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位猛将,排名不分先后,看看都有谁

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位猛将,排名不分先后,看看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4/3 12:33:38

鼎盛的王朝

要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那个最为鼎盛,那非唐朝莫属

二百八十多年的浩瀚朝代,养了多少文人骚客;二十一位帝王的风华血月,醉了多少后世子孙。

唐朝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一个充满音乐律动的国度

,开创这盛世的君王便是李世民,

李世民本是李渊的第二子,后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步登上皇位,而早些年陪他打天下的这三位猛将,看看都有谁,

认识得有几位?

01万夫难敌秦叔宝

秦琼,出生不详,字叔宝,只山东人,此人天生武力过人

,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刚出道时在隋朝为将,是隋朝大将军来护儿手下一员大将,

秦琼在隋朝为官时期,因作战英勇,深得上级领导喜爱。

秦琼有勇有谋,是带兵打仗,上场杀敌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追随张须陀作战的过程中,他身先士卒,勇敢无比

,为张须陀大破卢明月之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随后

被封为建节尉

后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中,

秦琼均一马当先立下不小的战功,当时一度成为张须陀手下最强的战力大将

,然而在后来和起义军的战斗中,

张须陀被打死,他不得不率领士兵依附在了裴仁基的麾下

,当时裴仁基是驻守虎牢关的大将。

后来就是

裴仁基被李密招降,于是秦琼便又辗转反侧成了李密麾下的一员大将,李密当时是瓦岗寨起义军的领袖,李密十分重视秦琼

,但是这李密也是好大喜功之人

,骄傲自大的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不得已李密投奔了李渊,而秦琼则被王世充俘虏。

要说这

秦琼的大名周围人早有耳闻

,于是

在王世充军中,秦琼依然受到重用,但是秦琼却不愿长久在王世充手下任职

,因为这王世充虽说待自己不薄,但是

此人为人处世多数不在正道,正直的秦琼实在是无法忍受,于是便在合适的机缘下投奔了李渊

来到李渊这里,被李渊安排在李世民的麾下任职,而李世民又是十分惜才之人,他也早听闻秦琼之名号,于是开始重用秦琼

,也是在这个时候,

秦琼在各势力之间的奔走才算画上句号,李世民重视秦琼,真可谓是伯乐和千里马。

李世民领导下,秦琼更加善战,他跟着李世民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

,甚至最后在击败王世充、尉迟恭等人的战役中,

秦琼一直英勇作战,为李世民的的讨伐战争立下不世之功。但也是因为这一次次的首当其冲,秦琼的身上的伤痕越来越多,这样为他日后去世埋下伏笔。

02一身傲骨尉迟恭

尉迟恭最初的时候也是和李渊他们对着干

,尉迟恭是

随着刘武周的起义军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尉迟恭也是一员猛将,在和李渊军队对峙的过程中

曾打败过李渊,并且俘获了五六位将领,但是后来还是不低李世民的队伍,被打败,后来归降。

尉迟恭归降后,虽说有一身傲骨,多有不服,但李世民是何等人,他麾下谋臣武将多的是,最终在一番周折后,尉迟恭心服口服跟着李世民东征西战

,和秦琼等人一度成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协助李世民击败王世充。

尉迟恭属于耿直型人格,他嫉恶如仇,但也有勇有谋

,在

李世民麾下任职,对李氏一族忠心耿耿,尉迟恭不单单是战场上杀敌好手

,在宫廷斗争中也拥有敏锐的洞察力。

在李世民面对各种危机时,尉迟恭总能先发制人,帮助李世民化解潜在暗处的危机。

李渊称帝后

,李世民的两个兄弟眼看李世民功劳越来越大,

太子李建成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想着刺杀李世民,但是有尉迟恭在,根本伤不了李世民分毫

。甚至尉迟恭故意将门打开睡觉,可见此人胆识过人。

真正让

尉迟恭立下大功的便是玄武门之变了

,当时的

太子李建成意欲弄死李世民,李世民为自保不得不发动政变

,在

尉迟恭等大将的帮助下,最终李世民杀死李建成,而被尉迟恭控制的李渊也在两个月后宣布李世民为唐朝的新一任皇帝。

李世民称帝之后,尉迟恭功不可没

,于是将其封为大将军,但

其性格有些古怪,后来逐渐有些居功自傲,而且与朝堂上的各路大臣不是很和睦

,甚至一言不合就会动手打人,这让

唐太宗李世民很是苦恼

。后来更是

足不出户,断绝与外界的一切往来。

03骁勇善战程咬金

李世民的天下离不开忠肝义胆的大将,除了上述的两位之外,还有一位将士也是李世民麾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便是程咬金

