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带着一帮农民起义军兄弟,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荣登大宝,做上了皇帝。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老朱的喜悦却并没有维持多久,反而变得愁眉苦脸的。周边的人也不敢多问,殊不知老朱的不悦,是正在密谋一件大事情。
话说不久,老朱就通知大家都去庆功楼喝酒封赏。正在大家如约赴宴等着封赏时,有一个人就提出辞官,而且什么封赏都不要了,就想着返乡。那这人是谁?为什么敢忤逆皇帝的宴请?其实熟悉明朝历史的都可能猜到,明初能干出这事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伯温。他能掐会算,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一定是他算出什么不好的结果才会这么做的。
老朱皇帝果然同意了刘伯温的辞呈,正当刘伯温准备返乡时,徐达和一众官员前来相送,并纷纷挽留刘伯温。这时刘伯温拉着徐达来到旁边,叮嘱道:“陛下多疑,你凡事小心,遇事紧跟左右。”徐达听的也是稀里糊涂,如今天下太平,谁还敢在京城行刺皇帝不成?自己要早做防范,于是当天徐达就深藏兵器前去赴宴,定要护卫皇帝周全。正在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酩酊大醉之时,宫中突然传话,说马皇后有要事相商,请求皇帝回宫,众人继续吃喝。 正当老朱下楼时,徐达突然意识到什么,赶忙对着庆功楼的墙壁敲了敲,发现是空心的,这时他才想起刘伯温走前跟他说过的话。立马跑到老朱面前说:“臣愿送陛下回宫”。老朱找不到理由拒绝,便拂袖离去。他们前脚刚走,庆功楼就大火四起,不久就轰然倒塌。
回到家后,徐达惶恐不已,抱病不上朝,并谢绝一切来客。此时徐达正被背上毒疮复发折磨,晚上睡不着,就在床上瞎想,我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陛下该怎么对待我?果真没几天,皇帝就让人送来一个食盒,里面是一只烧鹅。此时徐达就明白了一切,当着来人的面把烧鹅给吃完了,不久徐达就病逝了。
看到这,相信大家一定会为徐达感到同情,对朱元璋滥杀功臣感到气愤。但我们反过来想,皇帝真的会这么做吗?答案是肯定不会,杀功臣不是杀鸡杀鸭,凡事要有理有据,所谓师出有名。民间诬陷案,还得给被诬陷的人设计个现场“证据”,否则你跑到县太爷面前随便说一句,人家就给你办啦?何况老朱皇帝像上面这样大面积且明目张胆的烧死功臣。
很明显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蛊惑人心,让汉人忘记明朝的好,只记得明朝的坏。再结合文字狱等手段来使民心倒向清朝的手段而已。
参考文献:
《明史》《英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