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热天古人如何避暑?唐朝女子发明的神器,吓得皇帝连下禁令

大热天古人如何避暑?唐朝女子发明的神器,吓得皇帝连下禁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4/2/5 1:49:43

古代没有空调冷气,但夏天该热还是热,烈日炎炎似火烧,一点都不考虑古代科技水平不发达。为了驱赶炎热,古人想过很多办法,有钱人就直接建避暑别墅了,把房子建在松涛竹风的名山之上,夏天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但这种避暑方式公贵族才享受得到。次一点的,便找块有湖泊江河的空地,建一栋清凉的房屋,再利用风车将水引至房顶屋檐。因为水蒸发会吸热,加上水泽之畔凉风习习,这样就有一个天然的空调房。

另外就是利用冰块降温了。其实古代很早就有冰箱了,古人冬天的时候挖地窖储存冰块,到了夏天便可将冰块取出降温,甚至还可以喝上冰镇冷饮。

《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汴京就有很多卖冷饮的,据说西方的冰淇淋,就是来中国的外国使节,根据我们的冷饮冰酪做出来的,不过因为冰块保存不易,挖地窖储存更是耗资惊人,同样不是能够日常消费的。

最简单方便的避暑方法,还是得从衣服下手,毕竟古代穿得多嘛,先秦时期夏天都是穿透气的葛布,后来有轻薄的纱衣。唐朝还有一种叫裲[liǎng]裆的衣服,和现在的背心有点像,这种衣服还是比较厚,而且女孩子穿着不怎么好看。

于是唐朝的女子为了凉快,又发明了一种神器,也就是所谓的“低胸装”。这东西在如今很常见,但在古代算是创举了,那唐代的低胸装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种衣服在唐朝的仕女图可以看到,大概类型于现在的晚礼服,上衣为低领至胸脯襦,露出半片雪白,并且臂膀和背部,同样是裸露的,不过外面会罩上一层轻纱,看上去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

所以唐代有词句: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意思胸前像是冬雪未融化,下身则是用丝带系扎的长裙,为了体现自己腿长,唐代女子往往会把长裙提到腋下。因为那时裙子最流行红色,所以这种裙子又被称为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袒胸装在现代不算什么,但对于动辄穿三层衣服的古人来说,这种衣服十分凉快,而且非常能够呈现女子的体态美,因此唐朝非常流行这种服装,杨玉环也经常这样穿。

当时安禄山拍唐玄宗马屁,并拜杨玉环为义母,杨玉环曾给儿子安禄山洗澡,安禄山面对这样的绝世美人,可能把持不住忘记伪装,伸手在杨玉环的胸前抓了一把,结果抓出了一道爪痕,事后他还跟手下人炫耀说:,滑腻如塞上酥。

杨玉环却不知道该怎么交代了,于是裁了一段锦布,将其遮挡在胸前,并跟唐玄宗解释这是“诃[hē]子”,后来诃子演变成了抹胸、肚兜,唐朝女子虽然发明了袒胸装,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穿,也并非所有场合都能穿。

唐代风气的确是开放,可再开放也是封建社会,她们发明的袒胸装虽凉快,但普通百姓是不能穿的。多是官宦人家的女眷,才会穿这种讲究的衣服,而且是在比较正式的宴会上穿,另外则是风月场所的女子,她们这样的打扮,更容易吸引欢场上的顾客。还有就是皇宫的宫女,同样是穿这种袒胸装。

白居易有诗:脸似芙蓉胸似玉,说的就是宫女穿袒胸装的样子。到了宋朝,也有将抹胸外穿的,却都会搭上褙[bèi]子、罗裙,不会像唐朝那般露出肩背臂膀,这样的穿搭跟唐代是比不了的,可在古代已经算是包容开放的。

等到宋朝以后,明清理学严明,女人的名节比性命还重要,即便这种袒胸装凉快好看,也没有人敢穿,那个时候若是被看了背部,简直跟失身了没啥区别,所以唐代的袒胸装,基本上算是被禁止了,那么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为何就唐朝那么开放呢?

