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理由找理由也要改:唐玄宗为什么痴迷于改尊号?

没理由找理由也要改:唐玄宗为什么痴迷于改尊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4/2/7 19:37:59

和武则天一样对改尊号痴迷的,还有唐玄宗,共上6次尊号,最长14字(不含“皇帝”),无论在次数还是尊号长度上都位居唐代前列,其所受尊号如下:

开元元年(713),“开元神武皇帝”

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天宝元年(742)二月,“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天宝七载(748)五月,“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天宝八载(749)四月,“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天宝十二载(753)十二月,“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尊号,期间隔了二十多年,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概因政局稳定、盛世图景下谄媚之风盛行,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搅动朝政,无论是呼应“祥瑞之兆”,还是莫须有的“献忠”,都能成为上尊号的理由。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 (局部)

大致从唐肃宗开始,皇帝受尊号便不用这般“煞费苦心”了,一般在即位初期就默认会受尊号。上尊号的大致规律,每次增加两字,间隔时间不限,主观色彩浓厚,共同目的都是“一尊再尊,荣上加荣”,如昭、章、德、仁、敬、睿、圣等等都是高频字。最受青睐的莫过于“孝”了,是以“孝子善述父之志, 故汉家之谥, 自惠帝以下皆称孝也” (《汉书·惠帝本纪》)。因为是在位期间所得称号,使得尊号相比谥号缺少了客观性,也使得享有尊号在帝王之间具有“公平”。类似于唐懿宗唐僖宗这样被欧阳修称之为“以昏庸相继”的唐末衰帝,也同样拥有着类似于“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唐懿宗)和“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唐僖宗)的美称。人们已经无法凭借尊号来窥视君王功绩,尊号彻底成为包装皇权的华丽外衣。

从武则天开始,唐皇陆续开了上尊号的历史。289年间,21位皇帝(含武则天和唐哀帝),有尊号的多达17位,未上尊号者或因在位时间短没来得及、或因政局不稳没腾出空,只有唐文宗算是明确表示拒受尊号。上尊号的制度在唐朝真正被执行和追随下来。也并非不被诟病,德宗朝陆贽《奉天论尊号加字状》就说明:“臣子之心,务崇美号,虽或增累盈百,犹恐称述未周……窃以尊号之兴,本非古制,行于安泰之日,已累谦冲;袭乎丧乱之时,尤伤事体。”又在《重论尊号状》言:“与其增美称而失人心,不若黜旧号以祇天戒。”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对于浸淫在“宇宙超级无敌”式恭维美梦中的帝王,又有多少能真正禁得住诱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穷亲戚投奔他,和珅为何让他们帮忙晒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虽然贪,但他是一位能臣。和珅不仅通读四书五经,而且还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和珅在19岁就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参加科举但是不幸落选,后来以文生员的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在乾隆三十七年,和珅被乾隆看中,和珅当了乾隆的贴身侍卫。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侍卫一步步发展到了文华殿大学士

  • 挖野菜不止王宝钏,唐朝恋爱脑不分男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王宝钏挖野菜”的梗在网上热传,一个来自10年前的电视剧情节,却在当下迅速蔓延,甚至兴起了挖野菜风潮。王宝钏原是相府千金,为了爱情嫁给薛平贵,独守寒窑十八年,只靠挖野菜为生。好不容易薛平贵远征西凉归来后,发现丈夫早已娶了别人生了孩子。因为其悲惨的爱情经历,王宝钏也被赋予了“恋爱脑鼻祖”的称号,

  • 曾国藩闻声观人,太厉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做官看曾国藩,做人看菜根谭”。这句话我们度不陌生。曾国藩很会做官,他更会做人,他自然是有一套独特的处世哲学。《菜根谭》易懂,无非是教人能够吃苦,方可做得大事。而曾国藩却确实可怕,后世之人研究他近百年,还是难以琢磨。曾国藩观人更绝,不用相面,听声音便知。晚清“三杰”是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其中,

  • 唐朝时的“南诏”指的是哪里?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被杜甫在《兵车行》里称为“边庭流血成海水”的战争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自然得从“南诏”这个西南边疆地方政权的建立说起。公元7世纪前期,在云南洱海(位于今大理郊区,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周围存在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是为“六诏”:浪穹诏(今洱源县)、施浪诏(今洱源县青索)、邓赕诏

  • 曾国藩之四事、四端、五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不但在做官上很有一套,他在养生方面也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曾国藩谈的着重概念很广,他本人则是身体力行,从八个方面做起。在日常生活上,他要求:一早起,二打扫洁净,三诚心祭祀,四善待亲戚邻里。另有书、蔬、鱼、猪四端。此为他要求的八件着重之事。这八件事,是曾国藩津津乐道的养生方法,也是他一再要求家人必

  • 曾国藩小楷书法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终极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并且他也臻达了这种理想境界。于书法一道,他将其与礼仪、学问作整合观,视为人生修

  • 杜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了千古名篇《兵车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其六》唐玄宗在位的天宝(742—756)年间,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繁荣可以说是达到极点。唐代著名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自己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街市的繁荣以及日日夜

  • 多尔衮的身后事:顺治下令鞭打尸骨、对坟墓刷黑漆,乾隆为其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若细数清朝历史,摄政王多尔衮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没有他,便没有顺治帝,也没有清朝繁荣的基础。但是,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却剥去他的封号,判其为“谋逆之臣”,并命人摧毁了他的坟墓,还将他的尸体掘出来鞭打、往他的坟墓上刷上黑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顺治那么恨这位叔叔,要如此清算他呢? “一半功劳

  • 李白一生喝了50+吨酒,究竟喝了哪些酒? 不看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据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统计,在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余首写到饮酒。那么,李白一生喝了这么多酒,他都喝了些什么酒,又喜欢喝哪些酒呢?唐代的酒,总共可以分为: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白酒和黄酒。葡萄酒,就是正宗的“胡酒”。有人认为是汉朝,而《太平御览》中则记载是唐太宗征服高昌时,俘获了高

  • ​中天易学命理来论嘉庆皇帝寿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导师张永红 弟子谢曼君嘉庆皇帝(1760年一1820年)原名爱新觉罗.颙琰。1796年正式登上皇位,但前几年由乾隆太上皇还掌握大权,嘉庆实际只有听从太上皇摆布,直到1799年太上皇乾隆驾崩,他才正式亲政。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开始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贪官和神及党羽,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