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辅佐君王成霸主,赚钱更有一套,从古至今做生意就四点

范蠡:辅佐君王成霸主,赚钱更有一套,从古至今做生意就四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4/2/4 12:21:29

他是我国古代了不起的政治家、谋略家。

他出身贫寒、博学多才、武双全。

他出任相国,被封上将军,辅佐勾践兴越灭吴。

他功成名就、激流勇退,遨游山水之间,却成就商业神话。

[var1]

他叫范蠡,一个能文能武能赚钱的传奇人物。

有人把“蠡”念作“鳌”或“蛊”,其实是li(三声,音同“里”)。

时间:春秋

坐标:越国(今扬州一带)

他本是楚国人,因不满楚国平民不能入仕的规定,与好友文仲一同投奔越国。

会稽之战时,勾践不听他的谏言,被吴打了个一败涂地、满地找牙。

回来后,勾践后悔不听他的话,以至大败,又问计于他。

他说:

“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于是,君臣二人进入吴国为奴,打消了吴王夫差的疑虑。

卧薪尝胆三年后,他与勾践返回越国,想积累实力、厉兵秣马一雪前耻。

[var1]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面投其所好迷惑吴王,一面加快越国建设的步伐。

特别是在军事上,他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不断增强战斗力,还组织了敢死队,用最高的金额奖励战士。

过了将近10年,吴王夫差带精兵在黄池与诸侯会盟,他看准时机,建议勾践出兵。

又是近10年的争斗,勾践终于灭了吴国,夫差自杀,勾践一跃成为霸主。

从公元前493年的会稽之战,到公元前473年的灭吴称霸,20年时间,他一直在筹谋、一直在计划,一直在等待时机,最终一击而中。

功成名就,他深知勾践这样的君主只能与人共患难,却不能与人同富贵。

于是他主动请辞,泛舟五湖、遨游于七十二峰,归隐山水之间。

[var1]

这时候,他做了一件让后世更为尊崇的事情。

那就是,做生意、赚大钱。

这次坐标:陶丘,也就是山东菏泽。

他化名鸱(chi)夷子皮,就是指用牛皮做的酒器。

他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没几年就成为商贾巨富。

结果齐王听说了他的贤能,就想拜他出任相国。他说: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在家待着就赚了这么多钱,在高堂又能官拜卿相,这是作为一个平民来说最顶端的荣耀了,老这样享有尊崇和名利,是不祥之兆啊!

于是他归还相印,尽散家财,做了一个乐得其所的陶朱公。

[var1]

他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理财,淡泊名利, 曾经三次广散钱财救济贫民,然后 又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经商思想宝贵经验。

他的一套赚钱理论就是今天看起来也毫不过时。

一是看准经商有利的时机,把货物的供需和行情看得清清楚楚。

二是贵出贱取。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懂得“贵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道理。

三是提出了“三八价格、农末俱利”的经商理论。意思是要把货物的价格控制在80和30之间,这样商人和民众就可以同时获利。

其实就是说做生意,要大家都有得赚,才会共赢。

最后一点,就是要做到贮存商品、薄利多销。不谋求暴利,才是我们传统思想中最人性化的经商主张。

做生意要讲究诚信、讲究义气。

[var1]

就这四点,成就了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商人。

他在唐朝时,被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而今天的我们提起范蠡,则更愿意尊崇他为财神、商圣、商祖,不知道你看了他的传奇故事,是否会有一些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黄龙见谯”屡屡发生,是天垂异象还是政治炒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后期出现什么现象,马超攻潼关原因,王莽刘秀大战天降陨石

    单飏认为在谯郡将会有“王者兴”,并进一步指出用不了五十年,黄龙还会再出现。似乎是为了验证单的话,在建安二十五年(220)黄龙如期而至,“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之言,其验兹乎!’”数次被记录于史书中的黄龙很明显是曹魏政治运作的典型异象,事实上,有关“龙”的异象在曹魏政权始末

