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十四岁四处征战,一夜之间称帝,为五代十国的结束揭开了序幕

三十四岁四处征战,一夜之间称帝,为五代十国的结束揭开了序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96 更新时间:2024/1/17 16:04:15

而在陈桥兵变后不久,赵匡胤回师开封,开始称帝建国,称自己为宋太祖,国号为宋。

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五十四年时间的五代十国的乱世自此将走向一统,一个重新大一统的国家即将诞生,中国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和平稳定的时期。

一国之主,频繁更换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与祖父是邢台的富豪,从小生活优渥,在唐朝灭亡之后,整个中国依次相继出现了数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其中一代枭雄后周太祖郭威通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开创了周朝。

柴荣为自己的姑父郭威的军事活动一直提供着资金支持,他同时也是中原地区的财神,是窑工建筑工地保护神。二人有着良好的感情,郭威病重时将后周托付给柴荣,于是柴荣便成为后周世宗,而陈桥兵变的主角就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大将赵匡胤。

但是柴荣和他的前一任后周皇帝郭威有着相似的命运,两个人都励精图治,有着杰出的领导才能与雄心壮志,但是都由于身体不佳,英年早逝。

郭威愿意将皇位递交给才能出众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但是柴荣在意识到自己儿子年幼,并没有能力统帅国家,而赵匡胤作为柴荣手下综合能力最强的大臣时,他并不愿意像郭威那样为了国家大业主动让出自己皇位的勇气与境界。

柴荣希望赵匡胤可以像古代名臣一样辅佐自己的儿子柴宗训,在已经获得领土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天下。但是赵匡胤隐藏着的野心却并没有被柴荣发现。

在柴荣短暂五年的执政时期随着他撒手人寰而结束后,留下的柴宗训和符太后孤儿寡母使得赵匡胤的野心逐渐酝酿了起来。

伸手要兵,拥兵自重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一波关于契丹即将和北汉双方联手南下攻击后周的谣言在朝廷中四处传播,《宋史》:"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禦之"符太后身居后宫多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茫然不知所措,决定将此事交给后周宰相范质来定夺处理。

范质命令赵匡胤前去迎击,但是赵匡胤目前的职位是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他以自己手下兵马太少而拒绝执行任命,范质无奈只得将全国最高军权交于赵匡胤,于是赵匡胤才离开开封,在陈桥驿暂时驻军。

大军在离开开封不久之后,城中平民之间又开始流传开一个新的谣言,《宋人轶事汇编》记载的谣言内容是"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这并不是这个谣言第一次出现,当初赵匡胤能够上位点检就是因为这个谣言的流传使得前任点检受到柴荣的怀疑,最终被柴荣撤职。而此时柴宗训只有四岁,虽然谣言再一次出现,但是赵匡胤的点检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动摇。

大军在陈桥驿驻扎的当夜,赵匡胤的手下亲信在自己所辖的部队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散布一些"皇帝年幼,我们刀口舔血出生入死也不会有人称赞,不如我们将自己的统帅赵匡胤立为皇帝接着再北上讨伐契丹"的谣言,赵匡胤在这些士兵与底层普通将领平时就树立了威信,再加上刚刚离开开封自己的上级就煽风点火,于是很轻易就被煽动了起来。

黄袍加身,改天换地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二人率手下亲信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已经假装醉酒的赵匡胤身上,接着全部行叩拜大礼,请求赵匡胤在今夜于营前称帝。

赵匡胤见到这般情景,十分惊讶,坚决辞让,帐中拜倒的人再次劝说恳求赵匡胤称帝,赵匡胤痛哭流涕,《续资治通鉴长编》:"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之若何?"

第二天,原本讨伐契丹的大军回师开封,出发之前,赵匡胤命令自己的部队回到开封之后不能对符太后和小皇帝柴宗训做出任何侵犯的行为,不能干扰旧皇室的公卿贵族,也不能抢夺毁坏百姓的财产,就这样,大宋王朝建立了。

赵匡胤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政权得到平稳的过度,被后人称赞为兵不血刃、市不易肆。赵匡胤从称帝到逼迫后周恭帝退位,在整个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完整严密的指挥,与对下属军队严格的约束,使得开封的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干扰,为新王朝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宋朝一代,大部分人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是被下属所迫,逼不得已,但是详细研究陈桥兵变的前因后果与中间具体细节,就会发现赵匡胤在称帝之后有条不紊的下达一项项的指示,而驻守开封的后周守军面对赵匡胤的回师,别没有严加询问盘查,反而犹如事先有过约定一般,顺从地打开了城门。

再加上翰林学士提交出来的一封早就提前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这些迹象表明陈桥兵变很有可能是赵匡胤蓄谋已久、静待时机的一场政变

总结

在后世史学家与文人的评价中,赵匡胤与他手下的将士们的行为是等同于在孤儿寡母的手中抢夺天下,按照传统儒家正统观念的解释,这种获得政权的方式并不光明正大。

但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封建帝制无论由哪一个姓氏来担任皇帝,这种通过血缘来继承最高权力的皇位世袭制,最终造成的都会是单一家族对整个国家的压迫与剥削。

赵匡胤依靠手中强盛的兵权与手下坚定的支持走上了皇位,取代了势单力薄的柴氏家族,单从年幼无知的柴宗训和老谋深算的赵匡胤二者选择,由赵匡胤成熟的政治手段来获得政权开创王朝要好于柴宗训,这是陈桥兵变的历史进步性。

