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关于康熙皇帝的大事件基本都是以历史实际事实为依据拍摄的,但也穿插了许多民间的传说。其中有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生死之谜的传说,也被拍了进去。顺治皇帝生前迷恋佛教,后因他所宠爱的鄂贵妃患天花不治而亡,从此看破红尘,无心朝政。在五台山和尚行森的引诱下决心出家。群臣劝谏和亲情都沒有能打动他,后毅然剃发,上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号行痴。
顺治皇帝出家后,一直在北京地区试试种水稻,有一年康熙出游偶然遇到,见其在一片稻田间。康熙为遮掩顺治出家这个事实,并没有点破,只是非常亲切地询问其状况。顺治皇帝告诉康熙,他一直在试种水稻,已经好几年了,希望今年能够成功。康熙听后非常感慨,然后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后来在一年水稻获得丰收后,康熙给每个在京城的大臣每个都分了一份当年的新水稻,并告知了此事,希望能够在北方推广试种水稻。
那么,顺治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出家当了和尚呢?但历来民间都传闻顺治皇帝是出家了,这似乎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历史学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但是,康熙帝可谓是历代帝王中最重农、敬农的典范,他所思考的一直是两千年前汉代就提出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社稷理念。后来康熙皇帝确实一直在丰泽园试种水稻,他试图在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以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
史载,清朝康熙年间,北京故宫的丰泽园里有几块试种稻田,康熙皇帝非常关心水稻的长势,他一有时间就来到丰泽园,在稻田里转悠,观察水稻的长势及成熟状况。有一年六月,他又来到了丰泽园,看到有一片稻田里的水稻居然成熟了。他非常高兴,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早熟的水稻品种,便命有司官员善加选育,既而,又推广到了江浙一带进行广泛种植,因为这个品种产自皇家苑田,故意取名“御稻米”。康熙帝希望此品种能够实现一季两收,增加稻米的产量,造福黎民。
关于这件事,康熙皇帝在他的《几暇格物篇》中有详细的记述。如果将此时与《康熙王朝》中的那段种植水稻的故事联系起来看,似乎这个非常离奇的民间传说倒像是真的。或许是康熙受到了顺治的启发,而后安排在丰泽园中试种水稻,这样,康熙的这段故事倒是这个民间故事的延伸,或可成为历史事实。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民间传说或根本就不存在,而是剧中引用了康熙的这个实际存在的故事,对电视剧的情切进行的一种渲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