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的最后,朱元璋暴露出了野心,并使用诡计让张无忌知难而退,可谓阴险。
意思似乎是假如不出现一个这样的阴谋家,也许按照合理的发展,张无忌可能走出武林大侠问鼎天下第一之后只能归隐的老路,而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创者。
而实际上,不谈历史,仅就小说的字里行间而言,张无忌的教主之位可谓有名无实,而明教总坛的那些绝顶高手也似乎和朱元璋徐达等人的明教义军并非一路。
张无忌得到明教教主之位非常偶然,是一系列奇迹和巧合导致的。
他之前从峨眉派的俘虏到成为明教的俘虏,又在明教总部首脑不可思议的被成昆奇袭,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内功大成,恰巧又有一本绝顶的武功秘籍《乾坤大挪移》在等着他,还得到了一个无意中救下的潜伏卧底(小昭)的好感,不可思议般的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成为了可以出场的天下第一高手。(张三丰几乎不出手,玄冥二老靠的是配合,单打独斗张无忌已然第一)。
而后,对于明教力图斩尽杀绝的六大派居然同意单打独斗,一个个条件为张无忌解救明教奠定的了基础,而张无忌所有的名望与能力几乎也就止于此了。
从此之后,他就踏上了凭借个人武力和情感拯救武林的过程,而明教成为“百万之众”大败元军的时候,他作为教主居然是“听说”的。
由此可见,他对于明教之后的建设几乎没有什么贡献,而他之前的名望也就是在于凭借个人武力和善良之心,解救了明教高层从而赢得了众人的信服与好感。
但反元大业终究不是靠个人武力可以解决的。况且,明教总坛的那些人似乎也对明教义军的创立并无多大直接的推动作用。徐达,朱元璋出于上下级关系而服从总坛的命令已经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明教光明顶之役的时候,不算来增援的天鹰教,主要作战兵力只有杨逍的四门和五行旗,加起来不过数百,不比六大派人多,而其余地区号称数万的明教教众却无人来援,说消息没到肯定说不通,不然天鹰教是如何来的?
只能说明明教其实一盘散沙,众多教众只有个旗号,是徐达朱元璋等人重塑的明教,之后与张无忌等人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倚天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朱元璋篡权,张无忌善良,而是张本身的威望并不足以领导反元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