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52岁早逝,为何死因史书不好意思记载?看他做的啥就知道了

李世民52岁早逝,为何死因史书不好意思记载?看他做的啥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3/12/18 3:29:04

我们在说李世民的死因之前,先来解释一下“早逝”二字。有人说,在古代帝中,平均寿命也就是40来岁,而李世民活到了52岁,已经算是高寿了。为何还说他早逝呢?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早逝,主要是因为李世民本可以活得更长久,他却因为做了一件荒唐事,最后只活到了52岁。

李世民早逝和民间方术有关。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并不相信一些方术之言,甚至还有点深恶痛绝。但凡有谁他介绍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身边有人信任方士之言,都会受到李世民的惩罚。因此,在朝时,那些王公大臣们从不敢谈论方士之言。

一直到了晚年,由于年轻时常年在战场上厮杀,李世民落了一身病根。而唐朝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身上的病根,确实很难。在《资治通鉴》中,就曾记载了李世民在晚年患有重病。一次在回咸阳的途中,李世民患上了“痈疽”,由于病情比较严重,连走路都成了问题。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找了很多的太医也无法医治。

于是到了后来,李世民不得不相信民间的一些偏方。就是因为一些偏方,李世民开始接触到民间的一些方士学说,以至于到了后来沉迷于其中。

其实,李世民开始迷恋方士学说,还和封建思想的荼毒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不少的明君到了晚年都非常怕死。于是,他们到处派人寻找方士,从而获得长生不老之术。

比方说,秦朝时期的秦始皇,听说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住着一个掌管仙药的仙人。于是就命令徐福率领着三千男女东渡寻药。这里的徐福就是秦朝著名的方士。

到了汉武帝时期,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晚年的汉武帝开始厌倦于政事,召集了大量的方士,整天沉溺于长生不老之术。比方说,当时的李少君因为吹嘘自己通晓长生不老之术,从而获得了汉武帝的重用。

所以在封建思想的荼毒下,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帝王沉迷于方术。而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一命运。

既然皇帝这么相信方术,那么他手下的王公大臣必定会投其所好。为了能取悦于这位帝王,贞观二十二年,玄策在印度俘虏了一个方士。这位方士自称已经活了200岁,而他能活这么长寿,主要是吃了自己炼制的丹药。

听到方士这么说以后,李世民深信不疑,不仅把方士请到了宫中,他坚持每天服用方士所炼制的丹药。结果没有多久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说,如果李世民当时要是好好地服用太医开出的药方,不吃这些丹药,他也不至于52岁早逝。

而所谓的方士就是一些江湖骗子。想一想一代明君,最后却死在一个江湖骗子的手上。这也难怪唐朝的史书不好意思记载李世民的死因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明朝还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却很少被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众多明朝皇帝里,要说功劳最大的,相信大部分人会把目光聚焦到明前期的两位帝王,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发家,最终当上皇帝,他赶走残暴昏庸的元朝统治者,建立了一个更加注重民生的新王朝,史称"洪武之治",他的贡献不可谓不大。至于明成祖朱棣,他以藩王之身发动靖难之役而登上皇位,在位期间

  • 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竟暴毙,皇帝知道后立马下令:将驸马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公主就是唐朝的新城公主,她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是长孙皇后,以为长孙皇后在生下她没多久就死了,所以李世民就安排她和一母同胞的李治和晋阳公主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三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好,后来李世民亲自为新城公主挑了一个驸马长孙诠,但是李世民在还没有看到新城公主出嫁时就去世了,于是李治即位,在显庆四年

  • 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何还要砍下他的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夺嫡政变,没有之一。简单来说,这场流血政变是唐高祖李渊为了对付功高震主的二子秦王李世民引起的,李渊通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斗法,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可谓是将李世民逼到绝路上,所以李世民孤注一掷的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是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再趁势架

  • 宋太祖父亲赵弘殷永安陵,一座最寒酸的宋代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中国的帝陵中很少有像宋代帝陵一样寒酸的。从秦始皇称皇帝后,不论是秦始皇帝陵还是汉唐时期的帝陵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规模;即使到了明清时

  • 朱棣之子朱高煦:伸腿绊倒皇帝朱瞻基,死法千古难见,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一个藩王,要跟整个国家对决还是欠缺点力量的。朱棣拉拢了很多藩王来支持他,但此时的朱允炆虽然拥有一国大军,但苦于朝中根本没人可用,此前都被朱元璋给杀了,所以出现了有军无将的境地。朱棣这边却不同,是人才济济的画面,他还有儿子们帮衬着。在靖难的四年当中,朱高熙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也时常得到了朱棣的欣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提及大唐也是十分奇妙,因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名声并不如后来的“李世民”和“武则天”高,这也不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李渊的野心李渊有野心其实也并不奇怪,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期本就是太尉,还被赐了姓。在北周建立起来之后,李渊的父亲李当上了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生长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李渊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

  • 宋朝国号的来历:一场粗糙不堪的禅让大戏,被层层附会的大宋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后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就走了一条在当时来说,相对文明理性的夺权之路,基本上奠定了大宋新王朝的基调。可以想见,当时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这一招,相比起五代十国的其他皇帝们,那些程式化的杀戮和血腥来说,确实要高明得多。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这么说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了!大

  • 李世民得胜归来后,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了解唐朝历史的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场政治之变,李世民带兵从玄武门攻入皇宫,诛杀其兄李建成,逼迫其父李渊退位,从而成功登基为皇。作为大唐江山真正的奠基人,李世民手握重兵,一世荣华富贵都享不尽,在大唐政权建立之后为何他还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兄弟陷害,父亲默许,胜仗归来,却让

  •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国之瑰宝,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钧窑“小宋自造”香炉,1970年12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窖藏。香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香炉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内蒙古博物院。“小宋自造”香炉体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打破了唐宋代民间“钧不过尺”的旧框框,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

  •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他的祖先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在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离不开他身边的勇士的辅佐,这些勇士骁勇善战,都成为了铁木真麾下的得力干将,在铁木真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麾下就有这样一位勇士,他叫木华黎。他自小便追随在铁木真的身边,一直辅佐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的后代们也大多都成为了元朝骁勇的大将,一直守护元朝。 木华黎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