是根据这些记载敷衍铺张而成,李师师

  • 涂秀虹:现存第一部岳飞题材长篇小说的编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与精忠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清白堂刊本《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在说岳题材演变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从《精忠录》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发展,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和兴趣。 明代嘉靖三十一年,熊大木为《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作序,题“序《武穆王演义》”,曰:“《武穆王精忠录》,原有小说,未及于全文。今得浙之刊本,著述王之事实,甚得其悉

  • 尘世嚣嚣,治乱兴衰,耙耳朵皇帝-司马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武帝司马炎,历代帝王图司马炎介绍,历史上少有的昏君司马炎

    曹叡虽然当上了皇帝,可那个龙椅却是摇摇晃晃。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司马懿家族的手里,又一个曹操式的枭雄要出现了。当时的情况是,曹与马共天下。曹操、曹丕这些牛人死掉后,曹还能驾驭住马吗?曹操晚年,时常梦见三马同槽而食。就是三匹马在一个槽子里吃草,“三马同槽”啥意思呢?曹操是等不到谜底揭晓了,但我们能够等到。

  • 为什么日本在南宋时期才进入封建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日本就是这么一个迷人的国家,她的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着大洋彼岸的基因,默默讲述着日本自古以来的对外交流史。诚然,如同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所言“孤立的日本列岛,它的进步当然是十分缓慢的。”,日本的发展与学习外国密不可分,从日本历史上两次大型变革可以看出,一次是大化改新,还有一次是明治维新,一次师从隋唐,

  • 安史之乱的爆发,为什么会影响着未来数百年的东亚政治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从安禄山起兵反叛,到攻陷唐帝国首都长安。安禄山叛军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就将貌似强大的唐帝国撕扯得粉碎。一生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李隆基,没想到在晚年竟被其最为信任的边将所反叛,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安史之乱不过,这位玩弄无数能人的李隆基,为何会如此错信安禄山,而安禄山又为何能够以区区三镇之地

  • 此人是梁山一大猛将,宋江对他十分赏识,可是死法却让人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梁山这个人才济济的殿堂里面,能够得到宋江的重视的猛将多了去。也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武松,林冲等人。但其实宋江最器重的人并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他就是关胜。关胜原本是当官的,后来因为机遇,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加入了围剿梁山的兵团中。想当年这关胜,就好像是关羽的复制版本一样,不仅把优良的武功基因给复制过

  • 山东出土《羊岳墓志》所涉及安史之乱时期河南道东部地区史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羊岳墓志拓片这块墓志出土于山东曲阜。墓主羊岳,字太岳,祖籍太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出身于军将世家。羊岳在安史之乱初期投身尚衡所领的义军,随尚衡转战于河南道中东部广大地区。尚衡节制青密登莱诸州,羊岳一度官至莱州刺史。尚衡入朝,羊岳转隶田神功麾下。大历八年吐蕃入寇泾州、邠州,汴宋节度发兵救援,羊岳也在

  • 明朝末年的降清诸将后来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降清的将领,吴三桂降清,郑芝龙降清带走多少兵马

    (乾隆上台之后,大力宣言明末的抗清志士。并且还编纂《贰臣传》,记录了所有大明降清的将领,以此羞辱降清的明朝叛徒,以此鼓励本朝臣民忠君爱国)清朝,满人最所以能以区区十几万人就席卷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满洲以汉制汉的战略方针。无论是在关外还是在关内,清帝国都大量吸收明朝降将充当开路先锋,这样即可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