首先是唐朝的政治经济繁荣昌盛,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女人们才有心思研究服装,其次是唐朝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和平友好,其文化思想相互影响,各民族的服装特点也互相吸收。

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可谓是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与唐朝来往交流的国家,最多有七十多个,各种外来服饰也集中在长安,所以长安也是服装文化的中心,最后加上统治者主张兼容并包,由此形成了自由开放的唐朝,数千年封建史唯一的盛唐气象,这种环境之下,女子改装一件袒胸装,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本文由老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是在跟西夏王妃睡觉时被咬去世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出生在大草原上,年少时期命运坎坷,青年开始征战,用兵如神,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跟无敌勇猛,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对外发动战争,统领亚欧大陆,蒙古铁骑远达中亚、东欧黑海海滨,威名让欧洲人闻之胆寒。1225年秋,历经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蒙古大草原

  • 武家祖先进宗庙:武则天的野心暴露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光宅元年(684)二月初七,朝廷下诏:立雍州牧、豫王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立李旦的长子、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 这道诏书,确定了李旦是皇帝候选人,可如果要正式生效,还需要拿出专用的皇帝册封诏书。册封诏书的缺失,让某些大臣深感不安。 镇守长安的刘仁轨发来奏折:“我们老了,不适合再镇守长安,希望朝廷

  • 两个发小找朱元璋来讨官,为什么一个被处死,另一个却升官发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朝朱元璋,自从他当上皇帝之后,少不了儿时好友、家乡父老来找他,朱元璋通常都会顾及旧情义,给来访者钱财或适合其工作的岗位,很少让其空手而归的。朱元璋的两个发小也先后来找过他谋官职,然而一个被处以死刑,一个却升官发财,为何同时朱元璋发小,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下场?先找朱元璋的发

  • 唐代功臣号品阶独立趋向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功臣,便是指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做出贡献之人;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着诸多功臣,而这些功臣之中,尤其以开国功臣的地位最高,因为他们这批功臣是创造一个王朝的从无到有!但是“功臣”只是一个笼统的词语,并不是皇帝的封赐,古代皇帝对功臣的封赐是爵位或官职,但是历史在发展,所以在唐朝中后期之后,开始对功

  • 电影《满江红》“五大硬伤”,岳飞之死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大多有历史癖,岳飞精(尽)忠报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今年春节我跟很多人一样,奔着张艺谋及沈腾、张译、岳云鹏等一帮当红明星的名头走进了电影院。但看完《满江红》令人大跌眼镜,我认为主要有“五大硬伤”:一是英雄的历史不应被戏说。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早经深入人心,请沈腾、岳云鹏等一帮笑星来演绎历史不够严

  • 宋朝为什么军事战斗力这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俊杰说青史2023-01-26 11:41山东已关注游牧民族胜多败少的必然性来源于三方面物质因素:地理环境的战略优势,粗糙的社会结构,训练有素的骑兵。首先,游牧生活在军事上有利。畜牧业的生产生活居无定所,在物资生产上不受战乱影响、不局限于具体地理方位。而农耕社会则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需长期定居精耕

  • 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夺嫡之争(一)-司马昭心软留下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除掉司马攸,司马昭真的是被司马炎毒死的吗,司马昭和司马炎谁更厉害

    夺嫡之争,是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出现消除不了的皇家子弟之间的政治斗争。翻开二十四史,随便找一个朝代,大一统时期的也好,分裂时期的也好,只要这个皇帝有二个以上的儿子,包括养子,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发生夺嫡之争。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就是这个皇帝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如清咸丰皇帝死时就只有载淳这一个儿子,没人和他争,

  • 宋高宗下达一道诏令解除“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羁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崇宁二年(1103),也就是宋徽宗与蔡京立起元祐党禁碑的那一年,已经三十六、七岁的姚氏在今天河南安阳汤阴生下第五个儿子岳飞,不过因黄河决口姚氏抱着尚未满月的岳飞在巨瓮中漂流的故事也是子虚乌有。据说岳飞的家中本来也有瘠田数百亩,有过比较殷实的生活,但不知天灾人祸,岳飞年龄稍大便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外谋生。

  • 给岳飞平反,整整用了65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菜根谭视界2023-01-27 20:30河南已关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南宋朝廷颁布了一道语义异常含糊的诏令:“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此时,距离岳飞张宪冤狱遇害,已整整二十年。这也是南宋官方在岳飞案后首次做出带有平反迹象的举措。01但这又远不是什

  • 唐德宗李适半生清醒半生醉的糊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适是代宗的长子,在代宗的时候被封为雍王,出任天下兵马元帅,在破史朝义和收复洛阳的时候都有建树。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适即位。当时的唐朝已经呈衰弱趋势,安史之乱已经让唐王朝元气大伤,虽然代宗任用了刘延改革,但是因为代宗的死没有进行到底。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危机,加重了藩镇的自由状态。很多地方已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