参考文献:《宋史》

《续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隋炀帝玩火自焚——隋朝三次远征高句丽失败,导致了国家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是我国秦朝以后最后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在隋文帝治下的隋朝国富民强,人口超过五千万,同时军队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连强大的突厥都向隋朝俯首称臣。可是这样的隋朝却倏忽而亡,也让人倍感意外,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解决,都是因为隋炀帝的玩火自焚。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全国之后,隋朝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发展得十分迅速,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否是迫不得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红拂女李世民兵变玄武门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在这场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长兄和他的三弟,并且成为了唐王朝的太子,未来的皇帝。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秦王李世民被逼无奈,不得不自卫反抗。但是这真的吗?秦王李世民是真的被逼无奈的吗?时间回到

  • 宋朝为何会让外国人,挤破脑袋来华做生意?5大待遇比唐朝还优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真实的生活方式,宋朝经商突破了什么的限制,宋朝的商人有多厉害

    宋朝不仅由于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成为各国商人向往的地方、而且宋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保护他们在华的商业利益和财产权利,给予外商学习、入仕等机会,因而宋代来华的外商人数众多,贸易规模巨大,是宋代海外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来宋朝外国商人概况据《诸蕃志》等书记载,与宋朝有贸易关系的

  • 六押、五花判事,凭啥被称为唐代民主集中制?到底是啥样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评价,五花判事名词解释,古代五花图片大全

    一、从中书省的设置说起中书省始置于三国魏。曹丕篡汉,废秘书令设中书省,置中书监、令,独立为署,典掌机密,撰拟诏敕。晋代因中书省执掌机要,人们已经把它看作是“凤凰池”。南北朝时期中书均掌机要之任,但兼有修国史、掌礼乐、析疑狱等职任,其官署仍设于内廷,中书省诸官作为宫廷侍从的色彩仍十分明显。隋初改称内史

  • 女宰相上官婉儿,才情出众却为何被唐玄宗冤杀?原因是政治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刚反唐 上官 婉儿,真实的上官婉儿墓志铭,上官 婉儿

    一、从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说起武则天入宫之初尚能够“屈身忍辱,奉顺上意”,高宗对其非常满意,于是才力排众议立其为皇后。当皇后之初,虽然也频频干预朝政,但尚不敢公然违背高宗的意志。等到她铲除政敌,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后,便开始作威作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念”(《资治通鉴》卷201)。当

  • 刘娥--二婚女人凭什么执掌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娥力挽狂澜,在主少国疑之际,扳倒权臣丁谓,又将权势滔天的曹利用赶出朝廷。大殿上,仁宗居左,而身穿龙袍的刘娥居右,宛如武媚娘再世。大臣方仲弓为了讨好刘娥,上书请刘娥“行武后之故事”,而宰相程琳也献上《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改朝换代。刘娥的心里也的确产生过当女皇的想法,曾多次在朝堂上问计于众人。有一批

  • 宋太宗赵光义:干啥啥不行,杀哥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太宗赵光义之死,北宋赵光义有多无能,电视剧宋太宗赵光义传奇

    (梦归秋辰:第504期)公元939年,赵匡胤出生在武清军节度使赵弘殷的家里,赵光义出生了。客观来说,赵光义并不像他的哥哥赵匡胤一样才能过人,而是在他的身上尽显平庸之色,好在他很会投胎。而赵光义也凭着赵匡胤的关系,在北周混了一个右班殿直的官职,后面他更是凭借着赵匡胤的崛起而水涨船高。赵普公元960年,

  • 南迁与否,这是个问题。朱由检的纠结直接让明朝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由检17年还能挽回明朝吗,郭德纲说明朝朱由检贯口,朱由检为什么选崇祯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黄昏,明朝的都城北京城被李自成大军攻陷。崇祯皇帝朱由检来到后宫,他对着周皇后哀泣道:“大事去矣。”然后他让周太后自我了结,免得落入敌军之手,使大明脸面受损。周皇后愤恨道:“妾身嫁给你十八年了,可是你从来都不听我的建议。到了今日,又能怪谁啊?”说完,便走进宫中,用丝绢自缢了。朱由

  • 叶向高:万历皇帝只要不上朝,那么大明就是属于我老叶同志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万历时期,皇帝不理朝政,而叶向高却是积极与宦官擅权斗争、抑制苛捐杂税、整顿官僚机构,在他的治理之下,皇帝虽不上朝,政事却依然由他在处理,因此他自嘲:万历皇帝不上朝,那么大明就是属于我老叶同志的时代。一、生逢乱世,知百姓之忧叶向高降生于乱世之中,那时正值倭寇入侵福建,他的母亲为了躲避倭寇,而在路旁的

  • 宋朝那些事儿:道君皇帝痴迷的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道君各个人物结局,大明道君,三元道君是什么神

    徽宗崇道与北宋的其他皇帝相比还有自己的特点,他不但非常喜欢驱鬼、占梦、预言等之类的道术,并且还以道教为唯一信仰,对道家信仰非常虔诚,这是其他北宋皇帝跟他所不同的。一、宋徽宗喜好道术回顾历史,崇尚道教的皇帝不止宋徽宗一人,如唐代的唐玄宗,北宋的宋真宗,明朝的明世宗等。这些皇帝的崇道举措在在历史上都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