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擒贼先擒王最可行。可惜两军的距离有点远,张巡一时间犯了难。有一员猛将拍马而出,请命道:“让我来!”那人接过张巡手中的弓箭,搭弓射去,嗖的一声,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众人一齐欢呼。这位神箭手,是张巡手下的大将南霁(jì)云,在家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他这一箭,射得士气大振。叛军眼看攻不下雎阳,索性玩了一招阴的,只围城不攻打,就等你弹尽粮绝。还有更气人的,城外的麦子熟了,叛军兴冲冲地割麦子。无可奈何的张巡,突然间找到了灵感。他让士兵敲起了鼓,叛军赶紧停止收割,准备进攻。
张巡这头儿却没了反应,叛军又开始割小麦。,一拿起镰刀,张巡又命人敲鼓,这样几次三番,叛军都乐了:“玩藏猫猫呀,爷还不听呢!”趁着叛军放松警惕,南霁云带兵冲向了敌阵。他的目标也奇怪,不杀一兵一卒。他冲着尹子奇的军帐去了,见一个杀一个,好不痛快。尹子奇正在帐中养病,亲兵好不容易杀开一条血路,保着他逃走了。指挥的将领逃了,叛军乱成一团。南霁云掉过头来,和张巡前后接应,杀了个痛快。接连吃败仗,左眼又被射瞎,尹子奇气不打一处来。他就不信邪了,凭借后勤力量,十三万人还打不了七千人?
他让士兵挖掘壕沟,高筑栅栏,想困死唐朝守军。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南霁云主动请命,去外地搬兵。他先去了彭城,御使大夫许叔冀拒绝了,他怕张巡立功,风头盖过自己,给出的理由却堂而皇之:雎阳受不住了,别去做无谓的牺牲。南霁云气得浑身发抖:“雎阳一旦失守,江南生灵涂炭,你也无法幸免。”带着三十名骑兵,南霁云又去了临淮,向贺兰进明求助。
南霁云说:“临淮和雎阳很近,唇亡齿寒,雎阳陷落,临淮势必遭受兵灾。”贺兰进明没表态,摆上丰盛的酒席,招待南霁云。南霁云吃不下去:“雎阳城里的老百姓,都易子而食了,我还能吃得下吗?”“南将军,回雎阳是死路一条,不妨留在这里,保你步步高升!”话说到这里,只见南霁云猛地拔出佩刀,砍断中指,说:“誓如此指,与雎阳共存亡!”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预料到了,带领七千多士兵守城十个多月后,张巡和南霁云寡不不敌众,被俘就义。与您分享南霁云的故事。安史之乱后,南霁云协助张巡死守雎阳十个月,阻止叛军南下江淮,借助江淮一带雄厚的财力,大唐续命一百多年。雎阳守将是张巡,他负责巧用计谋,南霁云拼力协助,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唐武将的风骨:不屈服,不放弃,小人物可以改变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