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场环境稍纵即逝,春秋战国三晋内斗错失灭秦良机

战场环境稍纵即逝,春秋战国三晋内斗错失灭秦良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15 更新时间:2024/1/4 11:49:24

一部春秋史,半部说秦晋。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晋两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占有很大的比例,虽然魏赵韩灭晋以后,却仍然没有改变秦国与三晋交恶的状况。一方面,说明秦国自始至终把向东发展作为建国方针;另一方面,也说明自晋国到三晋都感到来自西秦的潜在威胁。既然秦国跟三晋这么不对付,为什么三个国家对付不了一个秦国呢?何况秦国地处偏避,当时连周王室也不看好他,最让人费解的是,魏文侯曾经命令吴起打到了秦国腹地,可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把秦国给灭了呢?

[var1]

我们先看看魏赵韩灭晋以后,三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在这之前,秦国的实力一直处于落后地步,即使晋国灭亡,三晋的实力也比秦国要强。特别是魏文侯时期,他重用李悝变法,后用吴起组建魏武卒,从而使魏国一跃成为诸侯国军事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为了尽早实现打败秦国的目标,魏国率先跟赵韩两国结成三国同盟,从而避免了内部争斗,所以,这个内外环境都比较有利的情况下,魏国大军在吴起魏武卒有力支撑下,创造了五万大败秦军五十万的以少胜多战例,显示了魏国超强的军事实力。

[var1]

紧接着,魏文侯文治武功,命令吴起带领魏武卒直接把秦国的河西地区收复过来,并且还请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到河西建立了河西学府,目的就是给魏国培养儒学人才,还把秦国的人才都吸引了过来。从这个角度讲,魏文侯心中已经有了吞并整个秦国的计划。

原本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按当时魏国的实力和条件,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但这时候,在魏国内部,包括三晋之间却突然生出许多事端。

当魏国在攻打秦国的同时,紧挨北边中山国的赵国也跟人家打了起来,而且还打不过人家,只好求救魏国帮忙,魏文侯只好把攻打秦国的计划缓后,命令李悝率兵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终于把中山国给灭了,赵国的面积也扩大到中山国。

[var1]

可魏文侯刚要动手继续攻打秦国,三晋中的韩国又跟邻居郑国打起来了,按照三国同盟协定,魏国也要出手帮助。就这样,魏国在两个联盟国家拖后腿的情况下,整个就把攻打秦国的时机给耽误了。

这还不算,魏文侯虽然睿智,但也是个贪得不厌的人。在帮赵韩两国的同时,魏国自己也是顺手牵羊。帮赵国攻打中山国时,顺便也从赵国手中抢了块地盘过来,帮韩国攻打郑国时,又从韩国手里抢了块肥肉,这么做就给三国内斗埋下了伏笔。等他死后,不仅灭秦的愿望没有实现,相反还给后世留了一堆麻烦。

机会错失一次,却不能错二错三,魏文侯死后,三晋内斗不说,魏国内部也开始内斗,派系林立,以公叔痤为首的保守派开始攻击吴起的改革派。当初就是因为有魏文侯的保护,吴起才能顶住朝中压力顺利实施了改革,现在文侯没有了,武侯还当不了家,吴起只得跑路去了楚国。

[var1]

吴起走了,魏武卒就失去了灵魂人物,魏国自然也就没了攻打秦国的战将。而这时候,秦国已经和齐楚两国达成联盟,魏武侯终于做了一件聪明的事情,把在魏国当质子的秦公子连送回秦国,并拥立为国君,是为秦献公

这个秦献公继位后,就答应魏武侯,他在位时不会和魏国对立,从而魏国又一次给了秦国休养生息的时间。到了秦献公儿子秦孝公继位后,他重用商鞅变法,把魏武卒的长处加到秦锐士兵身上,合二为一,从而使秦军士兵以一当十,在大秦帝国远大目标感染下,秦军实力如日中天,秦国终于从西部边隅走进中原,离统一华夏仅一步之遥了。

[var1]

所以说,历史并没有显示秦国天生就是可以统一六国的,只是其它诸侯国没有秦国那样的善于把握机遇。魏文侯虽然有先见之明,却不能保证他的后世跟他一样睿智,这也是其它诸侯国跟秦国的差距吧。(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作者岛主说事原创,没有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一代女皇武则天,成就是很大的,为什么关于她争议这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港片女皇武则天经典版,武则天女皇秘史,女皇武则天免费完整版

