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明朝还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却很少被提及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明朝还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却很少被提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92 更新时间:2023/12/18 3:29:11

在众多明朝皇帝里,要说功劳最大的,相信大部分人会把目光聚焦到明前期的两位帝王,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发家,最终当上皇帝,他赶走残暴昏庸的元朝统治者,建立了一个更加注重民生的新王朝,史称"洪武之治",他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至于明成祖朱棣,他以藩王之身发动靖难之役而登上皇位,在位期间,他军事上亲率大军五次北伐,沉重打击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外交上派出郑和前往西洋,促进文化交流、宣扬大明国力;文化上编撰《永乐大典》,此书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朱棣的励精图治,换来了享誉后世的"永乐盛世"。

前两位有功君主无可争议,那么明朝第三位有大功的皇帝应该是谁呢?有一位君主明明贡献很大,却很偏偏很少被提起。

笔者要说的这位皇帝,就是历史上争议很大的嘉靖帝朱厚熜

提到嘉靖帝,或许不少人会想到他崇信道教,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暗操独治,大兴土木、滥杀大臣等行为,但这些"黑点"并不能掩盖他为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人们提到明君时很少会想到他,但他确确实实有着自己独到的高明之处。

正德二年(1507),朱厚熜生于湖广安陆,也就是今天湖北钟祥市一带的兴王府中。据史书记载,朱厚熜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智慧,对于书中的内容,他看过几次后就能完全记住,这样的智慧帮助他成为了一位精明的皇帝,同时也让他有些自负自大。正德十四年(1519),因为父亲去世,十二岁的朱厚熜被立为新任兴王,并开始接触治理封地之事。

又过了两年,朱厚熜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为朱厚照没有子嗣,众臣便在一番商议过后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拥立了朱厚熜为帝,五月末,朱厚熜继位,是为嘉靖帝。在位之初,嘉靖帝一副明君姿态,尽管当时他不过十四岁,但却先后诛杀了钱宁、江彬两大佞臣。钱宁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他曾私通叛贼宁王朱宸濠,因此被武宗抄家,等到朱厚熜继位,钱宁被施以"磔刑",也就是斩断四肢再割断喉咙。

江彬在武宗时期很受宠信,因为他热心为武宗搜罗美人送入"豹房"供其淫乐,但随着权势的上涨,江彬大肆贪污、结党营私,还常常和钱宁勾心斗家,成为了朝中一大隐患。武宗死后,江彬被皇太后降旨捉拿,等到嘉靖帝继位,江彬也被处以了磔刑。新皇即位之初便连杀两大奸佞,这无疑是向群臣宣告了嘉靖帝杀伐果断的性格,十分有利于他接下来的统治。

针对过于宦官权势过大的乱象,嘉靖帝下达了抑制司礼监权力、裁撤宦官数量的法令,与之相对的,在朝中他也进行了一些变动,如提拔张璁、夏言两位对时政有独到见解的大臣,他们向皇帝提出改革意见,皇帝则十分爽快地将之施行。整顿完官场积累的弊病,嘉靖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其它方面。

首先在军事上,他派兵前往东南沿海征讨倭寇,保卫了沿海居民的财产安全,对巩固边防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民生经济上,他严厉调查王公贵族对民间土地的侵占情况,鼓励百姓耕作,还积极处理各地赈灾事务,重视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保护,缓和了社会经济的矛盾;文化上,他也改革了科举制度,摒弃了过去的一些弊端。对于嘉靖帝的励精图治,史书赞叹道:"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

然而,"嘉靖中兴"的局面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明朝发展的蒸蒸日上,嘉靖帝开始志得意满,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足够流芳百世了。于是到了嘉靖中期,皇帝开始沉迷道家学问,和秦始皇、汉武帝等"前辈"一样迷信于长生不老。

