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国在春秋第一个称霸,为何突然衰落,没能成为大国呢?

郑国在春秋第一个称霸,为何突然衰落,没能成为大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4/1/21 1:13:08

[var1]

首先,郑国是姬姓诸侯国,君主的爵位为伯爵,也即郑国和晋国、鲁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室的后代。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在陕西棫林建立都城,而第二任君主郑武公,则跟随周平王东迁移到今河南省荥阳市一带。等到郑庄公即位后,选择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一带定都。在周朝时期,郑国立国共计432年,其主要的疆域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郑国因为出力不少,所以获得了周王室的重用。于是,郑庄公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来为自己谋私利。比如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的疆域,干涉宋国、卫国、鲁国等诸侯国的内部事务。并且,郑庄公还帮助齐国抵抗了北狄的入侵,也即二者的关系比较和睦。除此之外,郑庄公还在和周王室的交战中赢得了胜利,以至于周王室和郑国互相交换质子,这导致周王室的权威被进一步削弱。

[var1]

由此,郑国在春秋初期率先称霸,郑庄公也获得了春秋小霸的称呼。不过,在郑庄公之后,郑国就迅速衰落。特别是在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的争霸战争中,郑国只能选择依附于其中的大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因为郑庄公有多个儿子,而且这些儿子大多觊觎君主的霸座。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

郑昭公即位后,宋庄公诱使郑国大臣祭仲到宋国,然后胁迫他立公子突为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在得知祭仲被胁迫的消息后便流亡到卫国,郑厉公虽然登位,但与祭仲不和,企图暗杀他。公元前697年,郑厉公的图谋败露,祭仲迫使郑厉公流亡,迎接郑昭公回国复位。公元前695年,高渠弥和郑昭公一起去打猎时,在郊外把郑昭公射死。

[var1]

郑昭公被杀后,祭仲与高渠弥不敢迎回郑厉公,便改立郑昭公的弟弟公子亹为国君。公元前694年,郑子亹参加首止盟会遭齐襄公杀害,在位不足一年。于是,祭仲到陈国迎接郑子亹的弟弟公子婴回国继位,史称郑子婴。公元前680年,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杀掉郑子婴,迎接郑厉公回国复位。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经过几次君主之位的争夺后,郑国的国势大不如前。由此,内乱问题是导致郑国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在郑庄公之后,郑国几乎没有出现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这自然拉大了自己和其他诸侯国的差距。

另一方面,郑庄公在位时能称霸中原,是因为获得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在春秋初期,晋国正在经历曲沃代翼的过程。曲沃代翼,又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曲沃篡晋。是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后,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

同时,楚国虽然在春秋初期崛起,不过,楚国还没有进入到中原核心地区,而齐国在齐桓公即位之前,也不够强大。至于西边的秦国,更是为了对付西戎而发愁,在和西戎的较量中,秦国甚至付出了君主阵亡的代价。

[var1]

所以,在大国忙于各自事务的时候,郑国得到了称霸的短暂时机。不过,在郑庄公去世后,晋国完成了内部的整合,并且兼并了众多诸侯国,而楚国也开始问鼎中原。于是,本就地处四战之地的郑国,彻底失去了发展的战略空间。再加上齐国、秦国等大国的崛起,导致郑国的四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末代楚王居然是秦国十年的贬黜丞相,告诉你一个别样的勤王扫六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勤王是什么意思啊,战国末代楚王,勤王敢道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整个欧洲都是懵的,大家谁也不相信此时的欧洲居然hi打起来,因为这个时代的欧洲皇室普遍都有亲属关系,维多利亚女王这个时候被亲切的称呼为欧洲的外祖母,主要国家的皇室成员都是她的后代。英王乔治五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孙子,德皇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外孙,这俩算是亲表兄

  • 《大秦赋》:为什么只有燕国要刺杀嬴政,看看他的出身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政杀燕国太子,嬴政与燕国公主合集,燕国公子评价大秦

    自从《大秦赋》开播以来,对他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但随着剧情越来越拖沓,大家对这个大秦帝国最后一部的评价越来越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单是这首诗我们都能感受到,当年是何等的波澜壮阔和激动人心,相互攻伐了五百多年的华夏大地终于得到了统一。这样的功业,这样的豪情万丈,怎能不让人激动,可以说《大秦赋》是

