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家祖先进宗庙:武则天的野心暴露了?

武家祖先进宗庙:武则天的野心暴露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57 更新时间:2024/2/5 1:53:43

光宅元年(684)二月初七,朝廷下诏:立雍州牧、豫王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立李旦的长子、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

这道诏书,确定了李旦是皇帝候选人,可如果要正式生效,还需要拿出专用的皇帝册封诏书。册封诏书的缺失,让某些大臣深感不安。

镇守长安的刘仁轨发来奏折:“我们老了,不适合再镇守长安,希望朝廷能允许我们归家养老!也希望太后以西汉的吕后之事为鉴啊!”

武则天呵呵一笑,写了一封亲笔信,让武承嗣送去长安。

您老是国之柱石,就请放心吧!

光宅元年(684)二月十二日,武则天来到洛阳宫武成殿,按照约定好的礼仪,李旦率领文武百官给武则天上尊号。光宅元年(684)二月十五日,礼部尚书武承嗣拿着正式的册封诏书给李旦行礼,这才正式确认了李旦的皇帝身份。

不过,李旦的宿舍不是正殿,而是不知名的偏殿。

李旦明白了,自己只是傀儡皇帝,老妈才是王者之身啊。

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想做皇帝了?野心暴露了?

还是不好说。群臣拉李显下马,是因为烂泥扶不上墙;李旦呢,虽然比李显强点儿,可没有做过太子,没有参与过朝政,年仅22岁,阅历也不够。说白了,李唐的未来,根本不能指望李旦,他的价值就是做傀儡皇帝。

光宅元年(684)闰五月,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武承嗣被提拔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有趣的是,仅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武承嗣就被罢免为礼部尚书。如果所料不错,应该是武承嗣的能力一塌糊涂,做了宰相之后又和同事们关系紧张,武则天这才把他撸下来。

光宅元年(684)九月,朝廷接连宣布了几道政令:

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

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左、右相,六部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为鸾台,中书省为凤阁,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设右肃政台。

武承嗣才学一般,可揣摩人心的功夫炉火纯青。武则天政令下达没多久,武承嗣就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奏事:请求追封武则天的先祖为王,并建立供奉武氏七代先祖的宗庙。

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是人们为逝去先祖的灵魂建造的居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被视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唐朝以前,只有天子和贵族才有资格供奉自己的祖宗。按照规矩,天子可以供奉七代祖宗(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进宗庙,诸侯可以供奉五庙,公卿可以供奉三庙,一般的官员可以供奉一庙,普通的百姓没资格供奉宗庙。

武承嗣的意思很简单:武氏和李氏都是天子家族。

裴炎虽然依附了武则天,但是对这种逾越规矩的行为确实难以接受,因此不无威胁地说道:“太后是天下人的母亲,应当表明最大的公心,不可偏私于自己的亲属。您难道看不见吕氏的失败吗?”

武则天凌厉地反击道:“吕后为什么失败,那是将权力交给吕家的大活人,我现在尊奉死去的祖先,有何失败可言?”

裴炎维护李唐正统,可骨子里不是那种刚烈的人,武则天稍微反击了一下,裴炎就开始服软了:“哦,那太后应该防微杜渐,不要让事情变得不可控制啊!”

说白了,不管武则天做吕后,还是做皇帝,都是不小的挑战。武则天就是想试探一下朝臣们的反应,并没有打算直接问鼎帝位,既然裴炎反对,那说明抵制的势力肯定不小。武则天不介意做个让步,以此显示自己的虚怀纳谏。

光宅元年(684)九月二十一日,朝廷下诏,追封武则天的五世祖武克己为鲁靖公,高祖武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武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父武华为太尉、太原安成王,父亲武士彟为太师、魏定王。

在武则天看来,封武家的五代祖先是自己做了让步。

在朝臣们看来,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可胆识和魄力远超过绝大部分的男人,由她执掌朝政,甚至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也未尝不可接受。

武则天上位,朝臣们没有多嘴,李家的王爷们也没有多嘴,可一群低级官僚却莫名其妙地揭竿而起,拉开了武家和李家之间血腥残酷的斗争史。

文/九皋寒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两个发小找朱元璋来讨官,为什么一个被处死,另一个却升官发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朝朱元璋,自从他当上皇帝之后,少不了儿时好友、家乡父老来找他,朱元璋通常都会顾及旧情义,给来访者钱财或适合其工作的岗位,很少让其空手而归的。朱元璋的两个发小也先后来找过他谋官职,然而一个被处以死刑,一个却升官发财,为何同时朱元璋发小,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下场?先找朱元璋的发

