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4/1/17 5:28:45

函谷关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起源于秦穆公时期,为报崤之战秦军战败之仇,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修建关隘而得名。因关隘险要,隘口仅能容一车通行,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战国时期,日益强盛的秦国为了一统华夏,经常从此关隘东出中原,函谷关成了隔绝秦国与中原六国天然的险要屏障。但是,中原六国也不甘秦国攻城掠地,多次对秦国的东进展开反击,就在函谷关下展开了两次争夺战。对于这两次战争,秦国以一国之力抵抗多国联军,第一次交战,秦国取得重大胜利,但第二次,却遭到了巨大失败,甚至把以前占领的魏韩两国的领土都退还给了人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var1]

第一次函谷关之战,中原六国合纵伐秦,结果大败而归。

桑丘之战,秦国被齐国打败,主攻联横的秦相张仪不得不以探子身份进入魏国,并顺利占上了国相的位置。可时间不长,他不断向秦国传回的情报受到秦国重视,并对魏韩等国进行打击,魏在公孙衍不断的进言中疏远了张仪,并把他撵下了台。

公孙衍接任魏国国相以后,利用中原诸侯国多次受到秦国打击的共同仇恨,充分发挥合纵的优势,从而把六国的思想统一到了出兵攻打秦国的认识上来。公元前318年,六国达成共识,以楚王为纵长,各国出兵攻秦。

但这六国表面上思想统一,在行动上却差之甚远。一方面,魏赵韩传统三晋势力因为跟秦国直接交界,平时也饱受秦国打击,所以他们行动迅速,而且求战意识浓厚。另一方面,楚齐两个大国表面答应合纵,私底下却碍于大国面子,不愿意跟秦国交恶,尤其是楚怀王内心惧怕秦国,暗地里打听齐军动向,齐国打楚国也打,齐国不动楚国也不动。

[var1]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魏赵韩三国兵马已在函谷关排开阵势时,齐国兵马还没出大门,楚怀王作为纵长也在半路上走走停停磨洋工,而另外一个诸侯国燕国也是左顾右盼,迟迟没有行动。

本来,中原各国为了这次行动,提前做了很长时间功课,魏国还跟西狄义渠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暗中策应,好给秦国来个东西夹击。

但纸上方案做得再好顶不上实际行动的检验,对于联军的进攻态势,秦国迅速作出了反映,除了派出大将樗里疾与司马错正面出击外,还用千匹文绣和一百名美女送给义渠,从而解除了秦国背后的威胁。

秦将樗里奚在充分观察当面敌情形势后,果断在函谷关对力量相对薄弱的韩军展开重点打击,并在修鱼大败联军,斩杀韩军主力八万多人,还俘虏韩军主将,从而一举击破魏赵韩三家联盟,其它诸侯见状纷纷半路而退,秦军大获全胜。

[var1]

纵观第一次函谷关之战,联军战败的原因不言而喻,就是齐楚两个大国相互观望造成的,作为纵长的楚怀王更是名不副实,落得了六国打一个反被挨打的笑柄。

第二次函谷关之战,中原四国合纵伐秦,秦国割地求和。

有了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的教训,魏赵韩三家似乎看到了楚国不能再信任的苗头,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传统大国齐国身上,希望齐国带他们一起抵御秦国的虎狼之师。

公元前298年,秦国展开了对楚国的灭国之战,齐国国相孟尝君认为这是攻打秦国的最好时机,于是联合楚国以外其它中原国家,准备合纵伐秦。由于燕国跟齐国有灭国之仇,燕国不愿参加。赵国由于刚换相国,腾不出手来参加战斗。最后就只有齐魏韩三个主要力量,和两个小国宋和中山国跟随作战。

[var1]

这支临时组建的多国联军在齐国国相孟尝君的率领下,一路过关斩将一直杀到函谷关下,由于秦国主要作战兵力都派到灭楚之战去了,秦昭王就派向寿在函谷关死守,两军在此相持达一年之久。

由于时值隆冬,联军兵马再多也无法拿下关隘,相反,还给联军驻扎带来麻烦。开春以后,眼看着攻打楚国的大军就要撤回,孟尝军命令齐国大将匡章带领兵士日夜攻城,守城秦军饥寒交迫,终于不敌联军败下阵来,当灭楚秦军得知函谷关失利的消息准备回师增援时,为时已晚。

眼见联军突破函谷关,毛寿带领秦军退守潼关,秦王不得不召集群臣研究对策,最终以割让原先抢占的魏韩城池为条件,与联军求和。

[var1]

第二次函谷关联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一是时机找得准,秦国主力都不在家。二是秦军缺乏主帅,都远征楚国去了。三是联军指挥有方,没有出现临阵逃跑的。这一战,齐国也算为魏韩两国出了口气,以往大战,魏韩只是挨打的份,这次不仅赢了,还收回来几座城池,既然秦国主动求和,也算给这次战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新鲜历史资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干将莫邪:春秋末期吴越偏居一隅,为何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铸造工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干将莫邪铸造的两把剑,吴越猛士,干将莫邪真实历史故事

