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后秦王命杀神白起再次伐赵 白起为何宁愿自杀也不再次伐赵

长平之战后秦王命杀神白起再次伐赵 白起为何宁愿自杀也不再次伐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37 更新时间:2023/12/15 9:52:51

[var1]

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开始犹豫不决了。再加上秦国丞相范睢嫉妒白起的功劳。于是不断向秦昭襄王上书。说:“现在国家空虚,兵力不足。百姓饥寒。还说现在的白起功劳太大,如果攻下赵国之后,那么他的威望将会威胁到秦王的王位。还不如让韩、赵两国割地赔款等等。”

[var1]

于是秦昭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停止攻打赵国。可是赵孝成王违约没有割赔六城,反而与关东诸国合纵对付秦国。这一下把秦昭襄王是气得冒烟。

[var1]

就这样过了两年相安无事的生活。秦国也在这两年里休整军队、修缮兵器,休养生息。秦昭襄王的这个气也是憋了两年。

这个时候国库充盈。粮草充足。什么都有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就想再揍赵国一回。可是武安君白起却劝阻道:“不能这样做!”

[var1]

秦昭王说:“前年国库空虚,百姓饥寒,您不估量百姓的能力,要求补给军粮以供您灭亡赵国。现在我休养了百姓士卒,存储了军粮,使得军队的供给可以超出度先的一倍,你却说'不能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武安君白起说:“长平战役,秦军大胜而赵军大败,秦国人是高高兴兴,可赵国人却忧愁恐惧。秦国战死的人都得到丰厚的安葬,负伤的也得到了精心的治疗,那些在战争中立功受奖的人,现在只知道饮酒享宴,欢庆胜利,这极大地浪费了财力物力。赵国人则战死的无法收尸安葬,负伤的得不到起码的医治,痛哭哀伤,人们共同忧虑国家的命运,努力劳动耕作,生产财富。因此,现在大王即使出动两倍于原先的军队恐怕也不能取胜,因为我估计赵国的守备防卫能力会是原先的十倍!从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君臣忧虑恐惧,勤力政事,早早上朝,很晚才退朝。带着丰厚的礼物,用谦恭的言辞去交好各个邻国,和燕、魏、齐、楚都建立了同盟关系。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考虑如何防备秦国的事情上了。赵国现在国内盈实,外交成功。在这种时候,是不能攻打赵国的。”

昭王说:“我已经出动军队了。”

[var1]

就派五大夫王陵率军攻赵国。王陵和赵军交战失利,损失了五个军营秦昭王想任用白起为元帅,白起推说自己有病不接受命令(史记中记载是真的有病)。于是秦昭王就派应侯范睢去见白起。

[var1]

范雎见了白起,责备他说:“楚国领土方圆五千里,军队上百万,您上次只率领几万秦军攻人楚国,占领了鄢、郢等地,焚烧了楚国的宗庙,一直打到竟陵。楚国人震惊恐惧,把都城迁到东方的陈地,再也不敢向西发展;韩、魏两国相继出动了大批军队,您率领的士卒还不及人家的一半,可是和它们在伊阙交战,大败两国联军,杀死敌人士卒达二十四万人,以至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因为这个缘因韩、魏两国到现在还屈服称臣。这都是您的功劳,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如今赵国的士卒已有十之七八死于长平之役,国内十分虚弱、现在秦国大规模调集军队,使秦军的人数达到赵军的两倍,希望您能率军出征,一定要灭掉赵国。您曾以少胜多,获胜如神,何况是以强击弱,以多敌少呢?”

