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何影响?

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23 12:32:09

在明代开始,白银就已经开始在普通市场上流通,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这个几两银子?”这种用白银代替货币的状况,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所以我们在读历史时看到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都是支付白银。这种用白银代替原有货币行使的状况在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名叫“白银货币化”。白银的货币化在中国的经济史上是非重要的一步,其实不止是对经济,对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影响。

白银货币化的普及来说是从明代开始的,整个过程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白银货币化并不是皇帝颁发的诏令,而是一个自发性的过程,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重大意义。

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要真的要严格地来说白银货币化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点,可以追溯到初唐时期。在唐朝初期,银矿的开采就比较的普及,不仅有官府的开采,私人也有了开采的权利。私人开银矿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开采前要拿到许可证就可以了,在唐朝时期,开采银矿还需要交很重的税,为了方便,就出现了用开采出来的白银来代替税收。

在唐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载上这么一话“有银山……令百姓任便采取,官司什二税之”意思就只平乐这个地方的银矿百姓也是具有开采权的,官府在最后会收取十分之二的白银作为税收。这里将白银作为代替税收的一种,其实就已经是最早期的白银货币化。

到了唐代的中期,随着各种矿石的开采,这样用白银来代替税收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常见。再加上后续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展开,唐朝和周边的多个民族有了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白银也成为最主要的交换货币,当时的人们会将白银做成一个饼状的东西,就叫做“银饼”。

唐朝灭亡之后,经历了十分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样的动荡年代,朝廷更迭迅速,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是谁发行的货币都不好使,只有真金白银才是真正有用的。在这个时间段白银货币化又迈进了一大步。

朝初期,出现了真正的白银贸易化的萌芽,在官方的白银出品中,出现了船形银锭,主要就是在对外贸易的时候使用的。1997年在印尼附近的海域的沉船出现了97件中国银锭,银铤有五十两的“盐税银”和重约二十五两的“盐务银”两种。杜希德认为,该沉船是五代末或宋初十年从广州驶海外的途中沉没的。

晚唐至北宋,白银虽然在贸易中发挥了一定流通、支付手段职能,但这两个职能的实现只局限于大宗海外贸易及稀有名物、宅田交易,并且白银基本不直接用作价值尺度,它更多的作用在于置换商品。

从宋朝到明代初期,白银一直起的都是一个辅助的手段,社会上流通的依旧是朝廷原本设立的货币体系,原有的货币体系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任的动摇。这样的状况在明代就被打破了,白银货币化开始真正的进行。

之所以说明代是白银货币化的真正朝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的大量白银开始流入明朝,明朝的白银储备量大大的增加;二是明代发行的大宝明钞推出了原本的货币体系,不再能够担任货币功能,白银开始成为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

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宝钞的肆意发行。明代初期,本来是以铜钱作为发行的货币使用,但到后来,随着与蒙古族的年年征战,很多铜钱都流失在外,明朝本身所储备的铜钱并没有多少,并不是支撑市场上的正常贸易进行。再加上,明朝可以开采的矿石并不多,制作铜钱的工艺过于繁杂,成本太高,在短时间内发行大量的铜钱填补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就只能用通过印纸币来缓解市场上的缺口。

在明朝的洪武年间,就开始了大量印钞,大量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但明朝的统治者很显然没有考虑到市场上的环境,没有做好足够的评估就肆意的大量发行纸币。一开始明朝的百姓还是非常喜欢这些纸币,因为只要用手中的金银就可以等额换取了,但到后面,市面上的纸币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市场所承受的范围。

市场上的纸币越来越多,带来的自然就是纸币贬值,钱就不值钱了,市场上的钱不值钱了,自然就需要其他的货币来代替,这时候白银货币化就十分的顺理成章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明代海上贸易的盛行,有大量的海外白银流入中国,提高了明代变硬的储备量。明代的白银一开始其实是比较稀缺的,这也是为什么明代初期会使用纸钞的原因。在明代时期,世界正好处于一个大探索的时期,欧洲各个国家都开始了远航贸易,中国作为当时世界最为强盛的国家,自然也是就各个争相进行贸易的对象。

许多外国的商人用白银来换购中国的茶叶,瓷器以及丝织品,中国当时有着世界上最顶级的制作工艺,很多商品都是国外所没有的,引得国外的商人争相抢购。这时候国际上的造船业已将相当的发达,不再需要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海上贸易的往来大大提高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

在明代贸易中,我国一直是处于一个顺差的状态,海外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中国,让明代国库的白银充盈,为明代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最后一点与明朝的内部市场有关,我们都知道,明代已经出现了最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高度的发达,即使是国内的商业也是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稳定的货币体系进行支撑的,白银相比起铜钱来说更易于携带,比较的轻便;相比起官方发行的纸币,白银又有具有稳定性,不管朝局如何的变动,真金白银的价值是不会改变的,这一条定律在现代依旧是适用的。

对明朝的影响

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白银虽然是在经济上的东西,但对明朝社会各方面的都是有非常深刻的影响。白银货币化对明代的经济,化和政治上都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首先就是白银的货币化就缓解了明代货币不足的状态,上文有提到过,明代初期肆意发行纸币,导致明代纸币的贬值,但明代铜矿开采不足,铜钱难以制造。如果没有白银货币化的发生,就很难有更大的经济发展,但白银货币化就缓解了这个问题,