    [var1]从这个地区所出土春秋战国之际的工艺品来看,不论是其纹饰还是造型,都只有高超铸造技术才能够完成。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吴越地区为春秋战国时期制造工艺的核心地区。对此,肯定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吴越明明偏居一隅,为何能够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铸造工艺呢?铸造历史悠久,深受时代推崇1.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 孔子和阳虎长得像吗?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阳虎与孔子,孔子的十大故事,孔子的故事全集完整版

    [var1]阳虎,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本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后来季孙氏在鲁国的权利超过了鲁国国君的权利,然而再之后,季孙氏家族后来却又被阳虎所控制。也就是说,阳虎通过控制季孙氏,实际上已经是掌握了鲁国的政权。阳虎掌握鲁国实权,就和当时的叔孙氏、孟孙氏和季孙氏(三桓)有了矛盾相争,但结果却是阳虎失败

  • 春秋战国虽然争霸你死我活,但也有铁骨丹心英雄本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铁骨丹心谁最厉害,丹心铁骨阅春秋,铁骨丹心将领名单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可谓是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周武王分封诸侯,使得这一时期格外的活跃,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民族进步都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那么多的诸侯国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战争,但却并不一棍子打死,都能给对方保留一定的回旋余地,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看,武王分封诸侯也是经过

  • 《芈月传》:丈夫秦王不仅是芈月最爱,更是她大女主人生的打造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芈月向秦王承认杀了他七个公子,芈月是怎么嫁给秦王的,秦王病危时和芈月对话

    [var1]《芈月传》中,芈月是楚国不受待见的公主,未出世就背负"霸星"之名,让楚威后忌惮,并三番五次对其加害。也许困境磨练人的意志,芈月不仅长成了窈窕淑女,还兼具美貌、勇气、智慧。只是,她逃不开身份的桎梏,最终以媵侍的身份随同公主芈姝嫁去了秦国。芈月初见嬴驷时,还是个年仅15岁、单纯聪慧的媵侍,而

  • 礼崩乐坏,被公公骗婚的不止有秦国的孟赢,还有齐国的宣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宣姜,宣姜最漂亮的照片,关于宣姜的电视剧

    富丽堂皇的新台行宫,15岁的齐国长公主“宣姜”作为新嫁娘含羞带怯地坐在婚床上,她心中疑惑,为何结婚仪式要在行宫举行,按理说,不是应该在卫国的王宫举行吗。难道,卫国的风俗和齐国不同……,还没想出所以然,已然听到有脚步声走进来,还似乎听到有人说“参见大王”为何是“参加大王”难道不是应该说“参见太子”吗。

  • 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秦国哪六位先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六世之余烈,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始皇帝固然伟大,他是大一统的直接开创者。但他的功业是站在大秦国六代先王开疆拓土,重创六国的基础之上。所谓“六世”,即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这六代秦国国君。秦国最终的基业

  • 朱元璋命刘三吾删节《孟子》,儒生冒死进谏,他只鄙夷地说: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三吾个人资料,刘三吾墓,朱明帝和刘三吾

    [var1]孟子虽然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真正受到重视是始于唐朝。文学家韩愈曾在《原道》一文中说:“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的说法自此开始流传。孟子及《孟子》一书的地位才不断上升。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将《孟子》列入十一经之内。北宋神宗时,《孟子》被列入科举考试科

  • 东晋时期的十六国混战,到底是有多么的动荡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毅东晋,东晋政治特点,中国通史东晋完整版

    期间北方各异族在北方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国家有数十个,大小不一,强弱不等,其中存在时间较长,且相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有16个,因此这段历史也被称作五胡十六国。如果要用一篇文章来介绍这段123年的历史,那篇幅实在是太长了,少说都要几万字。因此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十六国年间的大事年表,具体的十六国情况,就等以后我

  • 春秋战国,西周灭亡跟童谣等几个历史传说有没有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灭亡后诸侯争霸,朝代灭亡前童谣,西周灭亡的历史记载

    历史的传播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当朝史官的记录,一个是后世历史学家的补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珍贵资料。那么,春秋战国初期,西周的灭亡到底是周幽王无道造成,还是褒姒乱政造成的呢?我们从《东周列国志》中好像发现了一些踪迹。[var1]关于西周灭亡,民间的理由倾向于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戏弄了诸侯,等北狄真来侵

  • 公元前5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为啥会被吴国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国被楚国统治多少年,春秋五霸楚国争霸,楚国与战国七雄

    不过呢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马失前蹄,阴沟里翻船的经历。就比如楚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沃土千里的楚国,竟然会在公元前506年被吴国攻破国都郢都,不仅当时的楚国老大楚昭王逃往出走,就连前任老大,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都被伍子胥给掘墓鞭尸。[var1]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到春秋末期,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