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我国秦朝以后最后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在隋文帝治下的隋朝国富民强,人口超过五千万,同时军队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连强大的突厥都向隋朝俯首称臣。可是这样的隋朝却倏忽而亡,也让人倍感意外,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解决,都是因为隋炀帝的玩火自焚。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全国之后,隋朝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发展得十分迅速,国力也是十分的强大,可以说后面唐朝的盛世完全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可是就是这样强大的一个王朝,却在杨广的手中走向了覆灭,整个过程迅速得让人难以置信,而这完全是因为杨广玩火自焚。
说到隋炀帝自毁长城的做法,很多人都觉得是他开凿大运河,但事实上真正让隋朝走向覆灭的其实是他发动的三场战争。
在隋文帝在位期间,他英明的统治也让隋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结束了战乱之后的国家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为南北朝时期多年的动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国内的人口也出现了骤减,在隋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全国的人口只剩下四百万。
而杨坚上位之后,也了解百姓的现状,于是他降低赋税,让百姓可以重新安家立业,在他的努力下,全国的人口最巅峰达到了5000万之多。
而在隋唐乱世之后,我国的人口再次出现了下降,而在整个盛唐之中,人口都没有恢复到这个水准,可见隋朝当时的繁荣。
而隋朝的强大同样体现在国家的军事力量上,隋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军中涌现出了韩擒虎、贺若弼等名将。
而在连年的征战中,隋军也被磨砺得愈发强大,因此当时的隋军可以说是攻无不克,隋朝统一后国内的很多叛乱也都被迅速平定。
而突厥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当时他们的实力也很强盛,不过就算如此他们还是抵挡不住隋军的兵锋。
在强大的隋军面前,一直十分桀骜的突厥人也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开始向隋朝俯首称臣。
不过就是这么强大的隋朝,却很快就被唐朝所取代,而隋文帝打下的基础却只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说到隋朝的灭亡就不得不说到隋炀帝杨广,也正是他的一系列举措导致国力衰微,民力疲敝,最终让王朝走向覆灭。
说到杨广作死的举动,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开凿大运河,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的主意。
当年杨坚在位的时候,就看到发展漕运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意义,因此也是他提出的开凿运河,而杨广只不过是急于求成,结果消耗了太多的民力。
而且开凿运河其实并不是导致隋朝衰亡的主要原因,真正让隋朝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其实是北方的小国——高句丽。
杨广在位的时候,曾经三次派军队攻打高句丽,但是三次远征都无功而返,而这也让隋军损失惨重。
而且每一次的远征都劳民伤财,结果百姓难堪重负,最后民怨四起,加上隋军远征之后战力下滑,这才出现了各路的反军。
所以说正是这三次战争耗尽了隋朝的气数,但事实上这三次战争本就没必要发生,所以不得不说这是杨广玩火自焚。
因为当时高句丽虽然对隋朝没有心服,但是毕竟相隔遥远,所以它对隋朝的统治并没有什么威胁。
加上高句丽本身物产并不丰饶,所以隋军就算攻打下来也没有什么好处,这几场仗根本就没必要打。
而且还有一点让人疑惑,那就是高句丽只是一个小国,为什么战无不胜的隋军却会三次败在它的手下呢?
其实隋军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因为在发兵之前,杨广就没有真的要打下高句丽,他要的就是打败仗。
这是因为当时隋朝军事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大部分的兵马都在豪族的控制之中,这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威胁。
所以隋炀帝其实就是想要通过远征高句丽来消耗这些豪族手上的兵马,最后再慢慢将国家的权力全部握在自己的手里。
其实他的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他操之过急,连续的征战不仅消耗了豪族的实力,同时也让百姓不堪重负,所以隋朝的灭亡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参考资料:《隋书》
注:文字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