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士族之谜:南朝承平反倒是脆弱不堪,北朝混战却顽强存在

南北朝士族之谜:南朝承平反倒是脆弱不堪,北朝混战却顽强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4/1/15 20:36:31

南朝高门的腐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当官而不任事,尤其是鄙薄武职。他们先是丧失了军事上的统率地位,继而又丧失了政治上的决策地位,终于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南朝高门除了自身的腐化以外,他们还缺乏强大的宗族基础。侨姓高门早就脱离他们的宗族乡里,自不必说,吴姓高门也由于江南风俗的影响,宗族关系相对疏远,逐渐脱离其宗族。脱离了宗族意味着他们力量的脆弱,经不起打击。

北朝高门大都有一个强大的宗族基础,宗族关系密切。崔浩之祸,尔朱荣的河阴大屠杀,北齐的灭亡,河北高门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只要他们的宗族存在,作为高门的条件便依然存在,门户不可能轻易衰落。

我们也看到,由于他们本是强宗豪族,赵燕以来很多就是坞堡主,历经战乱,又受北族影响便习骑射,所以他们有力量组织武装,甚至亲自参加做战。北魏向南发展,范阳卢氏就曾起兵幽州反抗。卢玄嫡卜卢渊,自称本为生,不谙军旅,但在孝文帝时几次受命出征,一方军事。卢玄族孙卢同在世宗元恪时是进攻萧梁豫州的魏军主将之一。

北魏末年卢勇曾组织武装,降附葛荣起义军,受封为王,后为东魏将领,领兵作战,以武干见称,河间邢峦是元恪时攻取巴蜀的统帅,魏末邢杲组织武装抗拒葛荣起义军达三年之久,随后率众南至青州,还曾起兵反魏。

东魏初还有个河间人邢摩纳与范阳人卢仲礼,同时起兵反对高欢。赵郡李元忠在魏末组织宗族武装保据西山事已如前述。渤海高乾于魏末起兵附葛荣,又附高欢反尔朱氏,其弟高品更是东魏著称的骁将,所领部曲“战斗不减鲜卑"。

史籍中关于北朝高门士人组织武装领兵作战的事例甚多,无须赘举。直到北周末尉迟迥在相州起兵反对杨坚时,河北士族仍纷纷起兵响应,所谓“赵魏之士,从者若流,旬日之间,众至十余万",总之北朝士族中不乏将才,并始终拥有以宗族乡里为基础的潜在军事实力,绝不像南朝高门那样鄙薄军武,“筋骨脆弱”、政治上北朝出于高门的官僚也不象南朝高门那样放诞不任政事。

太和改革的主要人物是李冲、李安世、宋弁。建议均田的是李冲,倡立三长的是李安世,其他如刘芳、宋弁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改革,王肃自南齐北来时,

魏末崔亮为吏部尚书,制定“停年格”,据年资升进,为当世及后世所讥,但他意在制止武人争官,至少并非居官而不任事,北齐杨愔是著名的良相,史称“权综机衡,千端万绪,神无滞用”齐末被称为“衣冠宰相”的祖斑人品不佳,颜之推却对他颇为赞美,说“祖孝征用事则朝野翁然,政刑有纲纪矣”。这当然由于祖斑和他友好,不无偏私,但不管评价美恶,祖斑决不是无所作为的宰相。

当南朝高门丧失军事上的统率地位和政治上的决策地位。终于成为政治上的点缀品之时,北朝高门却在太和改革中起了积极的推动和组织作用。此后,他们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绝不是无所作为的点缀品,就是说当南朝高门走向衰亡之际,北朝高门却还有生命力。

魏孝文帝士族,高门多在河北,他们在东魏北齐时仍保持著优越的社会地位,北齐皇室多和他们联姻。而在关中,高门的地位在魏世就逊于河北地区,但也具有较强的地方实力,宇文泰建立政权,当然必须收纳这份力量,如武功苏氏、河东薛氏,都曾统率乡兵加入府兵系统。但是北周毕竟和北齐不同,如北周诸皇后就没有一个出于关中高门,由此可见宇文皇族对待关中高门的态度。

北魏末年,经历了北镇大起义、尔朱氏之乱,汉族高门尽管受到了创伤,但他们在政治上社会上的优越地位没有动摇,而以元氏为首的宗室十姓和以穆氏为首的鲜卑贵族八姓却几乎丧失了他们的一切,基本上在学文帝苦心创立的新门阀序列中消失了,他们和南朝高门一样,脱离了本乡代京,脱离了他们源自部落的宗族,经不起沉重打击,代之而起的是来自北族的新兴军事贵族。

创立东魏和北齐政权的是以高欢为首的怀朔镇酋豪,创立西魏和北周政权的是以字文泰为首的武川镇酋豪,不论高欢还是宇文泰都无意追随北魏孝文帝,使这批军事贵族门阀化。高欢虽然自称汉族高门渤海高氏(那一定是高乾以及汉族高门出的主意),北齐皇帝却一直坚持自己是鲜卑人,终北齐一代,有如北魏前期一样,鲜卑贵族以至所谓“佞幸”与汉族高门的矛盾时常激化,不过门阀仍然受到重视。

西魏宇文泰不仅无意使北镇新贵门阀化,而且通过“赐姓”,使北镇将领改从拓跋部族早期所属部落氏族所谓“三十六国、九十九姓”之姓,所统军人也各从所隶将领之姓,从而使北镇军将部落化。

