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秦国哪六位先王?

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秦国哪六位先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1/22 14:52:2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始皇帝固然伟大,他是大一统的直接开创者。但他的功业是站在大秦国六代先王开疆拓土,重创六国的基础之上。所谓“六世”,即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这六代秦国国君。秦国最终的基业,与这六位帝王的励精图治,变法图强密不可分。

[var1]

秦国在春秋时期曾称霸一时,尤其在秦穆公时期秦国曾为春秋五霸之一。当时秦国的东方乃是强大的晋国,两国国力相当,故秦国无力东进,于是秦穆公转而向西开拓,攻灭西戎建立的数十个小政权,开拓了秦国的疆土,将秦国打造成西部霸主。但秦穆公去世后秦国便一蹶不振,之后的数十位君主皆庸碌无为,及至战国初期,秦国已经被东方六国甩在了身后。直到秦献公继位,秦国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但秦献公在与魏国交战中中箭不治身亡,年轻的秦孝公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孝公,名渠梁,乃秦献公之子。他即位后立志振兴秦国,为此广纳贤良,任用出身卫国的公孙鞅实施变法,前后将近二十年,秦国国力大振。大秦帝国的霸业,实自秦孝公始。秦孝公乃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var1]

秦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嬴驷继位。不久,嬴驷去公号而称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代王,史称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因与商鞅有间隙,故在即位之初所作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车裂商鞅。但他非常清楚,商鞅的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关键,故而商鞅虽死但其法仍旧被继承,随着变法的深入,秦国的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为其对抗山东六国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推进变法的同时,秦惠文王在外交上采取“连横”的策略,他重用张仪,令其出使六国分化其组成的抗秦联盟,以便秦国坐收渔利。军事上则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夺取魏国河东之地;吞并蜀国,极大地扩张了秦国疆域;向西则击垮义渠,消除了秦国东进的后顾之忧。秦惠文王乃是秦始皇的高祖父。

秦惠文王的妻子,即热播剧《芈月传》中主角芈月的原型,这位奇女子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名字,因被册封为“八子”(妃嫔的一个等级),故史称“芈八子”。后来其子嬴稷成为秦国国王,故她又被称为“宣太后”。宣太后一生堪称传奇。她先嫁给惠文王,惠文王去世后被逐出秦国。秦武王死后嬴稷被接回秦国继位,由于嬴稷年幼,宣太后开始掌握秦国朝政。她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个儿子,但同时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皆为维护秦国利益。所以她利用自己和义渠王的亲密关系,将义渠王引诱至秦国王宫并一举铲除之,秦国顺势彻底灭掉了义渠国。宣太后在长期执政后,引起嬴稷的不满,最后不得已将权力交还给嬴稷,自己则隐退后宫直至去世。宣太后乃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var1]

秦惠文王之后,秦武王嬴荡继位。秦武王本人武艺高强且好战,在位期间继续向东不断扩张。但因其年轻气盛,欲问鼎天下,于是率领军队抵达周王国国都索要九鼎。不幸的是他在亲自举鼎时被千斤重的鼎压垮,全身骨裂而亡。秦武王是秦始皇的曾伯祖父。

武王之后,他的异母兄弟昭襄王嬴稷继位。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共担任国王五十六年。秦昭襄王在位前期,朝政掌握在宣太后与穰侯魏冉手中,至其年长后夺回政权,开始实施自己的抱负。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计加剧了六国之间的内耗,并出兵参与五国伐齐,一度打得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齐国虽然最后在田单的努力下收复失地,但也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在此之前,秦国与齐国分别为东方与西方的最强国,两国甚至一度决定同时称帝。经此一战,齐国彻底失去了与秦国并驾齐驱的资格。同时,昭襄王频繁对楚国用兵,夺取楚国大片土地,并将楚怀王骗至秦国幽禁而死。与秦国相邻的军事强国赵国,也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尽数灭其精锐,此后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后来六国联手攻秦,但均被昭襄王挫败。

最重要的是,秦昭襄王亲自灭掉了东周,终结了延续八百余年的周王朝。他在位期间,秦国扫清六合的局势已经明朗。但昭襄王尚未完成这一大业便“中道奔殂”,实在是相当可惜。秦昭襄王乃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var1]

昭襄王之后是秦孝文王继位,孝文王名为嬴柱,乃昭襄王之子,秦始皇的爷爷。但由于他爹昭襄王的超长待机,孝文王在正式继位的三天后便随他老爹而去,把大秦留给了秦始皇他爹嬴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在位三年后去世,秦王嬴政继位。嬴政先平定了自己弟弟的叛乱,后铲除了吕不韦嫪毐、赵太后等专权者,将大权收归自己手中。之后开始平定六国之战,于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统一,建立大秦帝国。