[var1]

白起说:“那个时候,楚王仗着他国家强大,不治理内政;楚国的大臣们又都相互嫉妒,专门谄媚君主。忠臣都被斥退疏远,百姓也就离心离德,城防多年失修,既没有贤良的臣下,又没有守卫的准备。所以我才能率军深入,攻下了很多城邑,拆毁桥梁,焚烧渡船以使得士卒能专心向前攻战,掠取城郊野外的庄稼补充军粮。那个时候,秦军中的士兵们都把军队当成自己的家,把将领当做父母,虽然并未盟誓但都相亲相爱,虽然没有商议,但大家都相互信任。大家同心同德,建立功业宁死也不后退。至于楚国人因为在本土作战,都顾恋自己的家庭,因之有离散的心思,没有斗志。所以我才能获得胜利。伊阙战役时,韩僖侯指望魏国军队,不想让自己的军队先战;而魏国却准备把韩国的精锐部队作为前锋。两国军队各打算盘,不能同心协力。所以我就用疑兵与韩国军队对阵相持,同时集合主力出其不意地攻击魏军。魏军被打败后,韩军也自然溃退,我指挥军队乘胜追击,因为这个缘故取得了胜利。这都是计谋、天时、地利、军队的形势也就是自然所决定了的,又有什么'如神’可言呢?

[var1]

“现在秦国大败赵国于长平,没有及时趁他们震惊恐惧的时候灭亡它,却因为赵国屈服放弃了这个机会,使得赵国有时间发展农业积蓄军粮,养育孤儿充实军队,修理制造兵器加强守备,筑高墙,挖深护城河,加固城守。国君屈尊拜问臣下,大臣推心置腹结交勇士,像平原君那样的人,都让自己的妻妾去为士卒拆洗缝补。从而使得赵国君民一心,上下团结,就像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的时候一样。如果现在去进攻它,赵国必然会坚守不出,想要挑动赵军出城决战是不可能的;所以围困赵都邯郸,肯定不能攻克;而进攻他的次要城市,也未必能够占领;掠夺野外城郊,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军队一旦出动却不能取胜,各诸侯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会出兵救赵。所以,我只看到这里面的害处,没有看到有什么好处。况且我又患病了,此次实在不能出征。

[var1]

范睢很羞惭地退了出来,把这些话报告给昭王。昭王说:“离了他白起,我难道就灭不了赵国吗?”于是,重新出动更多的军队,让王龁代替王陵指挥攻赵,围困住邯郸长达八九个月,死伤了很多人也没能攻下来。赵王又派遣精锐的轻骑兵在后边打击秦军,秦军失利了好几次。(这期间就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var1]

[var1]

得到这个消息后,武安君就私下里跟人议论说:“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结果怎样呢?”

秦昭王听说这话,非常愤怒,就去拜访武安君,迫使他起来,说:“你即便有病,也要为我躺着指挥,能取得胜利,那是我所期望的,我会重重地赏赐你。可是你如果不去,我会恨你的。”

[var1]

武安君叩着头说:“我知道出征的话,即使不能得胜我也能免除罪过;如不出征即使无罪,也不免被杀死。可是我只想让大王听听我的想法:放弃赵国休养生息,静观各诸侯国的动静,抚恤那些恐惧不安的,讨伐那些骄傲自大的,诛灭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君,用以号令天下诸侯,就可以夺得天下。又何必非要先灭赵国呢?虽然暂时屈从了一个臣子,却可以赢得天下,大王如果不明白我的苦心,一定要灭亡赵国以满足自己一时的意愿,从而降罪于我,那等于是战胜了一个臣子却损失了整个天下呀!战胜一个臣子的威严,哪里比得上战胜整个天下的威严呢?我听说贤明的君主热爱自己的国家,忠诚的臣子爱护自己的名声。被灭亡的国家难以复原,战死的士卒不能复生。我宁愿接受严酷的刑法被处死,也不能出任让军队蒙受屈辱的统帅。希望大王能明白这一点。”

[var1]

秦昭王没有回答就转身离去了。

其实白起心里很清楚,长平之战的功劳实在太大,这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这些人定然会在秦昭襄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秦昭襄王不再信任他。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白起不得不带兵上路后,行至杜邮时,秦昭襄王故意找了一个借口,派使者带着剑去找白起,让他自杀了!

武安君白起为秦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武安君虽然一生功勋卓著,但是却因为秦王的好大喜功而受到了君王的情悲,最后遭到被赐身死的悲惨结局。秦王一个错误的决定,致使自毁长城,所以在中国流传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说法。

下面请看下孙楚、班固、赵胜对白起的评价。

烈烈桓桓,时维武安,神机电断,气济师然,南折劲楚,走魏禽韩,北摧马服,凌川成丹,应侯无良,苏子入关,嗷嗷谗口,火燎于原,遂焚杜邮,与萧俱燔,唯其没矣,古今所叹!