    其实关于武则天的争议,还真的不是她的治国能力。客观说,武则天并非一个昏君,甚至某种程度上她也算是明君了。但她的确也被人多有诟病,其实这与她的治国倒没有什么关系,更关键的是她这一路走来,不择手段的做法,被人所不能接受。自从被唐高宗李治给接进了宫,武则天便开始了后宫的争权夺利,而且手段非常残酷,之前受宠

  • 对于安禄山来说,生命和忠诚是不是很难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后代,安禄山认干妈完整版

    唐玄宗在对待安禄山的时候,从来都是一个巴掌一块糖,目的就是让安禄山乖乖听话。后来几任大唐皇帝再对待郭子仪的时候,从来也是一个巴掌一块糖,目的就是让郭子仪乖乖听话。面对同样的平衡术,郭子仪表现出了极度的驯服,而安禄山却开始有了反抗的迹象。当安禄山回到关东之后,杨国忠又开始找茬打击安禄山。如果唐玄宗和安

  • 武则天连亲人都不放过,为何让狄仁杰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父亲是做木材生意的,从小武则天的生活环境就不错,并不缺衣少食造人冷眼,反而在殷实的家境中成长得很好,后来因为李渊在太原待过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结识,这也为后来两人在一起做了铺垫。后来唐太宗召她入宫,封为武媚,后世就都叫她武媚娘。武则天从进宫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魄力,唐太宗有一匹马,难以驯服,武则

  •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传奇女相,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算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相,为何下场如此凄惨可幸运的是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未因此而忽略了对婉儿文学造诣上的教育,再加上上官婉儿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使得上官婉儿的文采极佳。也正因为这样,14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后所赏识;因得一首《彩书怨》得到了武后的赏识,也改变了上官婉儿的命运。从此跟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

  • 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国地图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隋唐地图,南北朝隋唐宋思维导图,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历史脉络

    1.内乱不断,失去对朝鲜的控制。如图标注地区全部失去。2.鲜卑族南下,占领河北东北部分,拓跋鲜卑族到达山西长城以北二.十六国时期成汉的疆域大致是今四川省川西高云部分和汉中盆地的西部。317年前后,汉的疆域北至阴山、今桑干河燕山,南至淮河、秦岭,西至黄河、陇东。前赵初建是的疆域(319)东起洛I,西至

  • 出将入相:唐代文武不分家的政策,对唐朝国运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谁出将入相,唐朝文宗皇帝御封的唐代三绝,唐代政治对唐朝的影响

    起初这样“能文能武”的现象确实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利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因素的改变,却使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在最终成为了将唐朝政府推向无尽深渊的导火索。一、尚武精神成唐朝时期实行“文武不分家”政策主要原因1.英雄主义精神与常年征战使社会形成尚武风气唐朝初期文武不分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

  • 为何杨贵妃喜食荔枝?专家给出答案,难怪李隆基独宠她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唐朝杨贵妃生死之谜,杨贵妃是不是吃荔枝而死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颇受人们的喜爱,杨贵妃的美貌令所有人感到折服,她的家人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杨贵妃的哥哥就是后来的杨国忠,安禄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在唐玄宗带着一众人马逃到马嵬驿这个地方时,马嵬驿这个地方就注定了将要成为杨贵妃的葬身之地,唐玄宗的大将军陈玄礼突然提出,要将杨玉环以及她的

  • 为何古代奸臣总是受宠?看李林甫和蔡京就知道,奸臣都有一个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何古代奸臣总是受宠?看李林甫和蔡京就知道,奸臣都有一个本事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从古至今,大家对于很多的奸臣都是十分痛恨的,尤其是秦桧,到现在还在岳飞墓前跪着呢,但是在很多的名人传记或者是历史名著中,这些奸臣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在朝廷可是风声水起,甚至更受皇帝的宠爱。难道作为皇帝们来说,他们不知道

  • 唐代均田制:大唐富国惠民的好制度,咋就实行不下去?原来有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均田制的内容,富国惠民,大唐惠民活动

    由于隋炀帝末年的暴政引起的多年政治动乱,使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无主荒地。故唐高祖于武德年间开始,继续推行均田制。不仅促进了荒地开辟,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土地占有情况,缓解了土地高度集中的矛盾,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均田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为何却没有使其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广三征高句丽其实赢了,杨广征辽东二首,杨广亲征高丽了吗

    在历史上高句丽一直是奉行制衡策略,表面上向中原王朝臣服,其实经常暗中勾结中原的反对势力。在隋朝建国时,高句丽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到达极盛时期。这两个国家同时崛起,相互也就怀着一些敌意。在隋文帝灭陈朝之后,开皇十八年就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但因为准备不足,被迫撤军。隋炀帝即位之后,相比父亲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