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前5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为啥会被吴国打败?

公元前5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为啥会被吴国打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23 12:45:03

不过呢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马失前蹄,阴沟里翻船的经历。就比如楚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沃土千里的楚国,竟然会在公元前506年被吴国攻破国都郢都,不仅当时的楚国老大楚昭王逃往出走,就连前任老大,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都被伍子胥给掘墓鞭尸。

[var1]

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到春秋末期,会被吴国打败,遭受如此奇耻大辱呢?

先从楚国说起。春秋时期,除了楚国,晋国的实力也很强。再加上他俩是邻国,又相互看对方不顺眼,因此时不时的双方都要爆发一场战争。

[var1]

久而久之,到春秋后期,晋国和楚国都撑不住了,两个国家只好各自做出让步,然后说接下来不要再打了,还是先修生养息吧。

这下好了,楚国和晋国的实力衰落,不禁为吴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var1]

当时楚国的老大是楚昭王,虽说他被成为楚国的中心之主,但是在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内政腐朽,还跟邻国唐国、蔡国不合。

公元前506年,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共18国在召陵会盟,商议伐楚。趁这个机会,吴国再次发兵楚国。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十八个国家为吴国牵制了大量楚国军队,吴国还真不好拿下楚国。

[var1]

另外呢,晋国是一向和楚国不对付的。为了牵制和削弱楚国,晋国派楚国亡臣屈巫前往吴国,向吴国教授各行各业的知识,让吴国的军事、经济、政治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晋国的传道授业解惑,吴国就发展不起来。发展不起来,也就无法将楚国怎么样。

[var1]

另外呢,吴国还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才,国力不断增强。

在这种楚国内忧外患,吴国却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楚国国都被吴国攻破,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石碏虽然大义灭亲,但也有失察之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碏谏宠,石碏是什么材料,石碏大义灭亲全文拼音

    提到大义灭亲这个词,大家都想到出自春秋战国《左传》的一篇史记,从那时候开始,人们都把敢于对亲人的过错进行纠正,叫做大义灭亲。但是,作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卫国大夫石碏在儿子石厚小时候就跟卫桓公的弟弟州吁鬼混,他就发现了苗头,以至发展到唆使州吁弑兄夺位,犯下滔天大罪,他有没有失察之责呢?家教之责。现代教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何鲁国却能活到前249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史称,秦始皇灭六国历史背景,秦始皇只灭六国为何却统一了齐国

    但再怎么不可能,鲁国最终还是活到公元前249年,此时离秦国吞并韩国,仅过去19年。离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也仅过去28年。相比于那些春秋时期就被吞并灭国的小国家来说,鲁国的运气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夹杂在齐国、楚国之间,鲁国能存活这么久实属不易。既然是小国,连战国七雄都排不进去,为何却可以存活到公元前

  • 秦国公主孟赢:本是嫁太子,却因美貌被公公收入后宫,记入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公主孟赢现状,孟赢太后,大公主为什么叫孟赢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秦王赢驷的长女孟赢公主,是芈月在秦王宫认识的难得性格脾气都相投的人,也是芈月的好朋友,曾经几次救助芈月于危难之中。后来为了国家利益,远嫁燕国,成为燕国的王后。[var1]孟赢公主前半生为了秦国,为了父王,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后半生为了自己的儿子筹谋,又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他与苏秦

  • 嬴稷:战国“超长待机”的腹黑霸主,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嬴稷简介,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嬴稷统一了六国吗

    [var1]对一个国君来说,他把大秦带到了一个新台阶,直接帮他曾孙子嬴政扫平了统一六国的障碍,是霸主、雄主。但对于他的对手和有利益冲突的人来说,就绝对是狠毒奸诈了,并且寿命超级长(在那个平均寿命30-40岁的年代,他活到75岁)在战国时期可是熬死了多位对手和亲人,堪称战国超长待机中的战斗机,在位时间

  • 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清明节,从追忆怀念演变为珍爱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明节怀念爷爷怎么说,清明节怀念先烈感悟,清明节怀念语句图片

    清明节,作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从古至今都是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这个节日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如今的清明节,不单单是对逝者的追忆,对过去式的怀念。相反,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绵长的珍惜。相传,春秋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期间,因饥饿面黄肌瘦寸步难行,随行介子

  • 战国名将李牧之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哪种更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由于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在历次战斗中都能险中取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即使到了现在,人们谈起李牧,不仅为他的军事才能折服,还为他的冤死感到惋惜。而对于李牧的死,《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载,虽然结果都是以死为终,但过程却大相径庭,到底哪种说法更确切一些呢?按《史记》的记

  • 李世民:别人家的孩子,17岁营救隋炀帝,20岁封秦王,28岁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成为李渊的次子。自幼就十分聪明的他,什么博览全书、学习武艺都是他的基本功,可以说李世民能有后来的成就,跟他从小的勤奋是离不开的。就这么的,打小就优秀、努力的李世民,便受到许多长辈们的喜爱,尤其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在李世民不过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仅仅13岁的女儿许配给了李世

  • “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永乐皇帝第二子汉王朱高煦传记1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的盛世局面,汉王朱高煦正史,唐太宗打造了什么盛世

    [var1]永乐皇帝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人乃一母同胞,皆为常皇后所生。与其余二人不同,朱高煦长相英武,颇类朱棣。他身长七尺余,行动敏捷,善长骑射,且诡诈多智,常以材武自称。据说,他两腋生有若龙鳞者数片,因而自命不凡。朱高煦自小便为人狡黠狠愎。太祖皇帝时召集秦、晋、周、

  • 春秋争霸赛:强大的诸侯,为何只争霸,而不是直接取代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诸侯争霸实力排名,天子和诸侯,史记天子与诸侯的思维导图

    春秋时期开启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何强大的诸侯国,没有取代周天子的地位,进而重新建立新秩序,成为新的天子呢?这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面临的压力与问题,并不是每一个诸侯能够制衡的。周朝建立到平王东迁洛邑,建立成周政权。开始东周时代的新秩序重建,而这时的诸侯国形势已经不是周初建立的情况

  • 他是春秋战国名将,通晓兵法创建武卒战队,还是一名常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的十大名将,战国武卒,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军事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当初离家时许下的诺言,他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历任三个国家军事统帅,不仅通晓兵法始创特种兵,还是一名常胜将军。这样一名战将会是谁,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出生于春秋卫国的吴起,自幼家庭富足,是当地有名的富二代。但吴起从小就是个官迷,父母也倾其所有为他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