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为什么国人对宋朝评价较低,而外国对宋朝评价却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2/7 22:09:19

一部分认为辽国(契丹政权)是正宗的中国文明,这是因为辽国军力强盛,一度击败北宋和西域诸国,疆域面积和地区影响力远超北宋,因此在唐朝灭亡后,西欧、中亚等地的外国人普遍只认可中国是辽国契丹政权。

另一部分则是认为北宋农耕文化为正宗的中国文明,因为宋朝虽然疆域和地区影响力不及辽国,但是生产力水平更为先进,在科技文化方面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更强,所以他们认可北宋的正统地位。

至于部分外国学者对宋朝评价极高,而国人对宋朝评价不高的现象应该辩证看待,这正是由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别所造成的。

传统中国史观判定一个王朝强弱,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疆域面积。而广阔疆土背后则是以强大武力作为支撑的,故而在封建时代,武力的强大就决定了这个政权的绝对权威,周边邻国由于忌惮外部强大的军事威胁,纷纷成为其附属国,无形之中就塑造了一个法定的权威政权。

但是宋朝却与传统的汉、唐王朝不同,首先它是不足以称之为大一统的王朝,不光中国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没收复,国家西部的控制力也严重不足。其次,宋朝是崇尚文治的时代,武将的权力和地位很低,就决定了宋朝的军事相对落后,甚至连西域的小国都能屡屡击败宋朝,可见宋朝当时的国际地位多么低,连最起码的国家主权都维护不了,反而丢城失地,年年花钱买太平,作为国家荣誉感极强的中国人,怎能不扼腕叹息?又怎能评价的高?

相对于中国人激亢的民族情愫,外国人倒可以抛开家国主观情怀,以历史唯物史观来客观看待宋朝的发展。外国史学家将宋朝历史剖析的很细致,从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变法中总结政治经验,看到了古代中国版本的“凯恩斯主义”;在指南针、印刷术的发下探寻到了科技创新的奥妙;从宋词中领略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外国人对这个富有特色的朝代充满了新奇,随着对宋代了解越深,越能够体会到宋朝的魅力。

更多文章

  • 元朝冷知识——蒙哥时期汗位的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忽必烈蒙哥争夺汗位4年,蒙哥儿子为什么没有继承汗位,争夺汗位

    蒙哥,拖雷长子,太祖三年十二月(1209年1月)生,据说当时晃豁坛部萨满预言其“后必大贵”,故取名Mongke(意为长生)。幼时养于太宗二皇后昂灰斡耳朵,及长,授分民;1232年拖雷死后,归藩邸领其部民。1235年参加“长子出征”,征服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又率军攻斡罗思也烈赞城(今梁赞),拔之。他

  • 梁山好汉宋江被擒后,留下2个难解谜团,至今无人能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宋江被千刀万剐而死,梁山好汉宋江为什么死,宋江死后剩下的梁山好汉都怎么了

    《水浒传》毕竟是一部小说,与真实历史差距很大。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爆发于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带领三十六个骨干,在梁山一带聚众起义,打家劫舍对抗朝廷。不过他们并未像《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把水泊梁山当成根据地,而是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先后转战青州、齐州、濮州一带,攻州打县,千里转战。 到了宣和三

  • 梁山中隐藏的高人,他远比宋江聪明百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江李师师,第一个看透宋江的人,梁山最聪明的4个好汉

    鲁智深是以提辖的身份出场的,提辖在宋朝主要负责掌管本区军队训练和抓捕盗贼等,所以大宋的各类事物所都有提辖的存在,包括问寺院,左藏库,都茶场等地。我们称鲁智深是梁山上的独一无二的侠客好汉。北宋时期,奸臣当道,社会风气不正,他用自己的拳头铲除恶霸,帮扶弱者,被逼无奈后,剃发出家,最后成为佛门中人,算是

  • 松锦之战后,明朝并未迁都,为何孙传庭败死,崇祯却要迁都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对孙传庭死的态度,崇祯迁都,主角穿越成崇祯迁都南京的小说

    当然,这种局面类似中原王朝掌控着的燕云十六州和一心想突破燕山天险入侵的少数民族。如此,清朝想要入主中原就费劲了。虽然清朝在松锦之战后紧接着又发动了第五次迂道入关之战,但是此行仍然是绕道燕山突进内地的。同时,清军此行的目的还是以摧毁明朝战争潜力为主,以迫使明朝南迁。但是崇祯即使选择求和也没有动过南迁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饮下杯中酒,解下手中兵权,解下朕的心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掷杯释兵权,柴荣恢复赵匡胤兵权,赵匡胤为何不统一后再解除兵权

    那么,参与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是哪九位大将呢?他们分别是: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韩重赟、王彦升、罗彦环。在这九位大将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是“义社十兄弟”成员,是赵匡胤的结拜哥们,赵彦徽虽然不是“义社十兄弟”成员,但和赵匡胤也拜为兄弟,《续资治通鉴长编》:“与上(赵

  • 李闯王打过来之前,崇祯完全能跑掉,听到这样1句话,他决定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万幸的是,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仿佛神奇的催化剂,反而让这个看似稚气未脱的少年,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天下臣民都在替他捏着一把汗,他已经大刀阔斧地出手了。崇祯的第一刀,稳准狠地砍向了权奸魏忠贤。魏忠贤的倒台,使得这个少年天子的声望一时如日中天,威信和能力得到臣民的一致赞誉。崇祯漂亮的三板斧,使得灰心丧气的

  • 李自成败死之谜?错信一人,连杀两人,逼走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通观《明史》、《平寇志》、《绥寇纪略》、《明史纪事本末》、《鹿樵纪闻》、《明季北略》、《陕西通志》和《米脂县志》等史籍,对于李自成杀李岩一节,一致肯定李自成是采用莫须有的罪名指使牛金星以突然袭击的手段斩杀李岩的。而且李自成杀李岩时,大顺军正处在山海关战败后的狼狈与连续遭逢挫败的危局之中!那么为什么

  • 崇祯朝最后一次派兵“讨贼”,如同儿戏,大明朝不亡真是没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讨贼檄文,讨贼檄文最霸气的,讨贼军

    前线的失利,已经让崇祯帝好几天吃不下饭了,在朝堂上他面对百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朕非亡国之君”,他不愿把祖宗留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发誓要御驾亲征。其实他并不是真想亲征,而是想考验一下群臣,因为他接着又对大臣们说:“卿等能无为朕分忧哉?”还别说,崇祯话音刚落,内阁首辅陈演和几位阁臣都纷纷请命,要替皇帝督

  • 李自成白白丢掉到手的皇位,因为他犯了一个大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顺军队一路上所向披靡,明朝军队毫无抵抗能力,三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就攻到了北京城,随着崇祯帝吊死煤山,明朝也正是灭亡。大顺掌握了黄河以北,山海关以内的大部分领土,统一全国的霸业即将实现。可是,拥有绝佳机会的李自成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呢?关于李自成有一部《闯王进京》的京剧作品,剧中演绎了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嫉

  • 李自成失败的两个重要因素:忽视了一寸土,滥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闯王李自成个人资料,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李自成第二卷

    李自成农民出生,他深知农民疾苦,口号喊出“均田免赋”,农民们纷纷响应,拥护李自成,加入他的起义军,部队瞬间发展成百万之师。李自成挥师攻占西安,占领陕西,所到之处,百姓拥戴,所向披靡。夺取陕西后又趁势朝北京进发,不久,北京便沦陷,明王朝覆灭。李自成打下了江山。好景不长,江山是打下了,但是打江山易,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