--孙楚评价白起。

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 --班固的评价。

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赵胜评价白起。

更多文章

  • 蔺相如靠什么出位,他的贵人是谁,他的人生结局为何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人怎样才能飞黄腾达?若有贵人相助那便是最好的捷径!贵人的一句话或让你醍醐灌顶;贵人的一次引荐或让你豁然开朗;贵人的一次提携或让你平步青云……可见,有贵人相助,人成功的几率、发达的概率要高于平常人的孜孜不倦、按部就班!今日所讲故事的主角——蔺相如,他本是贫民出身,委身于一个宦官门下做舍人。他本来籍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低头痛哭,1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强盛体现在方方面面,政治上有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明君治世,文化上有李白、杜甫等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唐朝的开放与兼容并蓄使得唐朝出现万国来朝的盛景。一批批政治家、文学家等人纷纷登场,共同造就唐朝的群星璀璨,在这其中,姚崇无疑是群星中明亮的一颗。命中注定文曲星公元651年,姚崇出生于陕州硖石的一

  • 春秋战国暴发户激增,商业大都市繁荣发展,商人们靠什么盈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人能从籍籍无名的小商贩变成家财万贯的暴发户,令人羡慕。而在春秋战国时代,暴发户更是层出不穷,有记载的有陶朱公、子贡、吕不韦、白圭等。他们白手起家,在战乱的年代谋求商机,为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和商业都城的兴起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为商人阶层带去了地位的提升。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财富积累,从

  •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斩,群臣不解,武则天:你们把字拆开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具代表性的就属汉字文化!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拆字”都是一种文字游戏,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喻、制谜、酒令等!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一首拆字诗:

  • 孔子好色吗 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不仅好权 还是个武功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孔子好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曾五次入仕求官。第一次,《论语·为政》记载,孔子在为母守丧期间(孔母刚去世一年),闻听季孙氏(鲁国卿家贵族,三桓之首)宴请士一级的人才(飨士),便欣然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这一年孔子只有18岁。第二次,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20

  • 商鞅的变法给所有人织了一张法网,他自己也在法网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鞅是怎么变法的,商鞅死于自己的变法,商鞅的变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var1]1、明法“法”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人人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明示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商鞅以“重法”著称,认为“法”是治国的关键,人们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立法的形式明确加以规定,法律要公布于众,使人人皆知。[var1]为了推行“以法治国”的治国方

  • 一代名相,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为何被奉为青楼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名相管仲,青楼女子拜管仲,历史上的名臣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一心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注重经济,主张改革以强兵富国,就这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var1]但让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位正史典籍中名流千古的一代贤相,怎么会与娼妓联系在一起的,还被尊为“祖师爷”,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是第一个设

  • 武则天造了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仅剩一字流传至今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昔者仓颉造字,而天雨粟,而鬼夜哭。中国古代传说中,有非常大的篇幅描写汉字的诞生,可见,汉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多么重要。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见证了几千年来延绵不绝的华夏文化脉络,见证了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的血脉传承。创造汉字的人,在历史上,会被永远铭记。有这么一个人,她就

  • 诸葛亮会不会打仗?听听专业人士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关于他到底会不会打仗?同样精通于用兵的唐王李世民,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而且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诸葛亮用兵如神关于诸葛亮这个人,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东汉末年,一句卧龙和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让诸葛亮和庞统闻名于世,刘备听到后更是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远大志向吸引,刘备被诸

  • 秦末农民大起义,共有几股势力?主力还是六国旧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末农民大起义在哪里,秦末农民起义历史地位如何,秦末爆发了什么农民起义

    而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局势下,各方势力开始陆续登场,成为收割大秦这只巨鲸的操刀人。那么,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共有几股势力?今天就来一起梳理——[var1]一、陈胜吴广集团作为秦朝末年甚至中国第一支举起义旗的农民起义军,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集团具有无可比拟的号召力,从大泽乡起义到三路大军讨伐秦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