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烧庆功楼”,真相究竟如何?朱元璋做了什么?

“火烧庆功楼”,真相究竟如何?朱元璋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66 更新时间:2024/2/7 16:42:10

明太祖朱元璋带着一帮农民起义军兄弟,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荣登大宝,做上了皇帝。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老朱的喜悦却并没有维持多久,反而变得愁眉苦脸的。周边的人也不敢多问,殊不知老朱的不悦,是正在密谋一件大事情。

话说不久,老朱就通知大家都去庆功楼喝酒封赏。正在大家如约赴宴等着封赏时,有一个人就提出辞官,而且什么封赏都不要了,就想着返乡。那这人是谁?为什么敢忤逆皇帝的宴请?其实熟悉明朝历史的都可能猜到,明初能干出这事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伯温。他能掐会算,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一定是他算出什么不好的结果才会这么做的。

老朱皇帝果然同意了刘伯温的辞呈,正当刘伯温准备返乡时,徐达和一众官员前来相送,并纷纷挽留刘伯温。这时刘伯温拉着徐达来到旁边,叮嘱道:“陛下多疑,你凡事小心,遇事紧跟左右。”徐达听的也是稀里糊涂,如今天下太平,谁还敢在京城行刺皇帝不成?自己要早做防范,于是当天徐达就深藏兵器前去赴宴,定要护卫皇帝周全。正在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酩酊大醉之时,宫中突然传话,说马皇后有要事相商,请求皇帝回宫,众人继续吃喝。 正当老朱下楼时,徐达突然意识到什么,赶忙对着庆功楼的墙壁敲了敲,发现是空心的,这时他才想起刘伯温走前跟他说过的话。立马跑到老朱面前说:“臣愿送陛下回宫”。老朱找不到理由拒绝,便拂袖离去。他们前脚刚走,庆功楼就大火四起,不久就轰然倒塌。

回到家后,徐达惶恐不已,抱病不上朝,并谢绝一切来客。此时徐达正被背上毒疮复发折磨,晚上睡不着,就在床上瞎想,我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陛下该怎么对待我?果真没几天,皇帝就让人送来一个食盒,里面是一只烧鹅。此时徐达就明白了一切,当着来人的面把烧鹅给吃完了,不久徐达就病逝了。

看到这,相信大家一定会为徐达感到同情,对朱元璋滥杀功臣感到气愤。但我们反过来想,皇帝真的会这么做吗?答案是肯定不会,杀功臣不是杀鸡杀鸭,凡事要有理有据,所谓师出有名。民间诬陷案,还得给被诬陷的人设计个现场“证据”,否则你跑到县太爷面前随便说一句,人家就给你办啦?何况老朱皇帝像上面这样大面积且明目张胆的烧死功臣。

很明显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蛊惑人心,让汉人忘记明朝的好,只记得明朝的坏。再结合文字狱等手段来使民心倒向清朝的手段而已。

参考文献:

《明史》《英烈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香港佳士得 2018“浮生闲趣”专场拍卖的青瓷鬲式炉不是南宋官窑青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从2018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此炉以来,这件所谓的“南宋官窑鬲式炉”不管在中国国内(杭州、北京、上海等地)还是在境外(香港、美国、日本等地),此炉在最权威的古陶瓷收藏圈子中,似乎大家都一致认可并十分肯定这件双耳已残的鬲式炉是正宗的货真价实的南宋官窑青瓷真品,本人从来就没有见过有人公开发表过质疑的文章,

  • 花脚大仙分享:《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2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特展2花脚大仙“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

  • 巧延国祚 北宋真仁两朝繁荣看刘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陈宏)综观历代女英豪,北宋刘娥(968-1033年)以卖艺女入宫,并主后宫,因云际会,以延续赵氏血脉。而后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力挽颓政,得志不骄,不效吕雉、武则天,改元换制,祸及家族,甚至断子绝孙。也不肖后周小符后与南宋杨后,绝嗣丢国。刘娥在残酷的宫斗中巧胜 ,相夫教子延国祚,不愧为一代女杰。对于

  • 把清明上河图放大,发现一尴尬场景,树下睡觉的小伙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诗人赵佶曾写过这样几句诗,“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慕列笙琶。”这几句诗写出了古代汴京昔日的繁荣景象,万里土地都是帝王家的,放眼望去是雄伟繁华的宫殿,日日夜夜笙歌不断。说到古代汴京,不得不提的就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奇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没有什么艺术作品能像此画一样将北

  • 青花的故事:“纯皇帝”成化与至纯至美的成窑青花|官窑瓷市场资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成化皇帝的一生几经起伏,幼年时由土木之变至夺门之变,两次被立为太子,期间一度被幽禁数年,时刻有性命之虞,生活在惶恐之中,只有年长他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照料呵护,直至他登基称帝,万贞儿被立为贵妃,极受宠爱,他们之间专情、痴情的情感故事可称传奇,成化御窑中最为知名的斗彩鸡缸杯传说即与万贵妃的喜爱有关。此式

  • 从《清平乐》看宋代审美下的山水画|书画艺术市场价格资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去年,身边一位学者参观完日本正仓院的展览后也说,唐代的东西汇聚在一起,带点原始气息,与宋人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与日本学者曾经主张过的“宋代主义”倒是有点接近,所谓宋代主义,就是在文化艺术上,以宋代审美为宗。我们今天看到的宋文化遗存,多为书画、器物,不可能如明清两代一般,看到一座皇宫,看到完整的宫廷审

  • 全国首个郑和文化场馆联盟在上海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日前,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和广州海事博物馆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郑和文化场馆联盟”,该联盟旨在整合郑和相关资源,凝聚内部合力,为弘扬郑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郑和是中国著名的航海家,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也是航海文化的鲜明

  • 论王夫之对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05期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自诩有一个“新发现”,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三记载的宋高宗说“秦桧尚安石”这句话,由此论定:“(宋朝)南渡以后,通高宗一朝,王学事实上仍执政治文化的牛耳”①。笔者试图从该书中找到“通高宗一朝”王安石之学如何

  • “离家”56年! 国宝南宋兰溪密山棉毯即将“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的棉纺织技术,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元代的黄道婆,她从当时的崖州(海南岛)带回棉纺织技术。1966年在兰溪出土的一条南宋棉毯改写了这个历史,将棉纺织史向前推进了约100年。1966年8月,当时的兰溪县香溪公社密山大队发现一座南宋墓葬,墓中出土一条棉毯,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

  • 瓷器收藏收购资讯:明代中期、晚期、末期青花瓷器的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一、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青花瓷器的特色成化青花瓷器胎质细腻洁白,釉质细润如玉,釉色发青。造型有碗、杯、盘、罐、瓶、洗、炉、盏托等。纹饰布局早期较为疏朗,晚期较为繁密,常见的有三果、三友、高士、婴戏、龙穿花、鱼藻、夔龙、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署款多为“大明成化年制”、“天”字款、图记款等。弘