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并无秦国,那秦国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壮大的呢?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并无秦国,那秦国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壮大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50 更新时间:2024/1/23 11:07:39

自周天子势弱以来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局面,彻底被秦国结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就此出现。不过在此之前的,恐怕谁都不会想到,结束这样一个乱世的竟是被中原各国看不起的“蛮夷之国”。

[var1]

为何这样说?因为秦国的先祖并不“高贵”,当初周武王分封各诸侯国时,并不包括秦国。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是从何时出现,又为何能发展壮大成为强国,并且还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呢?

擅长养马的秦国先祖

与鲁、齐、宋等周武王建立西周之初就分封的诸侯国相比,秦国无疑是“后起之秀”,秦国出现的时间要比这些诸侯国晚近两百年,而且秦国最初的封地,还是因为秦国先祖秦非子为周天子养马养得好才得到的。

[var1]

秦非子先祖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颛顼,其先祖之一的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还曾驯化不少牲畜,秦非子显然继承了伯益这方面的天赋,在养马方面很有心得,凡是他养出的马又肥又俊。

众所周知,在先秦时期,马匹的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战争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周孝王为抵御戎人,十分重视马匹的培育,于是派秦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繁殖事务。

[var1]

秦非子领命之后尽心尽力为周王室养马,没几年就养出了一大批健壮的良马,周孝王非常高兴,于是让秦非子延续嬴姓香火,将他封在秦邑,虽然封地不足五十里,还面临着西戎和北狄的双重威胁,但这却是秦国的“龙兴之地”。

自秦非子之后,秦国算是正式出现在诸侯国面前,但仅论身份而言,秦国根本无法与齐、卫等诸侯国相提并论,毕竟它只是周王室的附庸,接下来秦人就开始不断为扩大秦地版图而奋斗。

[var1]

在周宣王时期,秦非子的后人秦庄公嬴祺领兵击败西戎被封为西陲大夫,犬丘之地也一并赏赐给秦庄公,秦国势力范围得到进一步壮大,而使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的关键因素则是秦襄公在平王东迁中立下的功劳。

平王东迁,秦成诸侯国

秦国国君传至秦襄公这一代时,西周天子是著名的昏君周幽王,周幽王即位之初,镐京附近多地发生自然灾害,百姓受灾,朝廷动荡,但周幽王却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依旧整日寻欢作乐。

[var1]

不仅如此,周幽王还对宠幸的妃子褒姒百依百顺,甚至为了博美人一笑,竟多次点燃在周王室陷入危机之时才能点燃的边境烽火,以号召诸侯勤王,而周幽王戏弄诸侯的后果便是当犬戎部落真的入侵时,诸侯们看到烽火后却选择按兵不动。

而忠心于周王室的秦襄公看到烽火后,却领兵前来勤王,但当时周幽王已经遇害,秦襄公终究还是没能力挽狂澜拯救西周。

[var1]

当初,周幽王宠幸褒姒而废掉太子宜臼,转立褒姒的儿子伯服,宜臼的外公愤而引犬戎攻周导致西周灭亡,此时国都镐京犬戎被霸占,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宜臼(周平王)虽已在申国即位,却有家不能回。

迫于犬戎势大,周平王选择将国都迁往洛邑,在整个东迁过程中,秦襄公始终身先士卒,领兵护卫周平王安全,因此东周建立后,周平王认为秦襄公护送有功,于是将秦襄公封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都封赐给他。

[var1]

秦襄公自然知道周平王的赏赐有些华而不实,因为岐山以西是犬戎的地盘,秦国要想真正拥有这些土地就必须赶走西戎,但好处是,秦襄公有了“诸侯”的身份,可与中原各路诸侯平等往来,另外就是,秦国正式建国了

称霸西戎,成为强国

接下来,秦国就开始了艰难的开疆扩土之路,先是秦文公迁移都城,将秦国疆土扩展至岐山以西;然后秦宪公领兵西进,夺荡社、灭荡氏、芮国;秦武公上位之后继续加大对西戎的打击,先后征服邶戎、义渠戎等部落。

[var1]

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已经不满足仅在西陲之地打拼,秦国也想在富庶的中原大地上分一杯羹,于是秦穆公便想通过谋划晋国,从而进军中原,可惜秦穆公遇到晋文公这位雄主,无奈碰壁而还。

既然东出碰壁,秦穆公便选择继续向西发展,他采用由余的计策,先后灭掉西戎十二国,扩地千里,秦国也因此称霸西戎。

[var1]

此后秦国经过献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国力愈发强大,等到秦王政即位,秦国已经拥有了吞并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实力,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灭六国,建秦朝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而要说起秦国能够崛起的原因,除了秦国历代君主贤明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不可忽略。

一是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秦国占据关中之地,四周全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关隘,比如说武关、函谷关等,特别是函谷关发挥的作用最大,曾帮助秦国抵御各诸侯国的入侵,在秦国史上被攻破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var1]

二是秦孝公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根基,尤其是军功制度,极大激发了秦人的进取之心,使得秦国士卒如狼似虎,打得中原各诸侯国招架不及。

结语

贾谊曾说过,秦国能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但从秦国的发家史不难发现,用“六世”来形容秦人先祖的奋斗史还是太短了,如果从秦非子时算起,秦国一统天下是老秦人披荆斩棘奋斗六百多年的成果。