  • 长平之战后,秦王为什么要杀白起,10前年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宁死不带兵,打赢长平之战的白起是被谁害死的,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死

    长平之战是战国玩起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对战的双方是秦国和赵国,全都都是倾尽全力,最后赵国打败,被白起坑杀了40万人。此役后,战国格局彻底定型,赵国退出最后统一全国的候选国家名单,秦国成了唯一的候选人,但随即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长平之战秦军的指挥官,著名的将领白起,居然被逼自杀了,这个结果让所有

  • 大秦赋:一支戈的秘密,解释了秦国为何统一,至今我们仍无法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秦赋最后秦国统一了吗,大秦赋里面的秦国战歌,大秦赋秦国女子剧照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同时秦始皇也跟全世界伟大的帝国级别的君王一样,征服了目力所及的所有地方,这样的伟大功业为后世千秋万代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不屈的开拓精神。关于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的说法也有很多,但是因为秦国的史料严重缺失,所以对于秦国,我们还有大量的细节不知道。整个秦国的历史还存在着大量

  • 中国人为何要过端午:屈原的这三点,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端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屈原和端午的古诗,端午祭屈原对联

    所以,屈原的伟大,绝不只是因为他在文学词藻上的华丽,更是他的人格。[var1]屈原的伟大在于文学,政治和精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贯通的文学,他的楚辞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还是思想情感,对于后世都有极大极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广为沿用。除了文学之外,屈原的政治才能也

  • 他被称为关西孔子,道德品行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最能代表孔子品行经典故事,孔子怎么说道德绑架,道德论孔子

    汉时有一个叫杨震的,因为他的品性,被称为关西孔子,世人觉得他的品行能够与孔子相比。[var1]杨震他从小就好学,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钻研,学富五车,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博学的大儒,他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一直以来以“清白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杨震的八世祖杨喜因为诛杀项羽有功,所以被封为”赤泉候“,之后代代先祖

  • 刘备认为马谡是,纸上谈兵的庸才,那么诸葛亮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诸葛亮四川方言版骂马谡,纸上谈兵马谡

    不过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与诸葛亮说过心里话,并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可惜诸葛亮没吸纳这个建议,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只是让人疑惑的是,刘备都能看得出马谡的问题,为什么诸葛亮却重用马谡呢?有人说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主要担任文职,相比军事方面更擅长后勤工作,所以在这方面远远不如刘备。并且刘备去世时

  • 此人被曹操赞为周亚夫在世,关羽称他大哥,却被演义黑成“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关羽墓前说话,东吴送关羽人头给曹操,关羽离开曹操带走曹操的赠物是啥

    历史上的关羽“刚而自矜”,不认可马超的武艺,甚至连大将黄忠都看不起,称其为“老卒”,但曹操阵营中徐晃,关羽对其十分友善,甚至尊称他为“大哥”。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徐晃最初效命于杨奉手下,并建议后者将汉献帝迎回洛阳。因为护驾有功,杨奉受任车骑将军,徐晃则被封为都亭侯。在杨奉败于曹

  • 刘秀能一统天下,而刘备只能偏安一隅的五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和刘秀的对比,刘秀是刘备的什么人,刘备评价刘秀

    谈到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的要把刘秀和刘备做一下比较,两个人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导致了刘秀能一统天下,但是刘备最终只能在蜀地偏安一隅,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出身刘备被称为织席贩履之辈,尽管也是帝王之后,但是由于家道中落,没接受过太高的教育文化程度一般,且没

  • 当初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了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曹操念诗,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原因

    在最早去讨伐董卓的时候,当时领军的人物其实是姓袁的两个兄弟,袁绍还有袁术两个人。但是的三国的之主都不是什么厉害的人,可能当时的曹操还算一个比较有实力的一路。孙权的爸爸孙坚只能算比较靠中间的一路人,当时的刘备还仅仅是带着非常少的一路人,投靠在公孙瓒那里的一个县令。再看那个时候的袁术跟曹操看待关羽跟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