白银的出现,也使得明代内部各行的发展更加的精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比以往的朝代要精细很多。因为这样的分工,在明代出现了另一种经济现象,那就是城镇文化兴起,像景德镇的瓷器文化就是城镇文化兴起的一个表现,大量从事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最大程度上的促进当地这个产业的发展,连带着该产业的文化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贡献。

在政治上,白银货币化最大的影响就是在财政税收上的,各地的商业发展加上海上贸易的频率大大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明代的税收有了很大的增加。明代为了增加财政税收,还改变了原有的税收方式,将原本的的徭役和赋税征收粮食改成了直接征收银两,简化了税收的流程,提高的税收的效率,因此明代的税收有了极大的提升。

白银货币化虽然在宏观的历史上看,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进程,从唐代初期算起,到明代的中叶正式完成贸易化的转化,期间花了有将近1000年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白银货币化确实是在明代有高速的转化,以往的朝代白银货币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仅限于采矿中的税收或者是极少数的海上贸易。在明代,白银就是代替了货币使用,即使了乡间的农夫,都是使用白银来购买东西。

最为关键的是,白银货币化已经开始反作用于明代的社会,对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明代在国际上的地位如此之高,和白银货币化也离不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女性服饰花纹别样、款式潮流,男性服饰令人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明王朝 根据历史书中的记载得知,明王朝的经济发展是逐渐往上坡路发展的,尤其是中期时,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皇家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说来有意思,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皇家财富没有百姓多的朝代。很多朝中官员都放弃仕途,转而回家种田。因为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做一个普通人比当官赚钱得多,毕

  •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将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王朝,人们对其的研究也不可谓不深。史官详尽的记载了明初至明末的276年的历史,专家依据史料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王朝做了细致的研究。不得不说大明的发展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大明历代皇帝的轶闻趣事。若是提到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毫无疑问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了,关于

  • 北宋文学家——铸铜石雕黄庭坚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玻璃钢人物雕塑,黄庭坚历史名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铸铜人物雕塑,黄庭坚铸铜人物雕塑,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 张耒 、 晁补之 、 秦观 都游学于 苏轼 门下,合称为“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的诗,被 苏轼 称为“ 山谷体

  • 这个没有“史”,却满满历史秘辛的西夏7大不可思议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没有“史”,却满满历史秘辛的西夏7大不可思议之谜之一。 1号不思议之谜──西夏无史 西夏国因武士骁勇善战而大名鼎鼎,在武侠小说中相当有名,怎么会没有历史呢?并非西夏没有历史,而是西夏被蒙古所灭后,后继的朝代(元朝)没有帮他写史书,所以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少数没有“正史”的朝

  • 历史廉政人物雕塑——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铸铜廉政主题历史人物包拯雕塑玻璃钢、铸铜、廉政主题人物雕塑包拯廉洁公正主题人物雕塑传承经典中式文化经久耐用的传统手工雕刻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 技术革新和法律保护,助推宋代海外贸易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文 | 郑渝川本号原创首发宋代的陆地边界相较于唐代大为紧缩。唐代的华北,大部成为辽朝领土。而西北甘肃、宁夏等地又是西夏领土。这也相当程度上断绝了宋代通往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到了南宋,黄河流域全面被金朝控制。强邻并起,外患严重,两宋的军费开销对于财政构成了极大压力。这是两宋格外重视

  • 宋元大舟屡创纪录,明代福船堪称航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学者说,大洋航道的开拓,终于将全世界人类社会,经由经济网络联结为一体。中国东邻太平洋,本即欧洲东来的主要目的地,面临这一世界新形势,中国承受的变化,其实甚为巨大。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则是中国人走向了海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加入了海上势力的角逐,也开辟了许多华人聚居的地点。东吴温麻船已具规模东吴

  • 馆藏精品:钧窑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酒泉市博物馆)钧窑盘金代钧窑盘,金代,口径20厘米,底径12.3厘米,高3.4厘米,重551克。敞口,浅弧腹,圈足。通体除圈足外均施以蓝釉,釉面略显光亮。钧窑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神屋镇、八卦洞等地,因当时隶属于钧州,故名,属北方青瓷系统。现今河南省郏县、临汝、登封、安阳,河北省磁县,山西省浑

  • 宋朝皇帝的头骨竟被一个僧人割下做成酒器,朱元璋听了都感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明朝建立,向来以残暴著称的朱元璋听说了这件事情,都不禁感慨良久:“元朝和宋朝并非世仇,何必如此残忍地羞辱宋朝皇帝!”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让大家都知道,作为历朝历代的皇帝,生前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会寻找适合的地方让自己死后能够得以安葬。但是盗墓者甚多,所以很多皇帝在挑选陵墓的时候尽量让其隐

  • “火烧庆功楼”,真相究竟如何?朱元璋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带着一帮农民起义军兄弟,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荣登大宝,做上了皇帝。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老朱的喜悦却并没有维持多久,反而变得愁眉苦脸的。周边的人也不敢多问,殊不知老朱的不悦,是正在密谋一件大事情。话说不久,老朱就通知大家都去庆功楼喝酒封赏。正在大家如约赴宴等着封赏时,有一个人就提出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