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资治通鉴之三国正史15:曹操哭鲍信,领导如戏,全靠演技

资治通鉴之三国正史15:曹操哭鲍信,领导如戏,全靠演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4/1 0:03:46

【原文】鲍信战死,操购求其丧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

【译文】鲍信战死,曹操悬赏寻找他的尸体,但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就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下葬时,曹操亲去祭奠,放声大哭。

首先介绍人物,鲍信是谁?

史书上对于鲍信的介绍不多,主要事迹有:

一是在董卓还没有擅权的时候,力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

二是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后,在老家拉起来一支步兵两万、骑兵七百人的雄厚力量;

三是讨伐联盟破裂后,欣赏曹操才能,劝其脱离袁绍;

四是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便把曹操迎立为兖州牧。

整体而言,鲍信有勇有谋、有胆识有眼光,尤其是他对曹操的器重和支持,直接把兖州的地盘让给了曹操,可以说是曹操起家的重要人物之一。

公元192年,曹操在寿张迎击黄巾军。由于轻敌,曹操部队被青州黄巾军包围,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自己却战死,时年四十一岁。

后来,曹操因为找不到他的尸体,就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下葬时,曹操亲自去祭奠,放声大哭。

曹操哭鲍信,就如其哭典韦一样,既有真情的流露,也有表演的成分,还有长远的谋虑。

一是作为普通人,这是曹操对贵人战死的哀悼。

创业初期的曹操,能够像鲍信一样为曹操服务的人确实不多,尤其是在曹操脱离袁绍、无路可去的时候,在鲍信等人力荐下,兖州的地方大佬一致同意曹操入主兖州,给了曹操实实在在的地盘。可以说,鲍信是曹操早期的贵人,没有鲍信的全力支持,就没有曹操的快速起飞。

二是作为创业者,这是曹操对人才损失的痛惜。

正如本文所列鲍信的事迹,鲍信有勇有谋、有胆识有眼光,《魏书》评价其“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是曹操早期创业团队的核心人员。在曹操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这样一个人才的牺牲,必然对曹操是一个重大损失,让创业之路蒙上阴影。曹操通过哭鲍信,树立起一个爱惜人才、重情重义的领导者形象。

三是作为权谋家,这是曹操对失败结果注意的转移。

当时兖州本地大佬对于曹操进入兖州的前提条件是快速剿灭当地的黄巾军。曹操入主兖州后,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紧接着就是这次失败。

据《魏书》记载:

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而卒与贼遇,遂接战。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

可以说,这场对青州黄巾军的失败,起因是曹操的轻敌大意、恃胜而骄。比起战斗的失败、鲍信的阵亡,让曹操更担心的是军心的不稳以及当地势力对于他能力的怀疑。

于是,曹操采取了雕刻鲍信木像、亲自祭奠放声大哭这样的一种行为艺术,一方面表达自己对这次失败的反思,向兖州的地方大佬释放承认作战错误、承担失败结果的信号,另一方面则是把对失败的恐惧感转移到对鲍信阵亡的哀悼、转移到曹操爱才惜才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军事领域的危机对政治领域的影响。

综上所述,曹操通过哭鲍信,既是对鲍信的真情流露,也是爱才惜才的人设塑造,更是对失败后果注意的成功转移。对我们的示是:

如果我们是组织的成员,要站在领导的立场去思考突发事件对于领导、对于组织的实际影响,进而理解、看懂领导行为背后的逻辑,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方式。

如果我们是组织的领导,就必须利用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通过自己的行为艺术甚至是表演,去释放信号、展示能力、扩大影响,以取得有利于组织、有利于个人的最佳结果。

更多文章

  • 范蠡:辅佐君王成霸主,赚钱更有一套,从古至今做生意就四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我国古代了不起的政治家、谋略家。他出身贫寒、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出任相国,被封上将军,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他功成名就、激流勇退,遨游山水之间,却成就商业神话。[var1]他叫范蠡,一个能文能武能赚钱的传奇人物。有人把“蠡”念作“鳌”或“蛊”,其实是li(三声,音同“里”)。时间:春秋坐标:越国(