  • 唐代功臣号品阶独立趋向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功臣,便是指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做出贡献之人;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着诸多功臣,而这些功臣之中,尤其以开国功臣的地位最高,因为他们这批功臣是创造一个王朝的从无到有!但是“功臣”只是一个笼统的词语,并不是皇帝的封赐,古代皇帝对功臣的封赐是爵位或官职,但是历史在发展,所以在唐朝中后期之后,开始对功

  • 电影《满江红》“五大硬伤”,岳飞之死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大多有历史癖,岳飞精(尽)忠报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今年春节我跟很多人一样,奔着张艺谋及沈腾、张译、岳云鹏等一帮当红明星的名头走进了电影院。但看完《满江红》令人大跌眼镜,我认为主要有“五大硬伤”:一是英雄的历史不应被戏说。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早经深入人心,请沈腾、岳云鹏等一帮笑星来演绎历史不够严

  • 宋朝为什么军事战斗力这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俊杰说青史2023-01-26 11:41山东已关注游牧民族胜多败少的必然性来源于三方面物质因素:地理环境的战略优势,粗糙的社会结构,训练有素的骑兵。首先,游牧生活在军事上有利。畜牧业的生产生活居无定所,在物资生产上不受战乱影响、不局限于具体地理方位。而农耕社会则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需长期定居精耕

  • 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夺嫡之争(一)-司马昭心软留下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除掉司马攸,司马昭真的是被司马炎毒死的吗,司马昭和司马炎谁更厉害

    夺嫡之争,是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出现消除不了的皇家子弟之间的政治斗争。翻开二十四史,随便找一个朝代,大一统时期的也好,分裂时期的也好,只要这个皇帝有二个以上的儿子,包括养子,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发生夺嫡之争。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就是这个皇帝只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如清咸丰皇帝死时就只有载淳这一个儿子,没人和他争,

  • 宋高宗下达一道诏令解除“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羁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崇宁二年(1103),也就是宋徽宗与蔡京立起元祐党禁碑的那一年,已经三十六、七岁的姚氏在今天河南安阳汤阴生下第五个儿子岳飞,不过因黄河决口姚氏抱着尚未满月的岳飞在巨瓮中漂流的故事也是子虚乌有。据说岳飞的家中本来也有瘠田数百亩,有过比较殷实的生活,但不知天灾人祸,岳飞年龄稍大便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外谋生。

  • 给岳飞平反,整整用了65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菜根谭视界2023-01-27 20:30河南已关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南宋朝廷颁布了一道语义异常含糊的诏令:“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此时,距离岳飞张宪冤狱遇害,已整整二十年。这也是南宋官方在岳飞案后首次做出带有平反迹象的举措。01但这又远不是什

  • 唐德宗李适半生清醒半生醉的糊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适是代宗的长子,在代宗的时候被封为雍王,出任天下兵马元帅,在破史朝义和收复洛阳的时候都有建树。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适即位。当时的唐朝已经呈衰弱趋势,安史之乱已经让唐王朝元气大伤,虽然代宗任用了刘延改革,但是因为代宗的死没有进行到底。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危机,加重了藩镇的自由状态。很多地方已经处

  • 《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满江红》真是岳飞写的吗? 转载 原创 张宏杰公号 张宏杰讲历史 2023-01-27 10:12#满江红1个 一《满江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但是,近代以来,陆续有著名学者提出疑问,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所作。第一个提出疑问的是著名语言学家,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嘉锡(1884年——1955年)。

  • 四海之内皆兄弟:李世民的家天下,与唐初的民主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的治国之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当君臣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治理国家

    重人而轻物,这是李世民不同于杨广的关键一点,也是他成功的密钥。一、四海一家与突厥人签订了临时和平协议后,李世民得以在刚刚到手的皇位上,安心整顿内政。他没有因突厥人暂时的退却而放松警惕,因为突厥是由一众草原游牧部落组成的军事利益集团,既然唯利是图,必然见利而忘义,不会因盟约而放弃对中国的侵扰。所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