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向高:万历皇帝只要不上朝,那么大明就是属于我老叶同志的时代

叶向高:万历皇帝只要不上朝,那么大明就是属于我老叶同志的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4/1/17 13:38:32

在万历时期,皇帝不理朝政,而叶向高却是积极与宦官擅权斗争、抑制苛捐杂税、整顿官僚机构,在他的治理之下,皇帝虽不上朝,政事却依然由他在处理,因此他自嘲:万历皇帝不上朝,那么大明就是属于我老叶同志的时代。

一、生逢乱世,知百姓之忧

叶向高降生于乱世之中,那时正值倭寇入侵福建,他的母亲为了躲避倭寇,而在路旁的厕所之中生下他,后随家人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万历十一年高中进士,授予翰林院庶吉一职,开始步入仕途。早年的艰苦流离生活,让他看到广大百姓的疾苦是国家政权不稳的根源,因此他提出以百姓为本的思想。

叶向高曾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时,明朝派遣矿监四处征收矿税,他认为此事必定会增加百姓的税负,于是他主张抑制征收矿税,并提出以东汉时期官舍西邸聚集钱财为鉴,却未得到批复。他仍不甘心,再次呈书陈述矿税弊病,并请求废除矿监。可见他一心为了百姓之利而坚持谏言。

叶向高在位时曾上书指明明朝政治的弊端,他认为政权的动荡不在于天灾人祸,而是官职的空缺、政言阻塞、党争不断、道德沦丧等,可谓一针见血,将明朝的处境分析如此明确。但神宗皇帝却没有采用他的改革措施,这也反映了明朝的腐朽与颓败之势不可改变。

二、身居高位,不忘初心

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沈一贯被贬,内阁只剩朱賡一人,次年叶向高与王锡爵、于慎行入内阁,但等到正式任命时,于慎行去世、王锡爵推诿不来,四年后首辅朱賡去世,次辅李延机长期闭门不出,叶向高于是为首辅。虽然叶向高的首辅一职得来很轻易,似乎凭借运气。但其实是叶向高却不得不挑起治国安民的重任。

这时,万历皇帝已在位近四十年了,疲倦政务,导致政事废弛,许多问题接踵而来。叶向高宿居首辅,恪守奉公,主持政事尽心尽责,具有很高的名气,神宗皇帝虽然内心很尊重他,表面对他给予优厚。但他向神宗皇帝改革明朝弊政之时,皇帝虽也是两耳听了,却没有任何行动,因此叶向高上奏请求辞官归故里,却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

叶向高知道此时自己的抱负是无法实现了,但是辞官归乡的想法也被打破。叶向高只好留任首辅一职,面对繁杂的政事,他显然心有力而余力不足,因此他多次请求皇帝增加内阁臣,然而皇帝没有听从。甚至时常不上朝,国家大事全部由叶向高批奏与处理。

在叶向高生病期间,内阁无人,奏章全部送到家里由他审阅,堆砌的奏章花了一个月才得以处理完。甚至在其主持的会试时,奏章也被送到考场中由他审阅,当时人们对此深感诧异。直至叶向高请求增加内阁臣的奏章多达上百件后,万历皇帝才命方从皙、吴道南入阁。叶向高虽然孤居高位,但不滥用权力,依然秉持初心。

他深知官僚机构内部问题重重,党争不断,因此他积极协调官员之间的意见纠纷,主张求同存异。当时御史郑继芳极力攻击事中王元翰,叶向高请求万历皇帝将他们互相的奏章下发给部院评定是非,并且严惩颠倒是非之人,但是皇帝却没有采纳,因而出现了因朝廷党争引发的李三才之事发生,此时党派之争已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两度为相,独撑内阁

叶向高进入内阁之时,怀揣着一腔报国忠君的热血,加之他出身低微,却得到进入内阁的机会,内心是十分感激,因此他曾上疏皇帝以表明心志。然而皇权内部斗争往往此起彼伏,他政治生涯面临的第一挑战便是周旋与神宗父子之间,神宗因宠爱郑贵妃,对其所生的福王也是溺爱,不惜拖延太子的册立与福王的出京就藩,叶向高多次以天命、历史经验教训劝谏,甚至以辞官逼迫,终得神宗同意福王赴藩地。

叶向高在万般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虽有不满或失望,但有一丝希望他就不会放弃,因而他诚恳的忠君之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平稳温厚的政治作风,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和依赖,并似乎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君臣关系。在万历四十一年,叶向高以无功于国,请求辞官归故里,但神宗考虑其劳苦功高,让他为太子少傅,给予诰命、赐宴等罕见待遇。

万历四十八年,太子朱常洛即位,为光宗,他为了报答叶向高为内阁首辅之时对他的维护,召叶向高入朝辅政,然而这位皇帝由于身体孱弱在位仅一月即崩。

光宗去世后,由朱由校即位,为熹宗,他登基后便召叶向高入朝,然而叶向高却以身体多病为由,但熹宗仍然多次催促,他不得不入朝辅政,但熹宗明显是一个无可药救的昏君,他重用乳母宦官一派。其因是光宗小时候母爱丧失所致扭曲性格,他对乳母十分依恋,这导致了明末复杂的政局。

由于熹宗从小的成长环境影响,导致他性格深受女人和宦官的影响,因而他对乳母和宦官一派的依赖于倚重,超越了叶向高在其心中的地位,这使得叶向高出于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臣与宦官之争逐渐演变为党派之争,内阁被熹宗与宦官挤压于中间,叶向高试图扭转内阁的困局,却无法实现,因为宦官擅权是他无法摆脱的梦魇。