  • 东汉末年,“黄龙见谯”屡屡发生,是天垂异象还是政治炒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后期出现什么现象,马超攻潼关原因,王莽刘秀大战天降陨石

    单飏认为在谯郡将会有“王者兴”,并进一步指出用不了五十年,黄龙还会再出现。似乎是为了验证单的话,在建安二十五年(220)黄龙如期而至,“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之言,其验兹乎!’”数次被记录于史书中的黄龙很明显是曹魏政治运作的典型异象,事实上,有关“龙”的异象在曹魏政权始末

  • 秦国太后为何要给义渠国王生孩子?秦国和义渠,到底有多少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义渠和秦国关系,义渠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芈太后诱杀义渠

    [var1]而这位义渠王死后,早已经准备妥当的秦国,趁势发兵,直接杀向义渠国。在强大的秦军精锐面前,猝不及防的义渠,根本就抵挡不住。所以最后,经过一场大战,义渠国直接被秦国灭国。整个义渠,也被秦国彻底吞并了。对于这场秦灭义渠之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世史家一直有点避而不谈的感觉。因为从后世的角度来说,

  • 司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居然还苦等到70岁才夺位,他在顾忌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反曹,曹氏对司马懿的态度,司马懿临死前总结

    文 |周景编辑 |世界前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政权国家了。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有名有权的臣子,可他却隐忍数年,等到70岁才显露出真正的野心夺权,这是为何?(文中图片皆为剧照,侵权联系删除)才智双全,令曹操又爱又忌惮司马懿出身高贵,自小才智过人

  •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那个带给秦国变化的先驱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是哪六世,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秦王奋六世之余烈

    献公元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var1]秦献公长期在外,但秦出公不打算放过他,因为秦国国内还有很多支持秦献公的势力。出于自身利益,魏国的国君魏武侯安排秦献公回国继位,秦献公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摆脱困境,秦献公首先对内部下手,先把规矩定下来,怎么定呢?推陈出新,把秦武公以来定下的人殉制

  •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从土财主到封疆大吏,只因重金买了一个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十大传奇人物,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大汉封疆

    宅叔扯资治通鉴之第171扯孟佗(tuó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载入史册那种。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想当官?除非你是袁绍那样的豪门子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者蔡邕(yōng)那样的大名士(人称“旷世逸才”),否则,只有一条路:巴结太监。孟佗,拼不了爹,当不了大V,就是个想进步的土财主(资产

  • 生机在危机中出现亮光,成就管仲人生的逆袭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管仲的智慧有多可怕,易中天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的谋略完整版

    诸葛亮大名天下知,未出草堂,已定天下三分。他自比的管仲又如何呢?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周穆王时封庶子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var1]管仲父管庄是齐国大夫。管仲小时,管庄就死了。管仲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举步维艰。管仲想挣钱改善生活,和好友鲍叔牙等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只

  • 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看秦始皇的做法很简单,大国争霸、灭国之战,战国乱世是有时代惯性的,不是说没有了诸侯政权,社会的一切就会平息,政权的灭亡只是形式,根本的战国之心没有变。这是秦朝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说其是历史上的头一遭都不为过。这种时代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众渴望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巩固战后的和平。民众们知道

  •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击中六国痛点,宁亡不愿抄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短短十六字尽显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盛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是战乱频繁,相互杀伐,为了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是横空出世。、[var1]图片源自网络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可眼瞅秦国如日中天,其他六国为何不直接照抄商鞅变法呢?答案就隐藏在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中!山东士子争相投秦战国时期

  • 如果吕布一心顺从刘备,再加上五虎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如果跟着刘备会怎么样,刘备被吕布夺取徐州,吕布辅佐刘备的小说

    现在他只能向刘备投降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备也对吕布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让吕布驻军,还继续供应当地的粮草。然而刘备对吕布那么好,为什么在刘备走投无路之际,吕布却选择进攻徐州,而不是伸出援手?吕布的做法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实如果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吕布的性格,那么大家就一定会明白他为什么攻打徐州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