因此,大秦帝国是真正在血与火中建立。但由于“封建(分封建国)”势力强大,秦始皇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压制六国残余势力。因此,在秦始皇龙驭宾天后,他所建立的大帝国迅速分崩离析,天下再次进入割据时代。继之而起的是楚汉之争,这场持续了四年的大战再一次打击了六国贵族,使之彻底丧失反扑的能力。最后,汉高祖刘邦在三大功臣的协助下,再一次完成了统一,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帝国。虽然统一的大帝国形态在汉朝时期才真正得以稳固并形成定制,但无可否认,秦始皇乃是这一制度的真正开创者与先行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雏形,这正是大秦帝国留给中华民族的无价遗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命刘三吾删节《孟子》,儒生冒死进谏,他只鄙夷地说: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三吾个人资料,刘三吾墓,朱明帝和刘三吾

    [var1]孟子虽然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真正受到重视是始于唐朝。文学家韩愈曾在《原道》一文中说:“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的说法自此开始流传。孟子及《孟子》一书的地位才不断上升。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将《孟子》列入十一经之内。北宋神宗时,《孟子》被列入科举考试科

  • 东晋时期的十六国混战,到底是有多么的动荡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毅东晋,东晋政治特点,中国通史东晋完整版

    期间北方各异族在北方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国家有数十个,大小不一,强弱不等,其中存在时间较长,且相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有16个,因此这段历史也被称作五胡十六国。如果要用一篇文章来介绍这段123年的历史,那篇幅实在是太长了,少说都要几万字。因此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十六国年间的大事年表,具体的十六国情况,就等以后我

  • 春秋战国,西周灭亡跟童谣等几个历史传说有没有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灭亡后诸侯争霸,朝代灭亡前童谣,西周灭亡的历史记载

    历史的传播主要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当朝史官的记录,一个是后世历史学家的补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珍贵资料。那么,春秋战国初期,西周的灭亡到底是周幽王无道造成,还是褒姒乱政造成的呢?我们从《东周列国志》中好像发现了一些踪迹。[var1]关于西周灭亡,民间的理由倾向于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戏弄了诸侯,等北狄真来侵

  • 公元前5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为啥会被吴国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国被楚国统治多少年,春秋五霸楚国争霸,楚国与战国七雄

    不过呢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马失前蹄,阴沟里翻船的经历。就比如楚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沃土千里的楚国,竟然会在公元前506年被吴国攻破国都郢都,不仅当时的楚国老大楚昭王逃往出走,就连前任老大,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都被伍子胥给掘墓鞭尸。[var1]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到春秋末期,会被

  • 春秋战国石碏虽然大义灭亲,但也有失察之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石碏谏宠,石碏是什么材料,石碏大义灭亲全文拼音

    提到大义灭亲这个词,大家都想到出自春秋战国《左传》的一篇史记,从那时候开始,人们都把敢于对亲人的过错进行纠正,叫做大义灭亲。但是,作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卫国大夫石碏在儿子石厚小时候就跟卫桓公的弟弟州吁鬼混,他就发现了苗头,以至发展到唆使州吁弑兄夺位,犯下滔天大罪,他有没有失察之责呢?家教之责。现代教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何鲁国却能活到前249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史称,秦始皇灭六国历史背景,秦始皇只灭六国为何却统一了齐国

    但再怎么不可能,鲁国最终还是活到公元前249年,此时离秦国吞并韩国,仅过去19年。离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也仅过去28年。相比于那些春秋时期就被吞并灭国的小国家来说,鲁国的运气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夹杂在齐国、楚国之间,鲁国能存活这么久实属不易。既然是小国,连战国七雄都排不进去,为何却可以存活到公元前

  • 秦国公主孟赢:本是嫁太子,却因美貌被公公收入后宫,记入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公主孟赢现状,孟赢太后,大公主为什么叫孟赢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秦王赢驷的长女孟赢公主,是芈月在秦王宫认识的难得性格脾气都相投的人,也是芈月的好朋友,曾经几次救助芈月于危难之中。后来为了国家利益,远嫁燕国,成为燕国的王后。[var1]孟赢公主前半生为了秦国,为了父王,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后半生为了自己的儿子筹谋,又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他与苏秦

  • 嬴稷:战国“超长待机”的腹黑霸主,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嬴稷简介,秦国灭六国的实际奠基人,嬴稷统一了六国吗

    [var1]对一个国君来说,他把大秦带到了一个新台阶,直接帮他曾孙子嬴政扫平了统一六国的障碍,是霸主、雄主。但对于他的对手和有利益冲突的人来说,就绝对是狠毒奸诈了,并且寿命超级长(在那个平均寿命30-40岁的年代,他活到75岁)在战国时期可是熬死了多位对手和亲人,堪称战国超长待机中的战斗机,在位时间

  • 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清明节,从追忆怀念演变为珍爱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明节怀念爷爷怎么说,清明节怀念先烈感悟,清明节怀念语句图片

    清明节,作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从古至今都是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这个节日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如今的清明节,不单单是对逝者的追忆,对过去式的怀念。相反,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绵长的珍惜。相传,春秋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期间,因饥饿面黄肌瘦寸步难行,随行介子

  • 战国名将李牧之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哪种更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由于他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在历次战斗中都能险中取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即使到了现在,人们谈起李牧,不仅为他的军事才能折服,还为他的冤死感到惋惜。而对于李牧的死,《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载,虽然结果都是以死为终,但过程却大相径庭,到底哪种说法更确切一些呢?按《史记》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