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太平军西征遇到了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洪秀全派翼王石达开进驻湖口前去坐镇西路军。对石达开来说,局面是相当严重的。半年来,太平军屡次战败,失地千里,军心相当混乱,甚至发生过湖口西营太平军准备叛变的事;九江、湖口一线的布署、兵力又相对较弱,要想跟士气正旺的湘军作战很难取胜。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能看出一个将领的的智慧,石达开不愧为一代名将。面对这些不利的情况,石达开采取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可以称之为教科书式的策略。
第一、他命令秦日纲、陈玉成等坚守在蕲州、广济、黄梅一线。从湘军后方威胁武昌,迫使湘军陆师掉头向西。为自己重新进行兵力部署争取了时间。当一八五五午一月二日曾国藩到达九江时,才发现中了石达开的计谋。
第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十二月二十四日,太平军以九十人突袭吴城镇,清军四千余人闻风溃逃,太平军将清军刚造的百十余号战舰,七百余尊大小炮全部收入囊中,大大加强了水师的力量。
第三、石达开还在兵力上作了很大调整,命令林启容坚守九江,黄文金坚守湖口;命胡以晃带兵至湖口,罗大纲带兵到九江对岸的小池口,直接投入了战斗。这样,集结在九江、湖口一线的太平军总数约有近两万人,在兵力上也只是比湘军略微的少一点,上有一战之力。
当部署好这一切,下面所需要的就是等待了,静静的等待敌人的进攻。
1855年的第一天曾国藩终于决定攻打九江了。至此,两位近代史上的军事奇才终于对上了——二十四的翼王石达开和四十五岁的湘军统帅曾国藩的第一次对垒。对于此战,曾国藩是踌躇满志,对于他的对手,这个二十四岁的毛头小子,我想那时的曾公必然是没有放在心上的。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总有那么一些人生来就是上天的宠儿,他们天赋异禀,他们仿佛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达到别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
这场战役最终是以湘军大败告终,二十四岁的翼王终于还是打败了曾国藩,逼得曾公发出:“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彷徨”这样的感叹后,跳水自尽。要不是被部下所救,也就没有后来的曾文正公了。
纵然翼王文韬武略,但当他遇到洪秀全的那一刻,命运便已经给他定好了结局。1857年5月因为对洪秀全等一众所作所为的不满,石达开带兵离开天京。1863年6月石达开在大渡河被清军包围,一代名将自知此战胜利无望,为了给自己的兄弟们谋条活命,不惜将自己交给清军。同年8月,一代英雄人物石达开在成都被清军凌迟处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据史料加载在行刑的过程中,石达开始终是一声不发,令人称奇。
令人感慨的是,翼王的大义却没有换来自己部下的活命,清军后来将大渡河投降的太平军屠杀殆尽。石达开一死,没过多久曾国藩的湘军便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太平天国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