  • 秦国太后为何要给义渠国王生孩子?秦国和义渠,到底有多少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义渠和秦国关系,义渠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芈太后诱杀义渠

    [var1]而这位义渠王死后,早已经准备妥当的秦国,趁势发兵,直接杀向义渠国。在强大的秦军精锐面前,猝不及防的义渠,根本就抵挡不住。所以最后,经过一场大战,义渠国直接被秦国灭国。整个义渠,也被秦国彻底吞并了。对于这场秦灭义渠之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世史家一直有点避而不谈的感觉。因为从后世的角度来说,

  • 司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居然还苦等到70岁才夺位,他在顾忌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反曹,曹氏对司马懿的态度,司马懿临死前总结

    文 |周景编辑 |世界前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政权国家了。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有名有权的臣子,可他却隐忍数年,等到70岁才显露出真正的野心夺权,这是为何?(文中图片皆为剧照,侵权联系删除)才智双全,令曹操又爱又忌惮司马懿出身高贵,自小才智过人

  •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那个带给秦国变化的先驱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是哪六世,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秦王奋六世之余烈

    献公元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var1]秦献公长期在外,但秦出公不打算放过他,因为秦国国内还有很多支持秦献公的势力。出于自身利益,魏国的国君魏武侯安排秦献公回国继位,秦献公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摆脱困境,秦献公首先对内部下手,先把规矩定下来,怎么定呢?推陈出新,把秦武公以来定下的人殉制

  •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从土财主到封疆大吏,只因重金买了一个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十大传奇人物,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大汉封疆

    宅叔扯资治通鉴之第171扯孟佗(tuó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载入史册那种。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想当官?除非你是袁绍那样的豪门子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者蔡邕(yōng)那样的大名士(人称“旷世逸才”),否则,只有一条路:巴结太监。孟佗,拼不了爹,当不了大V,就是个想进步的土财主(资产

  • 生机在危机中出现亮光,成就管仲人生的逆袭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管仲的智慧有多可怕,易中天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的谋略完整版

    诸葛亮大名天下知,未出草堂,已定天下三分。他自比的管仲又如何呢?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周穆王时封庶子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var1]管仲父管庄是齐国大夫。管仲小时,管庄就死了。管仲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举步维艰。管仲想挣钱改善生活,和好友鲍叔牙等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只

  • 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看秦始皇的做法很简单,大国争霸、灭国之战,战国乱世是有时代惯性的,不是说没有了诸侯政权,社会的一切就会平息,政权的灭亡只是形式,根本的战国之心没有变。这是秦朝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说其是历史上的头一遭都不为过。这种时代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众渴望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巩固战后的和平。民众们知道

  •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击中六国痛点,宁亡不愿抄袭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短短十六字尽显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盛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是战乱频繁,相互杀伐,为了避免被吞并的命运,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是横空出世。、[var1]图片源自网络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可眼瞅秦国如日中天,其他六国为何不直接照抄商鞅变法呢?答案就隐藏在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中!山东士子争相投秦战国时期

  • 如果吕布一心顺从刘备,再加上五虎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如果跟着刘备会怎么样,刘备被吕布夺取徐州,吕布辅佐刘备的小说

    现在他只能向刘备投降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备也对吕布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不仅让吕布驻军,还继续供应当地的粮草。然而刘备对吕布那么好,为什么在刘备走投无路之际,吕布却选择进攻徐州,而不是伸出援手?吕布的做法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其实如果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吕布的性格,那么大家就一定会明白他为什么攻打徐州了。战

  • 为什么春秋战国血亲复仇观念很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血亲通婚的例子,血亲复仇制度,血亲复仇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同态复仇”是被允许的,根据《周礼·秋官·朝士》记载:凡报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很简单,就是为义复仇,视为无罪。商鞅变法之后,“同态复仇”就变成为非法的,任何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汉朝之后对“同态复仇”减轻了处罚,但一直没有在立法上给予认可。讲完了“同态复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