四、总结

叶向高生于乱世,却保持品格的廉洁性,以天下百姓为本,忠君报国以自身价值,他可谓是一位政治精英的典范。他曾两度为内阁首辅,有长达十几年的辅政生涯。

其中他独撑内阁的时间可达七年之久,因而他被世人称为“独相”的原因所在,他的“独”还应当表现在面对宦官专权时,依然保持初心,不受诱惑,不畏强权;还是面对同行官员推辞不接受任命之时,他却一人踏上了充满血腥与阴谋的政治生涯,勇于谏言,善于谋划,开始忧国忧民之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那些事儿:道君皇帝痴迷的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道君各个人物结局,大明道君,三元道君是什么神

    徽宗崇道与北宋的其他皇帝相比还有自己的特点,他不但非常喜欢驱鬼、占梦、预言等之类的道术,并且还以道教为唯一信仰,对道家信仰非常虔诚,这是其他北宋皇帝跟他所不同的。一、宋徽宗喜好道术回顾历史,崇尚道教的皇帝不止宋徽宗一人,如唐代的唐玄宗,北宋的宋真宗,明朝的明世宗等。这些皇帝的崇道举措在在历史上都是非

  •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二者又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辽、金两朝都是北方民族南下中原,在中国北方建立地区性王政权的王朝。辽朝和在他之后的金朝有着多方面的相同之处,而在相同的地方又有差异,读完本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对辽金两朝有更加清晰的认知。首先辽王朝的创立者是耶律阿保机,他在位期间,创立斡鲁朵制,建立宫卫亲兵:制定法典,创立契丹文字,奠定了辽王朝各项制度

  • 南明弘光政权联合清朝抵抗李自成纯粹是臆想,只是误了自己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明悲歌李自成现状,南明弘光,小说南明弘光大帝

    当时马士英经过与史可法的角逐逐渐掌握了弘光政权的大权。十六日,他推举陈洪范北行款虏。十九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左懋第因母亲死于北方,想要顺带办理下丧事,请求与陈洪范一起。就这样,弘光政权派往与清朝议和的外交团就形成了。 在商议议和的条件上,马士英与弘光帝决定将山海关以北全部的土地都割给

  • 明朝币制:浅析大明宝钞最终衰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推行的大明宝钞,大明宝钞上的字,大明通行宝钞市价

    大明宝钞的衰亡之路明朝初年,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制造铜钱,铜钱的数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所以国家急需一种新的货币。朱元璋在学习元朝制钞的基础上,开始发行明朝的纸币——大明宝钞。并且洪武七年设立了宝钞提举司,于洪武八年,正式开始发行宝钞。据《明太祖实录》记载:“上以宋有交会法,而元时亦尝造交钞及中统、

  •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代最强?不接受反驳,因为这四点原因无出其右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最强的三个皇帝,明朝最强工科生,明朝十大最强县令

    第一:明军善战。老祖宗朱元璋时期推翻蒙元,打的元朝喘不过气,元顺帝在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期,弃城而去,使北京免遭战火,明朝认为此举“顺应天意”,便给他上了一个“元顺帝”的称号,以示调侃。中原王朝自五代时期以来,丢失了几百年的幽云故土终于在明朝失而复得。此时的石敬瑭如果“泉下有知”,也终于放下包袱松了一

  • 大明王朝1566:严嵩父子的矛盾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严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王朝1566 严嵩结局,大明王朝1566严嵩最后的早餐,大明王朝1566 嘉靖见严嵩最后一面

    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严嵩父子的矛盾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严党。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夏言倒台以后,严嵩凭借自己写得一手好青词的本领,颇得嘉靖帝的喜欢,他也因此成为了嘉靖一朝在任时间最长的内阁首辅。凭借嘉靖帝的恩宠,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好事做得不少,坏事也没少干。严嵩这个人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这

  • 出身乞丐的朱元璋,没文化,但是教育皇子却很有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用鞋底打皇子,朱元璋让宋濂如何教育皇子,李善长请朱元璋封皇子为王

    一、皇帝施教皇帝既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时作为皇族这个特殊群体最大的宗主,为了确保统治阶层的地位以及皇子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所以非常重视其子弟的教育,考虑到皇子年纪尚轻,于是皇帝经常设法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导。首先,皇帝利用机会对宗室子弟召集起来进行教育与询问,皇帝以物为例,以史为鉴,教育后代保持简朴的家风

  • 从设厂施粥,来看明朝的灾年救济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德九年十二月施粥,施粥铺靠什么赚钱,古代施粥是白粥吗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灾年施粥的传统,明朝政府在延续这种传统的基础上,从嘉靖年间开始,制定了完备的制度。据《明史》记载:“赈粥之法,自世宗始。”落实到实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需要进行选址进行建厂,对于地址的选择一般遵循几个原则。第一,一定要建在灾民集中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多跑路。第二,要各

  • 蓝玉究竟干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把他生生活剥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陈宝国版朱元璋杀蓝玉,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会杀蓝玉吗

    (蓝玉画像图)一、蓝玉的成名史明朝建立之前,年轻的蓝玉战功不是太突出,被很多优秀的大臣掩盖了其光芒。随着后期征伐北元、平定西南等战役的接连胜利,让蓝玉在朱元璋面前声名显赫,逐渐成为明朝最耀眼的大将。时值盛年的蓝玉打仗时非常的英勇,领军作战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凭借自己的一腔孤勇和过人的作战策略。在战场上

  • 一个明朝青年一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败家子,青年生活照片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没有想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平常吃什么,穿什么,平常出行做什么,又有什么习俗。今天笔者这篇文章,就以明朝为例,全文以一个明朝人的视角,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一个明朝人一天的生活。正文我叫王狗拴,生于嘉靖二年,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我出生于乡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