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的律身“帝范”

唐太宗的律身“帝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3/12/24 15:12:24

但是,皇帝制度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那就是缺乏制度化的权力约束机制。到唐朝逐渐完善的谏官制度,对此可以说是一个补救措施。但是,谏官拿什么来说服皇帝呢?由商周时代的“天命”思想演变而来的“天意”有一定作用;孟子以来特别强调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意)也有一定作用;东汉以来大行其道的谶纬及其流衍祥瑞与灾异,也成为警示帝行为的一种约束力量;宋代以后,祖宗之法又成为限制守成君王的一种规范工具。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制度化的约束手段。在皇帝制度下,本来就没有一个制度化的对最高权力的约束手段。于是,皇帝的行为只能靠皇帝自己来约束,这就是皇帝制度中强调“克己”的重要性。范祖禹提出:“人主之所行,其善恶是非在后世,当时不可得而辨也。”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行事的是非对错,当时怎么能够辨别呢?由谁来判断呢?集权制度下,倾听谏官的意见能解决问题吗?

谏官的言论,皇帝不听怎么办?因此,皇帝的准确判断和自我约束就显得尤其重要。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所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点就是强调皇帝要有自知之明,要克制自己、约束自己!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国祚绵延三百年左右的统一皇朝并不多见,汉、唐、明、清而已矣(两宋逾三百年,但未统一全国),而尤以汉唐为盛世。“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假如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国家,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皇权时代的正统意识形态。那么,唐太宗的贡献在哪里呢?这就是对于皇帝本人品德、作风的探讨。

他亲自撰写有《帝范》一书,凡《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共十二篇,篇篇都是讨论皇帝的行为规范——“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而其中的核心不是如何约束臣下,而是如何克制自己、警示自己:“战战兢兢,若临渊而驭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

遗憾的是,唐宋以后的皇帝制度尽管仍然在继续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和完善都是注重于如何控制臣下的方面,不是如何约束皇帝的一面!从宋太祖到明太祖,乃至清朝的康、雍、乾诸帝,无不在驾驭之术上处心积虑,而不愿在皇帝自我约束上动心思。相反,一部《贞观政要》的君臣论治,重心不是如何驾驭臣下,而是如何约束皇帝,如何进谏纳谏!

这正是唐太宗高明之处,是唐太宗超迈古今帝王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所在,也正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一份政治遗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南北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正确的政策错误的执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淝水之战影响,淝水是今天的哪里,淝水之战对南北方各自的影响

    北方在两赵、冉魏实施的民族仇杀政策破坏下社会发生了大倒退,而一味偏安江南的东晋忙于协调内部关系,无暇利用这个恢复中原的时机。这样一来,北方的统一与和平还有待于一个具有正确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就是由氐族首领苻坚统治的前秦。氐族的苻氏部落在西晋末年起兵,从原居住的略阳临渭向关中地区发展,在冉

  • 边境柱石张仁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张仁愿武则天在位时官至殿中侍御史。张仁愿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很有诤臣风范。当时,御史郭霸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改立周国公武承嗣为皇太子,他们分别邀请张仁愿在表章上署名。都被张仁愿严辞拒绝。特别是在立武承嗣为太子问题上,更是遭到张仁愿、狄仁杰等人的坚决反对。因此,张仁

  • 杨贵妃的香囊丢失,疑云密布,国君震怒,看她如何断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千古谜团杨贵妃香囊,国家宝藏杨贵妃香囊,镂空缠枝纹银香囊杨贵妃

    唐朝美女杨玉环,世人称之杨贵妃,不但人美心善,还天资过人,在一次宝物丢失事件中,虽然疑云密布,但她凭借冷静的分析,揪出了黑手,挽救了被冤枉的丫环。✔价值不菲的香囊唐朝第一美女杨玉环原是许配给国君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的,但唐玄宗偏偏看上了杨玉环,竟然跟儿子争妻,李瑁只好忍痛割爱,杨玉环顺理成章地成为唐

  • 全方位、多角度:唐朝管理契丹的办法,增设州府,加封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契丹是现在的哪里,契丹发源地是平泉还是赤峰,老梁揭秘契丹

    后来唐朝攻打契丹过程中,边疆权力逐渐增强,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多重的因素,包括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弊端及朝政人员的任用,但是安禄山之所以敢反叛唐朝是因为他手中握有很大的军事实力和兵权。而契丹直接成就了安禄山的发展,契丹在唐朝扶持下逐渐壮大,导致双方朝贡体系下

  • 武则天的朝臣,宰相、酷吏、面首,政治成分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形成的士族集团,出生于豪门,掌握着军政大权和土地资源,世代相传,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缺乏对平民百姓的爱护和认知,逐渐变得腐朽没落。虽然在隋朝唐初期,采取措施启用关东和江南贵族,但是寒门庶族之士,没有得到任用。武则天在隋朝和唐太宗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

  • 唐朝最悲催皇帝李重茂:在位仅17天,无辜被牵连,20岁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就是唐朝在位时间最短的少年君主李重茂。公元695年,李重茂出生于庐陵王府,生母身份不明,为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好巧不巧,他出生时,正值父亲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期间,一直到三岁时,也没过上半天皇子的生活。公元698年,也就是李显被贬的第十四年,年迈的武则天受狄仁杰启发,终于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好大

  • 唐太宗为什么被称为治世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若问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似乎迄今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历代文人学者和政治家中推崇唐太宗者大有其人。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八月初一日为新版《贞观政要》作序就说:朕惟三代而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尤莫若贞观之盛。诚以太宗克己、励精图治于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辈感其知遇之隆,相与献可替否,

  • 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唐朝的繁荣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唐朝中期之前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就渐渐转向了南方。并且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 从“和亲”到“征服”,唐朝和东突厥的关系为何发生巨大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是唐初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突厥以其强大的势力和广阔的疆域,成为唐初北疆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唐朝与东突厥斯坦关系的演变,对北疆的秩序和唐朝的经济、军事、文化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隋朝末年,东突厥作为北方最大的政权,气焰嚣张,视中原为板上钉钉之肉,成为与唐朝抗衡的重要势力。李

  • “战神”薛仁贵:从军40年无数次高光,却打了大唐最大一次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对于有些人而言,现状就是用来打破的。公元7世纪,一颗将星照耀大唐,三箭定天山、降伏高丽、大非川之战,薛仁贵拼着命为自己搏出了另一番天地。彼时,他不过30岁,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农民。△薛仁贵雕像01公元614年,天下大乱。这一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失败,各方势力纷纷抬头意图造反。巧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