江南士族高门,由于本身的腐朽和宗族基础的丧失,经过几次沉重打击后,随着江左入隋他们基本上从江南消失了,北方士族高门由于大都具有深厚的宗族基础,而且他们大部分具有地方实力,其中还能产生出封建政权所需要的人才,因而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他们在历史上的消失还有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南北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子民的骄傲与哀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安十二时辰唐朝风貌,唐朝子民对皇帝怎么称呼,唐朝二十四时辰合集解说

    历史是来自过去和当下的恒久对话,并且永无止境的通往未来。历史系出身的人,对历史题材的戏剧总是有一股情怀,倒不是为了要细细的斟酌考据,而是想看看那些曾经读过的史书文字,跃然纸上化成影像,可视、可听、可以感受的样子,那带来一种短暂的时光旅行体验。更重要的是:对话,以历史作为对话的根本,能看见对话者内在幽

  • 唐朝太监可以废李擅杀皇帝,而明朝太监皇帝说杀就杀?原因在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二监有兵权,明朝最厉害的太监,唐朝兵部尚书有兵权吗

    一、唐代宦官专权的原因1、宦官干政的苗头从神龙初至开元初,为时不过八年半,却发生了七次政变,四次更换皇帝。这种极度动荡的政治局面,为宦官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玄宗就是在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的剧烈斗争中取得皇位的,虽然他取得皇位曾得到宦官的帮助,但姚崇提出“宜竖不预政”等十项建议为玄宗所采纳,宦

  • 中年异族男子竟叫杨贵妃为妈,会面还扮婴儿,原来狼子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提到我国辉煌历史,人们总能想到汉唐盛世。确实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开明包容的朝代。它结束了隋朝末年的天下大乱,统一了全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在历朝历代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唐朝由盛转衰也是非常迅速的,短短的十年“安史之乱”便耗尽了唐朝前

  • 外任方镇持剑御胡,内涉中枢挥斥方遒,温忠武堪称东晋第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卧虎从事,国难逆行温峤出身太原温氏,是西晋河东太守温襜之子,司徒温羡之侄。温羡兄弟六人都闻名于世,号称“六龙”,温峤在家庭的影响下成长为了风度翩翩的美男子,“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在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晋朝的野心家们层出不穷,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为避战火,温峤多次拒绝州郡

  • 你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几次修改国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那么在他登基这么关键的时期,他居然肯集中很大的精力去修改国史,是为了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确立他的正统地位,以保证他对国家的坚固统治。说到这,问题又来了,李世民是如何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兄弟自相残杀,将父亲赶下台,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惊天大变之后,李世民成功反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随即又逼迫李渊退位让权。面对自己亲生骨肉的来势汹汹,李渊即便有再多的怨气和愤怒也无可奈何了。自此,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而李渊则尊称为“太上皇”,搬迁至后宫居住,彻底的远离了政治权利中心。有人说李世民对老父亲还是心怀仁慈的。毕竟之

  • 古都之殇!为何唐朝之后,再也没有王朝定都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定都洛阳还是西安,西安为啥叫六朝古都,武则天在洛阳还是在西安定都

    长安之所以能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王朝都城,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长安地处关中平原,黄河重要支流渭河沿岸,因此土地肥沃,粮食产量极高,且当时的黄河淤积现象并不严重,便于航运;同时,西安向东为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此则保证了王朝都城的安全。另,对于后来的王朝而言,长安历史底蕴深厚,建都于此,有利于统治

  • 一代美人杨贵妃究竟魂归何处?马嵬坡下的泥土是她的最终归宿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杨贵妃是死在了马嵬,马嵬怀古,马嵬二首原文

    但是,这些猜测,不过是后人为了弥补对于红颜薄命的遗憾,而编出的故事而已,于情于理,都是不符合的。历史的事实就是,一代美人杨贵妃,在马嵬坡下泥土中长眠,并且迅速与黄土难以区别。马嵬之变时,叛乱的士兵先是以“勾结吐蕃”的名义,斩杀了丞相杨国忠。此举得到了禁军首领陈玄礼的默认;之后唐玄宗察觉到了士兵的异动

  • 西晋有多奇葩?公然宣称诸葛亮是被司马懿吓死,并写成歌词传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司马懿晚年评价诸葛亮,司马懿问诸葛亮吃饭原文

    西晋乐府鼓吹曲辞中一名为《宣受命》。所谓“宣”即后被追封为“宣帝”的司马懿,该曲辞主要歌咏司马懿接受魏明帝曹叡的命令,担任雍凉大都督于西北抵御诸葛亮入寇。该辞最后一句道:“養威重。神兵。亮乃震斃。”言司马懿用兵如神,治下的军队威力势不可挡,诸葛亮见之大为震惊,恐惧而死。如果说《宣受命》对诸葛亮之死讲

  • 唐玄宗皇帝没当好,却是个艺术大家,还为“脏唐”出了一份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唐皇陵唐玄宗人头遗骸,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对唐玄宗的政治的评价,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小编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咱们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唐玄宗的生活花边旧闻。唐玄宗要是生在当今的一个普通百姓之家,那绝对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稍加努力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艺术家,瞬间吸粉无数。《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