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打了几十年,也分不清。眼看曹魏经过几代人努力就要收割东吴和蜀汉了,司马家的人公然跳出来抢人头,就有了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晋称帝,鲜卑作乱,用时15年锤废了鲜卑,随后晋灭孙皓的东吴,三国鼎立彻底结束。在他统治的前二三十年里,司马炎是一个做出巨大努力的好皇帝。他关心农业,改革田赋制度,栽培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创造了太康的盛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慷慨节俭,蜀汉和东吴的许多朝臣都被司马炎再次任命。比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瑾,在晋朝担任江州刺史,甚至曹家的宗室也可以在朝廷做官。
对于那些直言进谏的甚至是责骂他的大臣,司马炎很少治他们的罪。资治通鉴里评价他是一代贤君,资治通鉴评价他是一代贤君,秦朝施行暴政,二世而亡就算了。这司马炎这么贤明之人,为何西晋仅有51年呢?其实说是51年也算说多了,在291年,司马炎儿子继位第二年就出现了“八王之乱”,历时26年西晋就名存实亡了。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他没能坚持自己的良好秉性。司马炎统治后期,生活极其奢侈,下面的官员也纷纷效仿,天天敛财,争权夺利。当时有个叫石崇的刺史,居然靠抢劫伤人发了财。这样的人不但没事,却还在做他的刺史。可想而知,西晋的官场已经腐朽到了根上了。
司马炎也沉溺于美色,这创造了古代皇帝的记录,并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那么他的后宫生活有多颓废呢?据说古代皇帝后宫有3000个美女,其实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就算皇帝有几十个妃子,也是很多的。最多偶尔临幸几个漂亮的宫女。
司马炎就厉害了,他的后宫据说超过一万人。这么多的后宫佳丽是怎么来的?司马炎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选美,所有在编公务员未婚的女儿都要先让自己挑选。选美期间不允许结婚。结果,司马燕的后宫超过了5000个。三国统一后,他收集了孙吴宫中所有的美女,因此他的后宫人数超过了一万,打破了古代帝王后宫人数的记录。人太多了,司马也很苦恼。他每天都不知道谁该是幸运儿,就坐着羊车在后宫游荡。羊车停在谁的门口或者谁的跟前,他就临幸谁,由此诞生了“羊车望幸”这个成语。司马炎也是第一个用羊来拉车的皇帝,还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开国皇帝都这么荒淫可笑,西晋不亡才怪。其次,司马炎的继任者太糟糕了。西晋的第二个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这个皇帝是什么样的?可能大家伙最近都知道一个成语叫“何不食肉糜”,这个成语在经济学家许宪春的灵活就业指南中再次翻红。这个典故是傻子皇帝司马衷创立的,293年西晋发生饥荒,没有粮食,普通公务员都快吃不上树皮了,冥思苦想半月有余说出了“没有粮食吃,不用怕,人民可以喝肉粥”。这不是傻子是啥?
司马衷的皇后叫贾南风。贾南风长得不咋样,为人狠毒,一直把持朝政,傻子皇帝被他完全控制。其实司马炎把皇位之所以传给了司马衷,是因为司马忠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名叫司马遹。司马炎说,他在司马遹身上看到了祖父司马懿的影子。但他没想到就因为这句话,这个聪明的孩子却被贾南风杀死,最后彻底毁灭了西晋。
贾南风也是挑起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那么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呢?贾南风杀太子司马遹的时候,八王之乱已经在蓄势待发了。首先出现了楚王司马玮。当时朝廷里有一个叫杨骏的重臣,是贾南风独揽大权的绊脚石,于是贾南风联合司马玮杀了杨骏。
第二个出场的是汝南王司马亮。他是司马懿的第三个儿子,辈分非常高,所以杨骏死后,他进宫辅佐朝廷。贾南风自然不肯放权,于是联合司马玮再次杀了司马亮。司马玮这么努力,肯定是想分点好处。结果贾南风过河拆桥,找了个借口把司马玮处死了。随后赵王司马伦出场,司马伦,也是司马懿的儿子,辈分依然很高,见贾南风杀藩王还干掉自己兄弟,就直接杀了贾南风,自己篡位当了皇帝。
第四个出场的是齐王司马冏,他和司马伦一起做掉了贾南风,他也下了不少功夫。没想到司马伦不讲武德,趁机篡位称帝,一起做藩王,一起打仗。凭啥你去当老板?司马冏不服气,和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一起灭了司马伦。这已经出现六个藩王瞎搞了,而这个司马冏也是个不讲武德的家伙,趁机称霸朝政。此时,第七位藩王长沙王司马乂出现了。他以清君侧的名义杀了司马冏,自己也掌控了朝政。这一刻,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也不服气了。还是那句话一起干活,又换别人当老大了。他们领着军队和司马乂打了起来。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跳出来,把司马乂干趴下了。东海王司马越顺利摘得桃子,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司马懿与儿子司马昭、司马师太过聪明,孙子司马衷就成了傻子。自此后面也流传一句话: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倘若十分都用尽,后辈儿孙不如人。
请留言讨论。我期待你的关注与点赞。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