。程咬金是和秦琼有些类似的经历,但是程咬金最早的时候是自己有一股小势力的,后来才投靠了李密。

李密败了之后他和秦琼当时都是在王世充手下任职的,后来二人看不惯王世充的为人才密谋投奔了李渊,他二人一直都是跟着李世民的,

这程咬金也是一个有勇有谋,骁勇善战之人。

程咬金在李世民麾下为李世民早期的战争立下了汗马之功,在击败宋金刚、王世充的大大小小战役中表现英勇,深得李世民信任

,况且程咬金为人耿直忠诚,是李世民麾下重要的将领。

后来的

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称帝后,年仅

38岁的程咬金成为大将军,替李世民守卫着一方平安。

虽说后来唐太宗也大大小小征战很多,但是程咬金年纪逐渐大了就很难再在沙场上厮杀,况且在领兵打仗的谋略上,也不是程咬金的强项,

最后索性就做了一个普通的守卫将军。

04总结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最为英明的君主之一,他招贤揽才,善于用人以及礼贤下士的名声远近闻名,这也使得他吸引了一大批谋臣武将

,陪伴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的文臣武将多不胜数,其中又以这几人较为出名。

秦琼的有勇有谋,尉迟恭的胆识过人,程咬金的骁勇善战。

除却征战沙场的猛将之外,李世民夺得天下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文官,这些人运筹帷幄,为李世民的征战出谋划策,虽说在刀光剑影中看不清他们的轮廓,但是他们对于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词和宋代词人,真的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宋词里藏着故事(二)》作者之一黄鸣认为,很多宋词中记录了宋代生活的片段,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性情。就像苏轼,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种传统的责任感以及刚直的品性,为人又乐观豁达,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代表性人物。他懂生活、热爱生活,还发明了赫赫有名的“东坡

  • 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后,差点被3个人反杀,几乎和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差一点就被翻了盘,就差那么一点,皇位就要离他远去了,甚至连性命都要保不住了。这就要说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幕僚冯立、薛万彻、谢叔方三个人了,李建成为人宽厚,李元吉性格豪爽,手下对他们都是非常忠诚的,一听说两人遇害,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悲愤不已,誓要为主公复仇。于是,在冯立、薛万彻、

  • 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 汉唐赶走了匈奴、突厥,又迎来了鲜卑、契丹,中原王朝: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文章。今天,我想给大家聊一聊上下五千年,聊一聊历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那点儿故事。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最两个强盛的朝代,就是汉、唐。大汉赶走了匈奴,使中原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稳定;大唐赶走了突厥,使中华帝国辉煌再续。但

  • 辛弃疾:剩水残山无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和朱熹的关系很好,这看上去有点匪夷所思。辛弃疾从二十一岁抗金随队伍南下以来,就是一个“着试手,补天裂”的志士形象,而朱熹,是一个醉心研究的理学家。这两个看上去南辕北辙的人怎么可能走得如此之近呢?说来,辛弃疾身上有很多复杂的或说是混合杂糅的气质。他身上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相比那些自幼浸润于儒家文化

  • 李世民敢让父亲李渊退位,为何朱棣只敢对侄子朱允炆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李世民和朱棣的夺位,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李世民是直接在父亲李渊在世的时候悍然兴兵,幽禁老父于深宫,令李渊不得不退位,而朱棣则是起于燕京,靖难之军由北而南,从侄子朱允炆手里面攫取了皇位。李世民为何敢和李渊正面交锋,而朱棣则只敢对侄子动手过招?其实原因无非三点。第一点,处境不同。李世民之所以兴起玄武

  • 李世民为何杀光所有侄子,却留下所有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隋朝时期就一直帮着自己的父亲李渊打天下,可以说在隋朝末年的时候,他父亲李渊的一半天下都是由李世民帮忙打下来的。这也导致了李世民战功赫赫,而太子在军中的功劳和威信都不如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成为了太子心中的忌惮。后来为了排挤李世民,就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联合想要陷害李世民,没想到李世民为了自保就在玄

  • 李渊心里一直把李建成视为继承人,为何却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你说李渊心里一直想立的储君肯定就是李建成吗?其实未必,而且立储这件事的本身,他都不是李渊能够绝对控制的问题,看似李渊想让谁当太子就谁当,可李渊受到的威胁,却是来自于另一个“维度”的,李世民根本就不跟他在同一个政治系统里玩,你李渊立的太子是谁,跟李世民造不造反,没有一点牵制作用。变局,是在武德四年开始

  • 宋代才女李清照与酒的渊源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她就是宋代词苑中开婉约一派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父亲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这样的家庭环境没有把她局限成大家闺秀,反而让她成了率性洒脱的霸气才女。她的词,自有鲜明的风骨神韵;她的人,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喜欢喝酒,《漱玉词》中就有19杯“酒”。她在黄昏后:”东篱把酒

  • 清朝文化不自信,一改明朝对传教士的宽容政策,把他们全赶到澳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大清宫廷里的西洋人近代西方的入侵使得中国教案频发,社会上也兴起了一阵阵反教热潮,并随着革命活动的开展而达到顶峰。在清朝建立之后到1840年西方入侵之间,清朝历代皇帝一改大明时期的传教士政策,逐渐削弱传教士在华影响,并采取严格的禁教政策。一、明清更迭与政策变迁 清朝时期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