[var1]

要知道秦非子一开始还只是为周天子养马的不起眼小人物,此后代代秦君几乎都在为秦国发展壮大而奋斗,可惜的是,秦朝的历史却不算上多长,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王子婴献城投降也就短短十五年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魏武卒到底有多牛?为什么到了战国后期,魏国反倒无法组建魏武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武卒,齐之技击不如魏之武卒,秦灭魏的时候魏国有多少兵力

    [var1]巅峰时期的魏武卒,就是这么猛。至于说后来魏国为什么不能重建魏武卒,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魏国不管是从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不足以再培养魏武卒这种精锐军队了。有关魏武卒的事情,我们还得从当年三家分晋之后开始说起。公元前403年,随着韩赵魏三家被封为诸侯,昔日强大的晋国,彻

  • 曾经在春秋时代称霸一时的越国,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期越国去哪了,穿越到战国越国的小说,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在哪

    [var1]越国在整个春秋时代,其实一直都比较强大。就连齐桓公在位的时候,都需要对越国小心防备,生怕越国哪天会打过来。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晋国为了对付楚国,于是扶持楚国身后的吴国。而楚国为了牵制吴国,则开始支持吴国背后的越国。就这样,吴越两国经过迅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了吴越争霸的阶段。第一回合,吴国

  • 一口气看懂楚国历史!战国七雄中楚国面积最大,为何最终败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秦国和楚国谁厉害,楚国伐秦陈轸谈楚国粮食

    [var1]相反历史上真实的楚国,其实是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超长政权。他的历史,几乎比周朝还要长。楚国的历史,最早得从商朝的时候说起。话说在商朝的时候,在今天的长江流域,生活着很多原始部族。这些部落崇拜火,以凤凰作为图腾。按照史书记载,这些先民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人。因为当初中原文明的核心,

  • 战国中期秦国要称帝,为何非得拉着齐国一起?齐国有资格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按照当时秦国的政策,秦国其实是想拉拢齐国,一起瓜分整个中原,彻底平分天下。只不过后来齐国仔细一盘算,觉得称帝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不大,所以很快就取消了所谓的‘帝号’,不再称帝了。想要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简单来回顾一下,齐秦两国称帝之前的战国历史。看过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就能明

  • 历史上最厉害的不是秦国军队,而是名不见传的狼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军队,秦国军队超清壁纸,广西狼军有多厉害

    [var1][var1]狼兵是起源于明朝中期,是当时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又叫"俍兵"。但其通常与湘西土家族的土兵合谓狼土兵。狼兵制度肇始于明代,是明代军制的重要组成环节。狼兵,专指广西出身之战斗人员,此类人不隶军籍,彪悍武勇,于明代"剿贼"、"御倭"多有使用,且战绩不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

  • 孔子责备学生课堂上睡觉说出“朽木不可雕也”的朽木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朽木粪土是孔子讲给谁的,孔子说的朽木,孔子责备弟子白天睡觉原文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被后世人称之谓孔圣人。孔子这一辈子共收3000弟子,其中大部分都名留青史。孔子过世后,弟子们把孔子的教学精华整理成《论语》一书。细读《论语》一书,我们会发现孔老夫子是一个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长者,又是一个谦虚谨慎、有远大抱负的智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风

  • 秦国为何会攻灭六国?贤君强臣是保障,且看这3对君臣的强秦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从哪一年开始碾压六国的,秦国灭六国为什么合纵攻秦,秦国能统一六国谁的功劳最大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柳宗元《封建论》秦国,地处华夏西北边陲,起初只是一个极其不入流小诸侯。但就是这么一个被山东诸侯称之为“蛮夷”的诸侯,最后却完成

  • 河南农村一项民间绝活,八个壮汉累得直喘气,两千年前恭送过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传统民间绝活相关资料,河南十大民间奇人,我国民间常见绝活

    [var1]滑县抬阁属于社火项目中的一绝,至今已流传数百年。据当地群众介绍:“宋朝末年,滑县道口因运河而兴,逐渐成为商贸重镇。因为那时的夜间照明主要使用蜡烛,因此多有火灾发生。人们为了敬奉神明,祈求平安,所以就兴起道口古会。在每年的正月末,当地就会举办大型的社火活动,抬阁就是众多社火表演中的一项。”

  • 刘娥为什么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和刘娥,大宋皇帝赵恒和刘娥,刘娥登基

    花鼓姑娘当上了皇后 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父亲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曾是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宋朝初年,刘通曾随北宋著名统帅潘美征广南。宋太宗刘通随军征北汉期间,死在了路上,此时,刘娥年仅九岁。母亲庞氏死于刘通之前,所以,在父亲死后,刘娥就成了孤女,只好投靠自己

  • 李世民为何要娶两个寡妇?五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大棋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为何娶60岁挑三拣四老婆,李世民娶的是他哪位嫂子,李世民娶长孙无忧是多少集

    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勋,李渊别出心裁地给他加了一个徽号——天策上将,允许他自行招募天策府官员。臣子开府建衙不稀罕,“自置官署”却是独一份,连东宫也没有这个权力。也就在这一年,李世民的后宫开始“扩招”,韦贵妃、燕德妃、郑贤妃、韦昭容等一众美女的到来,把秦王府装点得春意盎然。事业、爱情双丰收,少活十年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