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力挽狂澜,在主少国疑之际,扳倒权臣丁谓,又将权势滔天的曹利用赶出朝廷。大殿上,仁宗居左,而身穿龙袍的刘娥居右,宛如武媚娘再世。
大臣方仲弓为了讨好刘娥,上书请刘娥“行武后之故事”,而宰相程琳也献上《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改朝换代。
刘娥的心里也的确产生过当女皇的想法,曾多次在朝堂上问计于众人。有一批大宋的死忠之臣,力谏刘娥莫要当历史的罪人。刘娥这才幡然醒悟,果断撕毁了那些请她称帝的奏折,并承诺道:“我不能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当然,刘娥虽无女皇之名,却有女皇之实。不仅身着衮衣,朝中事务皆由其一人决断。
刘娥与女皇武则天的相似之处,不止在于她们都是帝国的统治者,还在于两者都是二婚。
刘娥来自于巴蜀之地,祖父曾是太祖年间的嘉州刺史。可她出生后,父母接连去世,只好与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
刘娥生的一副好嗓子,清脆婉转,如百灵鸟一般。为了糊口,她当了歌女,又学会了播鼗等多种乐器。
银匠龚美买下了刘娥,后来又带着她当了“北漂”。开封居而不易,两人生活的异常困苦。
刘娥本以为她就要在贫困潦倒中过完一生,张耆的到来却改变了她的命运。
张耆是韩王赵恒府邸的幕僚,赵恒问他:“听说蜀中妇人聪敏美艳,不知是真是假?”
张耆谄媚的说:“王爷在后宫添几个不就知道了。”
真宗感慨道:“蜀地距京师千余里,谈何容易?”
张耆拍着胸脯保证,此事包在了他的身上。
于是,张耆开始四处打听京城里的巴蜀女子,这一来二去就找到了龚美。
在金银的诱惑下,龚美决定把妻子刘娥拱手让人,于是刘娥就被带进了韩王府。
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司马光用三个字形容:大有宠。
正所谓“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以至于赵恒暴瘦了二十多斤。
太宗赵光义还以为儿子是得了什么病,后来才知道他是迷在了女人身上。赵光义下令,将刘娥逐出韩王府,而赵恒只好把刘娥藏在张耆的家中,偷偷与之相会。
至于张耆,为避免传出闲话,就一直住在客栈里。
太宗赵光义驾崩后,赵恒将刘娥迎入后宫。为了这个来路不正的女子能有个名分,赵恒不停的与权臣们争辩。
赵光义想让刘娥当皇后,可刘娥一不是名门出身,二未曾诞育龙种,实在是堵不住悠悠众口。
刘娥想了个办法,即让身边的侍女李氏与皇帝赵恒亲近,再把李氏的孩子收入自己名下。
李氏和赵恒春宵一刻,顺利诞下一名男婴,此人正是后来的仁宗赵祯。
李氏生育后,刘娥就把孩子抱进了宫中,这正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原型。
刘娥之所以能临朝称制,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一是靠着真宗的宠爱;二是收了赵祯当儿子;三是霹雳果决的手段。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