此外,嘉靖帝大兴土木,以彰显自己的功劳,如今著名的天坛、地坛等名称,就是嘉靖帝修缮后改成的。

在用人方面,中后期的嘉靖帝将大权交给了奸臣严嵩,在提拔贤臣的同时也将许多奸臣推上高位。有人认为,长江清、黄河浊,但它们都能灌溉一方水土,嘉靖帝的做法就是清浊并用。

嘉靖帝驾崩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尽管执政后期缺少作为、错误频频,但光是前二十年的功绩,就已经足以让他得到赞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竟暴毙,皇帝知道后立马下令:将驸马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公主就是唐朝的新城公主,她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是长孙皇后,以为长孙皇后在生下她没多久就死了,所以李世民就安排她和一母同胞的李治和晋阳公主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三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好,后来李世民亲自为新城公主挑了一个驸马长孙诠,但是李世民在还没有看到新城公主出嫁时就去世了,于是李治即位,在显庆四年

  • 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何还要砍下他的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夺嫡政变,没有之一。简单来说,这场流血政变是唐高祖李渊为了对付功高震主的二子秦王李世民引起的,李渊通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斗法,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可谓是将李世民逼到绝路上,所以李世民孤注一掷的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是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再趁势架

  • 宋太祖父亲赵弘殷永安陵,一座最寒酸的宋代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中国的帝陵中很少有像宋代帝陵一样寒酸的。从秦始皇称皇帝后,不论是秦始皇帝陵还是汉唐时期的帝陵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规模;即使到了明清时

  • 朱棣之子朱高煦:伸腿绊倒皇帝朱瞻基,死法千古难见,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一个藩王,要跟整个国家对决还是欠缺点力量的。朱棣拉拢了很多藩王来支持他,但此时的朱允炆虽然拥有一国大军,但苦于朝中根本没人可用,此前都被朱元璋给杀了,所以出现了有军无将的境地。朱棣这边却不同,是人才济济的画面,他还有儿子们帮衬着。在靖难的四年当中,朱高熙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也时常得到了朱棣的欣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提及大唐也是十分奇妙,因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名声并不如后来的“李世民”和“武则天”高,这也不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李渊的野心李渊有野心其实也并不奇怪,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期本就是太尉,还被赐了姓。在北周建立起来之后,李渊的父亲李当上了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生长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李渊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

  • 宋朝国号的来历:一场粗糙不堪的禅让大戏,被层层附会的大宋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后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就走了一条在当时来说,相对文明理性的夺权之路,基本上奠定了大宋新王朝的基调。可以想见,当时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这一招,相比起五代十国的其他皇帝们,那些程式化的杀戮和血腥来说,确实要高明得多。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这么说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了!大

  • 李世民得胜归来后,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了解唐朝历史的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场政治之变,李世民带兵从玄武门攻入皇宫,诛杀其兄李建成,逼迫其父李渊退位,从而成功登基为皇。作为大唐江山真正的奠基人,李世民手握重兵,一世荣华富贵都享不尽,在大唐政权建立之后为何他还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兄弟陷害,父亲默许,胜仗归来,却让

  •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国之瑰宝,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钧窑“小宋自造”香炉,1970年12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窖藏。香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香炉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内蒙古博物院。“小宋自造”香炉体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打破了唐宋代民间“钧不过尺”的旧框框,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

  •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他的祖先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在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离不开他身边的勇士的辅佐,这些勇士骁勇善战,都成为了铁木真麾下的得力干将,在铁木真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麾下就有这样一位勇士,他叫木华黎。他自小便追随在铁木真的身边,一直辅佐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的后代们也大多都成为了元朝骁勇的大将,一直守护元朝。 木华黎与铁

  • 李世民问袁天罡:我大唐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猪上树,唐朝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少有的明君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唐太宗重视教育发展,唐朝的很多官员都是受到过优秀教育的,从事仕途之路后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和古代很多皇帝一样,唐太宗晚年时期很是迷信,但是唐太宗手底下有一位能人,这人就是袁天罡。《推背图》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李淳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